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点燃梦想 科技赋能未来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8-18
手机版

  □本报记者刘莉

  时下,机器人已不是新鲜事物,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进课堂、成立校园机器人社团以及课后免费服务机器人兴趣班等平台的不断搭建,原来遥不可及的机器人制作,已被哈尔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变为一种可能。

  据介绍,2003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选定49所开设机器人课程;2007年11月,在全国率先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全市铺开。以校内课程的形式开展机器人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机器人知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连日来,记者对哈尔滨部分中小学进行了实地探访。

  普惠性课程全面开展

  从个体走向群体

  近日,在新华小学机器人实验室,一堂别开生面的机器人编程课正在进行。课堂主要的教学工具是由模块和电路组成的机器人,40名四年级学生通过搭建、编程,让机器人完成“灯闪”等设置任务。没有传统的教案,老师也不再一板一眼地在黑板上讲解理论,取代的是学生的交流和动手操作,让人很难相信这样的操作是出于接触机器人课程一年的孩子之手。据周老师介绍,机器人编程教育是通过编程机器人与编程应用软件的互相配合来进行,在老师的指引下、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编程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协作能力等。

  新华小学地处顾乡地区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60%以上,多数孩子缺少参与课外特长培养的机会。基于此,学校在2016年启动了第一届创客节,引导激发学生人人争做发明创造、动手实践的小创客,今年的第三届创客节又增加了“机器人循迹赛”、“noc智能采集表演”等科技竞技比赛,学生参与面从原来的70%提高到100%。“我们希望学生的科学兴趣得到激发,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新华小学校长朱笑森坚定地说。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是2005年全省首批“机器人进课堂基点校”,2015年挂牌“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并于2018年代表我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信息化成果展。学校建设的占地400平方米的创客空间,搭载3D打印机、基础电子套件等多样化器材,实现学生在“创新、创意、创造”三个维度发展。

  “机器人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扩充知识、开发潜力、训练思维,还可以参加各种机器人竞赛,为学生参加自主招生,选择专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哈三中信息技术老师沈雁鹏道出了“机器人进课堂”更为直观的益处。近些年来,该校机器人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从2010年至2017年,先后有多人在全国各类机器人竞赛中获奖,并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资格。

  推进创新性体验教育

  从活动走向课堂

  作为“道里区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客教育项目的五个种子学校之一”的经纬小学,在普惠性创客课程的基础上,又扩展出拓展型课程和开放型课程。推开创客社团的教室门,学生们正三五成群地就一个主题进行实践探索、时不时与指导教师展开大胆设想和争论。同时,在三年级开设的机器人课,把小学与初中数理化知识串联,形成课程体系,让文化课的知识点在趣味课中轻松掌握。

  按照普及和提升的思路整合与融合了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科学课、美术课、数学课等课程资源,新华小学形成了自有的创新体验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全校学生都参与学习。“学校的活动只是调动了师生及家长的参与积极性,要想使创新体验教育走得更远,必须要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做支撑。”朱笑森说着,递给记者一本该校组织印制的《科学调查体验实践活动手册》,已经在今年暑假发放到了每个孩子手中,翻看下来,几十个科学体验类题目应有尽有,可手记、可拍照粘贴记录。一本在手,假期里的学生不再只是玩闹,养成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学会自主学习。

  据道里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志勇介绍,2017年1月,道里区确定5所创客教育项目种子学校,并形成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客教育模块,即把课堂整合为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优化课程实施环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大胆尝试、开放分享,实现个性化学习。

  多样化形式搭建平台从学科趋向融合

  普惠性创客课程、机器人社团、课后免费服务兴趣班、机器人竞赛……哈市中小学以多样化形式搭建平台,打开培养创新人才重要通道,助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校园“生根发芽”。

  日前,在哈尔滨师范附小的课后免费服务机器人兴趣班,20余名学生分组进行着VEXIQ机器人、智高、乐高的搭建,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该校信息技术组教师廉成说:“学校正着手成立创客团队,目前方案已经确定,将运用多元化形式培养学生学科整合能力,做到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融合,打造复合型人才。”

  青少年创客教育插上民营企业助力的翅膀。在经纬小学有一间高端的专属创客教室,教室配备了机器人搭建套件,还有十余台3D打印机、无人机、无人车等设备,满足学生创意设计及人工智能开发的一切需求。去年建成的该间教室得到了北京泺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资金及设备投入支持,据公司装备事业部总经理潘苗介绍,除先期投入外,公司每学期还会对学校老师在器材和教材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产品使用、软件操作等,未来将把课程延伸,致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启蒙及创造力。

  “创客教育需要强化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也需要新的政策、新的环境和新的评价制度。如何将传统教育中语数外等‘固定学科’向‘学科融合’发展、如何将创客教育和创客思维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深度融合、如何将教师培养成数字化教师,任重而道远。”师范附小办公室主任牛志刚道出了对未来创客教育的思考。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的学生参加课后免费服务机器人兴趣班。

  本报记者郭俊峰摄

上一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下一篇:农村生活长卷 启人深思力作丨读三卷本长篇小说《汶水滩》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