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企融资持续回暖,“三箭齐发”能否扛过偿债高峰
政策多维度支持下,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多个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房地产销售回暖的同时,房企非银融资尤其信用债发行环比出现翻倍增长,各渠道融资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另从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来看,去年四季度对公开发贷同比多增4200亿元,已经公布年报的国有大行、股份行中,房地产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900多亿元,同比多增近千亿元;“三支箭”政策落地以来,已有30多家上市房企发布股权融资计划,10家在今年一季度落地发行。
不过,从融资主体来看,贷款和债券融资仍以优质央国企为主,企业间分化明显。有分析认为,股权融资或是展期及违约房企的重要出路,但目前落地较慢,相关房企最终能否进一步打破融资壁垒还有待观察。在此背景下,公募REITs助力保交楼也被部分业内人士寄予厚望。
尽管销售端回暖将支撑房企运营逐渐改善,但年内尤其4月、7~9月的偿债高峰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季度信用债发行环比翻番
随着民企融资“三支箭”和“金融16条”支持政策陆续落地,房企在今年3月迎来融资回暖的小高峰。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3月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为917.9亿元,虽然同比继续下降16.3%,但环比上月大幅增加109%。
具体看融资结构,信用债发行仍是主力支撑,且发行速度呈翻倍趋势,信托及资产支持证券(ABS)也有明显增长。其中,3月地产行业信用债融资667.7亿元,同比上升15.9%,环比上升100.9%。纵观整个一季度,房企信用债融资1297.3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由负转正。
可以看到,随着销售和融资回暖,房企债在二级市场也持续修复中。据方正证券统计,3月有4家房企信用债成交价较上一日收盘净价涨幅超过5%,绿地控股、中南建设、宝龙实业和融侨集团的信用债成交价平均涨幅分别达到86.9%、33.5%、16.3%和12.8%。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对记者表示,除信用债外,3月信托融资环比上升35.8%,新增40.6亿元,ABS融资环比大幅上升273.3%至209.6亿元。
不过,从整个一季度来看,信托、ABS融资仍在下行通道中,降幅分别达72.7%、41.9%。刘水认为,当前投资人对行业风险仍有顾虑和考量,多数投资人还在持续观察销售市场复苏进度。
好消息是,房企各渠道融资成本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带动3月综合融资利率同比、环比分别下行0.52、0.47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债平均利率为3.74%,信托平均利率为7.15%,ABS平均利率为3.74%。
具体到房企,融资规模、成本仍有较大分化,比如雅居乐3月发债成本仍然在6.8%,招商蛇口则仅为2.3%,华润、保利也在3%以下。而融资主体中,仍以央国企为主,3月信用债发行仅3家为民营房企,且期限较长的中票和公司债均有增信担保或信用保护工具,资金用途受到限制。
不仅在发行环节不占优势,多家银行也在财报中提到,在非保本理财、代销、债券承销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中,发债主体或底层资产融资人以央企、地方国企以及经营稳健的头部房地产企业为主。
“由于当前销售市场复苏的结构性,投资人对民企发债的各项要求仍然存在,拉高了民企发债实际成本。”刘水表示,随着市场持续回暖,行业信心得以修复,融资效率将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
“三支箭”集体改善
所谓“三支箭”,第一支箭是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第二支箭是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三支箭是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去年四季度以来,监管先后表态扩大第二支箭对房企支持力度,并时隔12年重启地产融资第三支箭,“金融16条”更是释放多层积极信号。
目前来看,除第二支箭持续发力外,房企的信贷、股权融资环境也有明显变化。尤其在“金融16条”发布后,各商业银行陆续与房企签约,截至去年底,已有至少60家银行向120多家房企提供近5万亿元意向性授信。据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今年3月初透露,去年四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2300亿元,同比多增4200亿元,今年1月新增则超过3700亿元,同比多增2200亿元。
从已经披露财报的6家国有大行和7家股份行来看,去年各行地产不良率抬升、不良计提力度加大,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5家股份行房地产贷款余额下降。但在大行拉动下,13家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余额整体提升,合计约为5.84万亿元,同比增加2908.55亿元,较2021年的1974.54亿元多增近千亿元,增幅由3.69%提升至5%以上。
另外在股权融资方面,据东方金诚不完全统计,自“第三支箭”政策落地以来,已有超过30家A股/H股上市房企发布股权融资计划,其中包括华夏幸福、中南建设等已违约的房企。记者据Wind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约20家涉及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发布增发新股预案。
今年以来,利好房企融资的政策还在持续加码。其中在2月份,深交所举行房地产行业市场主体座谈会,鼓励房企用好融资并购工具,支持房企拓宽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以及发行CMBS、ABS等。
偿债高峰下出路在哪
对比明显的是,继今年前两个月境外融资破冰之后,3月份地产境外美元债再现零发行。与此同时,年内仍有大量境外债到期,叠加更大比例的信用债到期,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年内房企到期债券余额为6666.8亿元,占总债券余额的23.5%。其中在4月,到期债券余额为975.1亿元,其中境外债占比为51.9%,信用债占比为48.1%。
从房企销售情况来看,各方政策合力下,楼市已出现回温迹象。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01%,价格较2022年四季度止跌企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18%,跌幅较2022年四季度收窄0.41个百分点。尤其包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市场皆有明显恢复,上海新房市场甚至再现“千人摇号”,超20新盘“日光”。
东方金诚分析师唐晓琳分析,考虑到相应房企销售回款短期内还将处于较低水平,继续展期大概率将成为应对到期债券的主流选择。但债务展期是以时间换空间,债券偿付压力并未减少,风险化解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后期销售回款和外部融资的修复。
但当前信贷和债权融资企业间分化明显,唐晓琳分析,对于已展期房企来说,外部融资难度依然较高,股权融资可能是唯一的突破口。不过目前来看,虽然上市房企均在积极筹划增发股份等方式融资,但多数方案落地迟缓。以今年以来为例,目前增发落地的企业仅有10家。
“从实操角度来讲,企业资产质量、财务安全、未来盈利修复能力,以及具体定增用途等内容均是投资人考察的重点,违约和展期房企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唐晓琳认为,虽然股权融资计划已出,但这些房企最终能否打破融资壁垒,仍未可知。
而随着2月中基协发布《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下称《指引》),允许基金投资存量住宅以及市场化租赁住房项目,加上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高效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市场对借助公募REITs盘活地产存量资产的预期升温。此前全国两会期间,中信资本董事长张懿宸就曾建议推出特色商业不动产公募REITs,助力解决烂尾楼问题。
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表示,公募REITs扩容至商业不动产领域,为商业运营商盘活资产提供了新的出路;结合《指引》关于不动产私募基金的试点政策,未来Pre-REITs作为项目发行公募REITs之前的一笔过桥融资,也将加速发展,为房企提供项目层面盘活资产的另一种方式。(记者孙梦凡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在山川那边,有一群地质人……扫码阅读手机版
下一篇:初中生办休学流程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
- 【无讼乡镇】安顺“无讼乡镇”再添一员
- 人才需求正旺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 外教入主 外援助力 辽宁女排新赛季展新气象
- 运动生涯辉煌,执教之路仍不一帆风顺!马琳下课悬念重重,刘国梁尽在掌握
-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度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
- 湖南娄星:重教育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海选报名截止!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在全国掀起文化热潮
- 越西县多措并举强化“组团式”帮扶组织保障
- 津药达仁堂刘淑:做创新国药领跑者,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 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 @东马跑友 2023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健康跑参赛须知来啦
- 秋招火热 产业变迁引领就业新方向
- 出国的“不二”之选 | 力迈剑桥中学课程特色
- 东海县西双湖派出所:织密治安“防护网” 筑牢秋季“防火墙”
- CBA常规赛:新疆伊力特胜江苏肯帝亚
- 护航企业“走出去”服务人才“引进来”
- 厦门科学城·同安区首届科技服务节落幕 “同企云”平台上线
- 南邮师生来到办学发轫地,共上“行走的思政课”
- 被动陷入监护缺失怎么办?“养老监护人”可以自主选择
- 天津:孩子们在活力校园动起来
- 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闭幕 1500万人打卡城市更新街区
- 700吨!中广欧特斯助力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热水系统改造升级
- 自考可以复核哪些成绩?
- 深圳中考球类项目重点考查什么?难度如何?记者实测→
- 超6.8万亿!山东前三季度GDP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