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猴痘?如何防治?看医生怎么说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什么是猴痘?如何预防猴痘?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院感科孙芳园和韩文均医生为您答疑解惑。

  1.什么是猴痘?猴痘有哪些症状?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通俗地说就是一种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病毒”。

  早期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皮疹主要集中在面部和四肢、生殖器等,淋巴结肿大是猴痘的一个显著特征。通常在热退后出现皮疹,有些病例可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皮疹发生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数量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多呈离心性分布。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

  2.如何区分猴痘、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

  疾病名称鉴别要点皮疹

  水痘

  1.最常见于<10岁的儿童,儿童通常没有前驱症状;

  2. 皮损为向心性分布,主要为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病原学检测鉴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播散性带状疱疹

  1.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或老人;

  2.单侧性、呈带状排列的疱疹和伴有神经痛;

  3.病原学检测鉴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播散性单纯疱疹

  1.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

  2.反复发作、分布规律、疼痛不明

  3.好发于口唇、鼻子周围

  普通型手足口病

  1.多发于<5岁儿童,偶见于成年人

  2.以发热和(或)手、足、臀或口腔等特征性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3.病原学检测鉴别:人肠道病毒

  3.猴痘的潜伏期多长时间?什么时间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指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期。猴痘病毒的潜伏期为5-21天,多为 6-13天。病例出现症状后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皮肤前具有传染性。有调查提示一些病例可能在出现症状前1-4天存在传染性。

  4.猴痘传播途径有哪些?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也可传播。

  5.猴痘的病程多长?严重程度如何?

  猴痘病程约 2-4 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较长。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症状会自行消失,也有重症和死亡发生,主要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2022年以来全球多国猴痘暴发疫情中,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部分病例无全身症状,皮疹仅限于生殖器、肛门直肠黏膜部位,死亡病例主要为未得到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2022 年以来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区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1%。

  6.猴痘如何治疗?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7.猴痘对哪些消毒方式敏感?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土壤和衣物、床上用品等物体表面可生存数月。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达30分钟或60℃达10分钟即可灭活。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可有效灭活病毒,对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敏感。

  8.如何预防猴痘感染?

  (1)计划出境人员,要密切关注出行目的地的猴痘疫情:在猴痘流行地区,避免接触猴痘样症状者、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如啮齿类、灵长类和有袋类动物等,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野味。

  (2)避免和猴痘感染者密切接触:避免与猴痘样症状者发生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若意外接触,应用肥皂水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如怀疑自身患有猴痘,应及时主动就诊。

  (3)高危群体主动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减少高危行为,积极做好自我防护。发生性行为前,注意检查对方体表,特别是隐私部位有无皮疹。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猴痘的感染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阻断感染风险。

  (4)注意手卫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手卫生,避免污染物品通过手作为媒介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5)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从疫情流行区归来,或者有可疑病例接触史的,需注意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建议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就医,并将疫区旅行史、接触史和暴露史主动告知,方便准确诊治。

  原标题:《什么是猴痘?如何防治?看医生怎么说》

  阅读原文

上一篇:招生宣讲 | 华中农业大学MBA项目华中专场精彩回顾
下一篇:“青”心幸福旅游季|长假来青住哪里?还记得大莲湖畔的“乡里宿”吗~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