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复兴路线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赵可金。图/新京报制图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中国领导人站在世界历史的战略高度,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框架和战略框架,代表中国向全世界提交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答卷”。
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也标志着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已经展开了一幅大国复兴的行进路线图,自信地向世界舞台中心发起冲刺!
现代化没有标准答案
国家风格民族特色是现代化道路题中之义
一般来说,人们所理解的现代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涵盖了技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表现为全方位、多层次和多阶段的历史过程。
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因为现代化首先从欧洲发轫,且欧美发达国家长期执世界现代化进程之牛耳,因此,在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错误认识,认为只有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现代化自然会自动实现。
事实并非如此。自20世纪以来,亚非拉等地区的一大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但其谋求现代化的进程却并不顺利。
一些国家不遗余力地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留学生、考察团、访问团,引进了一批又一批技术设备、投资项目、规章制度,却始终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梦想。甚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深深陷入形形色色的“发展鸿沟”。
事实上,“二战”后的发达国家也一直口口声声帮助发展中国家,从美国的“第四点计划”到欧洲的《洛美协定》,一直到联合国推出的四个“发展十年”计划、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什么对一大批欧美发达国家有效的现代化方案,到了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
事实上,如果逐一分析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不难发现,受不同历史传统、基本国情、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道路,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各有其特点。即便是在同属于西方文明的欧美发达国家内部,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路径、重点和次序也各不相同,国家风格和民族特色是现代化道路的题中之义。
显然,现代化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要靠自己去探索,就像学生学习一样,靠抄作业是培养不出好学生的,完全照搬别人的现代化方案注定是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现代化必有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途径
近代以来,面对国家危机、民族危亡和人民危难的最危险时刻,如何通过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全民族面临的战略课题。
近代以来,以农民起义、维新变法、革命运动为主要形式,不同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前仆后继,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始终没有走出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
当此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
在10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推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无论从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来看,还是从世界近代以来的百年历史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成就。这条现代化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走自己的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式的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答卷
立足于中国国情特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向世界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时代的中国步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二十大召开之前,国际国内形势都面临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严峻风险挑战。
在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复杂交织,俄乌冲突引发了一连串剧烈震荡,世界进入了动荡变革期,步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
在国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关键阶段,面临着诸多可以预料和无法预料的风险和挑战,社会各界一直期待着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盘星和路线图。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直面统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棋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走向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答卷。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宏伟事业。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决定着这一宏伟事业的成败。
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人口整体进入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了迄今为止所有实现了现代化国家的人口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无论从世界影响来看,还是从对14亿人口负责来看,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都决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不仅解决了中国通往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路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问题。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也是指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文 / 赵可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薛京宁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
- 【无讼乡镇】安顺“无讼乡镇”再添一员
- 人才需求正旺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 外教入主 外援助力 辽宁女排新赛季展新气象
- 运动生涯辉煌,执教之路仍不一帆风顺!马琳下课悬念重重,刘国梁尽在掌握
-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度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
- 湖南娄星:重教育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海选报名截止!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在全国掀起文化热潮
- 越西县多措并举强化“组团式”帮扶组织保障
- 津药达仁堂刘淑:做创新国药领跑者,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 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 @东马跑友 2023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健康跑参赛须知来啦
- 秋招火热 产业变迁引领就业新方向
- 出国的“不二”之选 | 力迈剑桥中学课程特色
- 东海县西双湖派出所:织密治安“防护网” 筑牢秋季“防火墙”
- CBA常规赛:新疆伊力特胜江苏肯帝亚
- 护航企业“走出去”服务人才“引进来”
- 厦门科学城·同安区首届科技服务节落幕 “同企云”平台上线
- 南邮师生来到办学发轫地,共上“行走的思政课”
- 被动陷入监护缺失怎么办?“养老监护人”可以自主选择
- 天津:孩子们在活力校园动起来
- 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闭幕 1500万人打卡城市更新街区
- 700吨!中广欧特斯助力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热水系统改造升级
- 自考可以复核哪些成绩?
- 深圳中考球类项目重点考查什么?难度如何?记者实测→
- 超6.8万亿!山东前三季度GDP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