人物|陈冲:妩媚清贵的寻常人生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这几天,电影《误杀》悄悄上映,又悄悄拿下了豆瓣7.5的评分。算不上神作,但总算进了国内最好的翻拍片行列。

  在《误杀》里,陈冲演一位警察局长,阴鸷狠厉,转过头又是满身的母性光辉。按照影视剧里的正邪二元对立的通例,她是这部电影里的反派。陈冲发挥稳定,扛得起这样的角色,一如网友评价那样——不威自怒。

  陈冲在《误杀》中饰演警察局长这两年,陈冲是高产的。导演《英格力士》、出演《误杀》、与许知远对谈。出现在大众视线里的陈冲,平和、恬静,眼角的皱纹里张扬着对人生的坦然。

  1961年出生的陈冲,年近花甲。她的人生大概是从1981年的那次“出走”正式开场。

  演员的妩媚

  如果没有出国,陈冲还能不能成为现在的陈冲,我说不好,陈冲自己大概也说不好。在许多次的访谈里,陈冲都提到过1981年去美国对自己的影响。虽然她直言当年去美国就是为了拿学位,但是这次大胆的“出走”拓宽了她的人生宽度,“尤其是在当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自己世界以外的人、事、其他人的世界观,我觉得很重要”。

  1980年代的中国,仍然有过去十年的遗留。陈冲是那个年代成长的一代人,集体主义是她接受的教育。初到美国,文化与思想的差异成了她最难跨越的鸿沟。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让陈冲无所适从,以至于很长时间里,她会羡慕技术留学生,因为他们拥有可以交流的技术语言。

  陈冲出国前在机场的照片在五光十色的美国,陈冲刷过盘子、做过图书管理员、给人当过保姆,以此来挣取房租。在个人主义的美国,陈冲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适应这里的生存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为陈冲成为陈冲打下了基础。

  出国前,陈冲是拿下了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的“小花”。她很红,红到观众为了看她挤满了街道,踩烂了自行车。如果不出国,陈冲大概会延续“小花”的路径,成为一代国人的白月光,即便她离开影坛,人们想起她也是皎洁一片。

  《小花》中的陈冲可是,陈冲选择了出国。在美国,短暂的离开电影后,陈冲很快又回到电影里。

  1986年,陈冲参演《大班》,饰演一个衣服半遮半掩、嗲声嗲气的性感女仆。尺度较大的戏份,以及不友好的剧情,让陈冲遭受了严重的批判——“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虽然《大班》的争议让陈冲感到惶恐,并在《末代皇帝》拍摄中无意中扯开衣服后,逼迫贝托鲁奇写保证书,但《大班》是陈冲从影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在《大班》之后,陈冲几乎再也没有饰演过清纯天真的少女角色。

  电影《大班》剧照《末代皇帝》里的婉容、《白玫瑰与红玫瑰》里的娇蕊、《太阳照常升起》里的林大夫、《家乡的故事》里的玫瑰、《色·戒》里的易太太……陈冲从影以来的重要角色充满了成熟女性的气息,或哀怨凄婉、或娇憨世故、或性感魅惑、或静水流深。角色的背后,是陈冲作为一名成熟女演员的魅力。

  《末代皇帝》里的陈冲《太阳照常升起》中,陈冲饰演林大夫“成熟”,是中国女演员惧怕的一个词,也是中国女人惧怕的一个词。与成熟相伴的是“苍老”。崇尚“瘦白幼”的审美系统里,苍老是最让人心生恐惧的词汇。苍老意味着皱纹,意味着失去很多机会。

  三十几岁的陈冲也有过对岁月的惶恐,“在三十五六岁的时候反而觉得很老,老觉得演不了什么戏了,无望了,那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你也不够老,你也不够年轻,但是新的角色还没找到,我开始做导演也是因为不知道表演应该怎么继续”。

  那种“无路可走”的惶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她就坦然接受了岁月。

  2019年,陈冲58岁。许知远问她“岁月意味着什么”,她一笑,眼角的细纹很明显:岁月就意味着岁月呀。她说:岁月其实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东西。因为岁月意味着经历了更多事情,是人生的积淀和升华。

  “一次在街上遇见别人在墙上画自己的巨幅肖像,她端详了一会儿被仔细描绘的眼睛和嘴唇,突然感到一种荒谬 —— 那一刻她更加确定,外界的评判对自我价值体系的设立毫无帮助。”

  对岁月欣然接受的态度和力量,大抵就来自于摆脱外界评价的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正是因为这种自我价值体系,陈冲才成就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也才能坦然说出“58岁,这可是世界上很多人不能实现的奢望”这句话。

  知识分子的清贵

  陈冲爱读书。就连与许知远见面都约在了旧金山一家二手书店。这是陈冲最喜欢的一家书店。在与许知远的对谈里,两个人的话题没有局限在电影里,总会时不时溜到文学、哲学和艺术上。这种文化人之间的对话,展示出陈冲演员之外的另一个维度——一位知识分子。

  陈冲与许知远陈冲的“知识分子”是基因里带来的:外公张昌绍是著名药理学家,早年赴英留学,之后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并被哈佛聘为留校教授;外婆、爸爸、妈妈也都是医学工作者,一家子高级知识分子。

  这样的家庭里,读书是最普遍存在的生活方式。陈冲曾经这样描述家中的气氛:

  我从小就看见自己家的人怎么用功:一吃过晚饭,大家全不见了,各自在各自的书桌上读书、写作,常常工作到深夜。

  陈冲与家人网友总结的陈冲家人的职业这样的家庭气氛里,读书对于陈冲来说,像吃饭睡觉一样稀松平常又不可或缺。在参演《小花》前,她已经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英美文学专业。到了美国,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环境,读书对于陈冲来说更成了融入异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读书,是刻在陈冲生活里的事情。

  接受许知远访谈后,她在微博里写:“这个比我小十几岁的人居然也爱老书——那些我年轻时代迷恋的东西,不,那些我至今仍然迷恋的东西。”

  翻开陈冲的微博,总有大段大段的散文。

  2018年,贝托鲁奇去世。陈冲在微博里写:

  他微微皱着一点眉头,眼睛里却含着微笑,傍晚空空的故宫,石板上咚咚的脚步声悠悠地回荡,夕阳躲到太和殿后,天渐渐暗下来……

  在飞机上偶遇一位年轻女子悉心照顾生病的老人,她写道:

  我在人前从不流泪,但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飞机上我有时会借着看电影的机会哭,我最爱的人分布在大洋的两岸,每一个相逢的欣喜都交杂着离别的忧伤。

  录制《我们的师父》后,她写给一起录节目的四个年轻人:

  人总是渴望变革性的东西,然而我们并不一定知道或只是认为自己知道那变革之后的情形。欲望和困惑对于自己来说并不透明,我们到底要什么?我们能想得多远?是否能想象在时间的噪音之外找到更根本、持久和必要的东西?也许迷途和弯路都是寻找真理的必经之路。

  陈冲是演艺圈鲜少能写优美文章的人之一。她工美的文字与文字背后的思考,是许多以写字为生的人都难以企及的。她的文章是知识分子对这个世界的照见。

  张岱年先生这样定义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坚持人格尊严、重视社会责任心,这都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一直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天然地有着家国情怀,有着映照现实、反馈人性、改造社会的使命。这种情怀和使命或许温和而不激烈,但毕竟是在骨子里的,带给知识分子精神层面上的清傲与高贵。

  陈冲知识分子的照见在她导演的电影里有着集中展示。《天浴》是那个年代不可言说的现实故事,是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悲剧。到了《英格力士》,陈冲试图表达的仍旧是压抑年代里,人性所遭受的压迫,以及人与人之间被隔断的温情。在特殊的年代,人性的异化和异化后释放出来的恶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恐怖,那个时代人遭受的压抑也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深渊,但那个至今仍讳莫如深的年代需要现代人反思。

  电影《天浴》的三位主创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伤痛渐行渐远。人会遗忘,甚至对于不愉快的事情会优先忘记。如今,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早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野,对于那个年代的追忆渐渐模糊。网络和技术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有应接不暇的信息,我们忙于接受新鲜的事物,疲于为生活资料奔忙。回忆与反思,是最难实现的事情。早已定居旧金山的陈冲,却固执地关注那个敏感的时代。

  “因为《天浴》中的文秀是差不多我的同龄人,而少年刘爱在《英格力士》中也差不多是我的同龄人,都是我自己成长的一部分,是人生最重要的年代。”

  大概这就是陈冲对那个年代执著的原因,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对人性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陈冲与《英格力士》的剧组人员妻子与母亲的寻常

  2019年4月26日是陈冲58岁生日。那天,陈冲写了一篇微博。微博的开头她这样写:

  醒来看到丈夫送的红玫瑰,他说,38岁啦?生日快乐啊!年轻的时候,我缺乏安全感,总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他就每天对我说你真美,几十年如一日。我知道他今天这么说是想让我开心,但其实岁月的历练已经让我不再需要这样的心理按摩。

  温馨而朴素的夫妻感情,在短短的文字里蔓延开来。

  陈冲与老公与许多传奇女演员在感情和婚恋里浮沉成就另一段传奇不同,陈冲的婚姻生活平淡而朴素。对待婚姻和感情,虽然20岁就远赴美国,但陈冲却表现出了传统中国人的传统。

  23岁那年,陈冲与好莱坞的身段教练柳青结婚。4年后,因为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对路,陈冲选择离婚。虽然这段婚姻时间不长,但对于陈冲来说,却是沉重的打击。她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个人在感情上是比较重情,比较敏感的,对这一类事情不是无所谓的。”

  1991年除夕,陈冲经人介绍认识了心脏科医生彼德,1992年,两人结婚。婚后,陈冲和彼德育有两个女儿 。这段婚姻让陈冲收获了她想要的平淡幸福。

  陈冲在微博中分享与女儿的日常陈冲在微博中分享食谱在陈冲的微博里,她从来不避讳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与丈夫一起带女儿出游、与女儿一起开美食博客、分享菜谱、记录与女儿相处的小事情……细细密密,都是寻常人家的事情。她也会因为与女儿发生小冲突没有及时道歉而失眠,也会因为吃到女儿做的点心而开心,会因为生日丈夫送上的玫瑰而快乐。在家庭里,她是寻常的妻子和母亲。

  陈冲一家奥斯卡评委的荣光、金马奖影后的桂冠,都比不上寻常生活里的踏实让她幸福。毕竟她是曾经为了爱情推掉了李安的《喜宴》的人:“你必须有个大后方,你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后花园,你才会勇敢。”

  “人什么时候觉得幸福?显然身体跟灵魂在一起的时候,利润跟理想统一的时候。但幸福也包括许多小小的时刻:读一本好书的时候,饭后跟家人散步的时候,跟志趣相投的人看戏聊天的时候,做出来的菜大家吃光的时候,创造力想像力有所表现的时候……请看看我这些天在家做的好菜! ”

  陈冲想要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抛却演员和导演的身份,陈冲就是个寻常人。而她也无意营造一个非寻常人的假象。

  毕竟,对待人生、对待时间都能坦然的人,无需任何遮遮掩掩。

  奥斯卡上的尊龙与陈冲参考资料:

  《陈冲称"从没和导演睡过" 谈当年被广电总局封杀》——南都周刊

  《刘晓庆与陈冲“相爱相杀”四十年》——微信公众号:黄小姐与蓝小姐

  《导演陈冲说,人有一枚记忆的结晶体,她要做的是捕捉从中穿透的光线 》——T China

  《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 》——张岱年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年级汉语拼音基础练习题(合集),幼小衔接必练
下一篇:22秋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12《ɑn en in un ün》优质教案课件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