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相隔千里的“娘俩”终于相见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8月3日下午,从千里之外的呼伦贝尔根河市来到青城的葛燕与干妈王舒韵相见,这也是28年来“娘俩”第一次相见,见面后两人喜极而泣。“干妈,你是我远方最大的牵挂。”“姑娘,见到你我的心里就踏实了!”……

  

  王舒韵展示与葛燕往来的信件

  鸿雁传书注定“娘俩”的缘分

  8月3日下午,63岁的王舒韵告诉记者:“28年前,我在一份少儿报上看到了小学生葛燕写的文章,内容很打动人,于是就按照上面的地址写了一封信寄过去鼓励她。后来,我们就一直以书信的方式交流。时间久了,葛燕就一直想见见我,因路途遥远加上当时我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所以我们见面的愿望没有实现。”

  “1999年,为了帮助这个从未谋面的残疾女孩增强自信,我把准备买电脑的2000元钱寄给她,让她买电脑,用电脑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创作文学,鼓励她自强自立。”王舒韵说。

  42岁的葛燕说:“在我很小的时候被确诊脑瘫,脑瘫分为很多种,我属于走路不方便的那种。上小学时我对文学创作很感兴趣,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很不自信,自从与干妈通过书信相识后,她经常鼓励我,我自信了许多,也开朗了很多。”

  为了鼓励葛燕,王舒韵给她讲了张海迪的故事,得知这个坐轮椅的孩子特别想得到张海迪的书和签名时,1998年11月,王舒韵又写信给山东省作家协会联系张海迪。张海迪了解到王舒韵与葛燕的感人故事后,很快寄书给葛燕,书上签了名还写了很多鼓励的话。

  1000多封书信见证“母女”真情

  “开始的几年,我让葛燕称呼我姐姐,这样我们好沟通,但是后来葛燕称呼我‘干妈’,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以母女的方式称呼对方。”王舒韵说。

  采访中,王舒韵特意拿出部分葛燕写给她的信件向记者展示。“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信件,还有很多在搬家中遗失了。从1996年到2008年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我们俩往来的信件至少有1000多封。”

  2008年以后,由于搬家的原因,王舒韵与葛燕中断了联系,期间葛燕也多次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王舒韵,但是一直没有成功。2013年,葛燕在QQ上与王舒韵再次相遇,随后她们继续保持紧密的联系,葛燕也承诺有时间一定来呼和浩特看望干妈。

  在美丽青城“娘俩”终于相见

  “我来呼市之前,没有给干妈打电话,就是想给她一个惊喜。何其有幸在这座美丽的城市见到了我日思夜想28年的干妈!1996年的一次鸿雁传书拉开了我们娘俩今生缘分的序幕!28年好长!我们的故事也好长!千言万语希望我最爱的女神身体健康!”葛燕欣慰地说。

  昨日,王舒韵带着葛燕去看薰衣草,中午在一起吃饭。她们边走边聊,边聊边说着高兴的事儿。每到一处,青城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她们“母女”情深……

  原标题:《28年,相隔千里的“娘俩”终于相见》

上一篇:美国职业资格与人才发展中心与哈佛大学合作,共建人才培养项目
下一篇:福泉市:综合服务队成基层治理“主力军”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