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育人导向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久而自芳”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刘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探索文化育人导向下的思政教学高质量发展,能够进一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自强,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育人实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结合“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其融入思政教学,既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可推动文化育人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一是将具有代表性与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学,丰富思政教学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如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价值观融入思政教学,使其成为指引学生的灯塔;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融入思政教学,启迪学生心灵。二是创新思政教学方法与手段,达到文化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效果。如利用直观的图片、生动的文字、有趣的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参与度与互动性,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促进红色文化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发展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广泛的社会基础。将其融入思政教学,应顺应新时代、面向新青年、把握新潮流,将红色文化内嵌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立立体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元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一方面以主题文艺汇演、书法展览、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等活动为载体,创新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借助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订阅号、报纸等媒体,开展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线上主题活动。应重视实践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思政育人的传播力、影响力。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提高学生公民素质思政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公共事务,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善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触可感的丰富案例、鲜活故事,才能把抽象的思政课讲新讲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提升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加大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的举办力度。为学生提供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与志愿者活动,以接地气的实践教学支撑思政课理论教学。在丰富知识、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公民素质。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现代化思维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首先,在思政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开放与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如可通过讲座、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思辨能力。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比如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竞赛和项目,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并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环境,以动手实验和校园路演的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系中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举报/反馈

上一篇:“大国重器”竞逐创新赛道
下一篇:翼鸥教育与顶尖专家深度交流,共议数字时代的教师发展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