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征程:“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展望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摘  要:“一带一路”成功的秘诀在于瞄准共同发展这个议题,不仅将发展置于国际议程的中心位置,还致力于通过经贸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企业对共建国家(地区)的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投资,中国与共建国家(地区)的贸易增速显著高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增速。展望未来十年,应高度重视动荡变革期的各种潜在风险,在共同商讨评估“一带一路”项目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加大健康、绿色、数字等轻资产项目建设投入,并从顶层设计上将共建“一带一路”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新发展格局  国际贸易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学术界通常借助“五通”框架,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来认识和评估“一带一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注重资金融通,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新型对外援助。但中国政府多次澄清,它并非是援助,而是一种推动国际发展合作的综合性方案。又因为“一带一路”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故而也不是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按照西方经济学对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研究,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自贸协定,早期主要关注关税减让,后期则会加入消除非关税壁垒的内容,“一带一路”虽然注重促进自由贸易,但并不是以削减关税为目标的正式协定。那么,如何认识“一带一路”呢?

  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的定位,早期侧重于国际合作平台,随着建设的推进和各方对这一倡议的认同增强,其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性质逐渐明确。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十年建设的“朋友圈”

  “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最本质的体现是“朋友圈”的扩大。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如图1所示,按照外交部界定的地区范围,在上述152个国家中,非洲国家有52个、亚洲国家40个、欧洲国家27个*、北美洲国家13个、大洋洲国家11个,南美洲国家9个。从签署文件的国家占该地区所有国家的比例排序,依次是非洲(96.3%)、亚洲(87.0%)、南美洲(75.0%)、大洋洲(68.8%)、欧洲(60.0%)和北美洲(56.5%)。

  *注:塞浦路斯已和我国签署“一带一路”文件,它在地理上属于亚洲,但在文化和传统上属于欧洲。外交部网站在国家和地区信息介绍中,将塞浦路斯列入欧洲国家。参考外交部网站: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

  截屏2023-09-01 下午2.49.19

  从图1还能观察到,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最多的区域,仍是传统上在中国语境中被称之为“亚非拉”的广阔地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区域会这么热切地拥抱“一带一路”倡议?从最根本的动机来看,参与国希望凭借“一带一路”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2023年4月,欧洲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基调始终正面积极,最为积极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亚地区,而北美和南亚(主要是印度)持有较为负面的评价。报告也指出,尽管尚未签署合作文件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较为负面,但中国的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援助方面发挥了补充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作用,为共建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调查并非孤例。2022年6月,南非伊奇科维茨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同样显示,76%的非洲年轻人认为中国的影响力是积极的,77%的人认为中国是对非洲影响力最大的国家。

  新起点上“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动力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末,中国境内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1万家,约占中国境外企业总量的1/4。从流量看,2021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达到241.5亿美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3.5%。从存量看,2021年底,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为2138.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7.7%。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做一个对比可以发现,流量占比更高一些。从理论上讲,流量代表的是近期动向,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当前更加重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直到2021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累积直接投资达到1640亿美元,约占所有年份存量投资额的76.7%。从2022年数据看,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折合20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7.9%,显著高于2021年水平[2]。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截屏2023-09-01 下午2.49.10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实走深的根本动力,源于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和广阔光明的发展前景。以构成国际联系最普通的贸易指标看,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硕果累累。中国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3]将这一增速与过去十年国际贸易的增速做一个对比,更能感受到“一带一路”的生命力。如图2所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世界出口年均增速接近3.6%,中国的出口年均增速6.2%,两者均低于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年均增速。再进一步观察图2,我们还能发现, 2013—2022年,美国以及发达国家的货物出口年均增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6%),与中国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差距更大。中国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货物出口国,发展中经济体紧随其后。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2023年1—4月,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4.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远超同期整体增长水平,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增速分别为13.9%、4.2%和-4.2%。[4]这意味着中国外对贸易的地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过去依赖于发达市场转向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核心的发展中经济体。未来,对外贸易仍将构成“一带一路”向前迈进的重要动力。

  贸易格局的变迁反映出中美经济在全球增长格局中的地位变化。从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12—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年均超过30%,居于首位。[5]2022年,在世界经济滞胀风险加大,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的背景下,中国仍然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20%,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6]2023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5.2%,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7]。从经济总量对比看,通过IMF2023年4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计算,中国占美国的比重从2013年的57.1%上升至2022年的71.08%。考虑到2022年为中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经济增速,以及美国依靠通货膨胀拉高名义经济增速的现实,中国占美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要高于71.08%(2021年占比曾达到76.17%)。再从人均GDP看,中国已于2019年首次超过1万美元,2022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3万美元,近乎2013年的2倍。笔者曾在之前的研究中推断,人均收入的提升将是评价“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标准。以英美带动其他西方国家的两次工业化为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带动西方发达国家组建关贸总协定时,人口占比为27%,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8]2015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比和人均GDP水平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相当,从人口占比和经济规模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或许也具有带动“一带一路”沿线中低等收入国家的能力。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无论是在经济规模还是人均收入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能以更强的能力带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构建更加广阔的贸易和投资开放环境。

  强劲的外贸动力和经济实力,充分彰显了“一带一路”所蕴含的理念的先进性。2023年4月27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的演讲中指出,“美国一系列主张减税和放松管制、私有化而非公共行动以及自由贸易的想法”,基于两个错误的假设:一是“市场总是富有成效地分配资本”,二是“增长的类型无关紧要,所有的增长都是良好的增长”。沙利文的这一演讲,不仅透露了美国在贸易理念上的重大转变,而且也显示了美国政府对国家与市场关系认识的革命性变化。过去美国总是批评政府介入经济发展,一直主张产业政策是无效和不必要的。现在,美国政府的看法被迫改变。这一转变对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以及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动“五通”具有积极意义。例如,沙利文在演讲中强调,贸易不仅仅是以推动出口为重,也要关注就业和产能合作。回头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在创造就业和产能合作中恰恰发挥了关键角色。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万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比重超过了一半。[9]

  “一带一路”新征程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2023年5月,英国智库地缘战略委员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带一路”项目面临四项挑战:一是很多项目坐落于中高风险国家,当地的内乱并不利于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在一些定期实行选举的国家,有些政治领导人在竞选时或许大力支持“一带一路”项目,选举获胜之后对项目却不再像以前那么支持;三是非政府组织推动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议程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四是共建国家缺乏务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财务规划也不够严谨,对已完成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挑战。在我们看来,上述挑战和风险并非都是“黑天鹅”事件,各方对此多多少少都有一定预期。

  客观上看,在经历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的冲击后,不少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锐减和社会动乱等状况。即便是有一些财政盈余,多数也被用于应对卫生和民生等紧急事态上,而不是分配到长期来讲更有产出效应的项目中。这当然会对这些国家规划经济发展、进入国际市场带来影响,也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投入和支持造成阻碍。从这个角度看,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需要坐在一起,深入研究、准确评估既有项目和规划的可行性及风险。尤其重要的是,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分析这些问题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分清各方的权责,并根据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及时做出调整。

  2023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曾指出:“统筹做好重大境外项目建设和风险防范,指导企业防范化解境外投资风险,境外项目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报告还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将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小而美”的项目,深化健康、绿色、数字、创新丝绸之路建设。这表明,下一阶段“一带一路”建设将重点增加对“小而美”项目的投入,并且加大力度支持一些轻资产类的项目。

  中国调整“一带一路”的建设项目内容,并不意味着要降低对“一带一路”的投入,而是将“一带一路”建设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其中最突出的一项构想是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一带一路”联系起来,邀请东盟参加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此拓宽“五通”的范围,并提高对现有基础设施网络的利用率。从战略层面看,此举也有助于避免落入美西方所谓的“权势扩张”的话语陷阱,夯实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结语

  经过十年的共商共建和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带有强烈的发展效应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其成功的秘诀在于瞄准共同发展这个议题,不仅倡导将发展置于国际议程的中心位置,还致力于通过经贸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企业对共建国家的投资增速高于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投资,中国与共建国家(地区)的贸易增速显著高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增速。在经贸利益之外,“一带一路”的扎实推进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向更加坚实有力的未来。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注释

  [1]《已同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一览》,中国一带一路网, 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roll/77298.htm,2023年6月26日更新。

  [2]《2022年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dgzz/202302/20230203384453.shtml,2023年2月13日更新。

  [3][9]《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十年年均增长8%》,《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3月3日,第7版。

  [4]《再超预期!中国4月份进出口8.9%增幅传递信心》,环球网新媒体,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457474959712946&wfr=spider&for=pc,2023年5月10日更新。

  [5]《两会数说中国丨十组数据看新时代中国发展之变》,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3-03/04/c_1129413466.htm,2023年3月4日更新。

  [6]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我国经济砥砺前行再上新台阶》,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2/16/c_1129363182.htm,2023年2月16日更新。

  [7]《IMF总裁: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三分之一》,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yaowen/2023-04/14/content_5751545.htm,2023年4月14日更新。

  [8]钟飞腾:《“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大国关系》,《外交评论》,2017年第3期,第16—17页。

  责编:罗 婷/美编:王嘉骐

上一篇:北京:今年将对学校交通治理“成绩”每季度排名
下一篇:农村代际关系变革需补养老短板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