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表演炸碉堡 课堂规范走极端引关注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日前,在新黄浦实验学校举行的 “全国第五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课堂规范走向极端的现象引起关注,专家呼吁,课堂少一点“规范”,多一点“失范”。

  “有些学校要求教师年年更新教案内容,但又规定教师不得使用计算机打字,必须用手抄写教案,搞得教师疲惫不堪”……研讨会上,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斌华的一席话,令不少老师感同身受。

  王斌华举例说,自从倡导学科教学与现代技术的整合,一些体育老师把电脑搬到操场上去分解动作,很少甚至不再做示范动作。更可笑的是,一位语文老师上公开课,内容是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了营造逼真氛围,老师在教室里安装了一个小型装置,在讲到“英雄董存瑞托起炸药包”时,他脚底一踩,教室里真的“爆炸”了,现场烟雾缭绕,这阵势将听课老师都吓坏了。“现在有些课堂为了追求新奇特的效果,剑走偏锋,弄得过于花哨,让人感觉虚假,显得画蛇添足。”王斌华表示,尽管课堂教学如同体操、舞蹈一样,其一招一式有着极其严格的规范,但现如今,一些课堂规范已电影蜜蜂走入极端。过于教条和僵化的做法,使课堂规范误入歧途。

  自从国家课程标准提出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来,很多学校要求每堂课都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师只能绞尽脑汁,强行把“三维目标”拆分成更多的子目标,结果把一堂课肢解得支离破碎,严重破坏了学科教学的逻辑体系。王斌华表示,“其实,三维目标是一个总体要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具体到每一堂课。多中心等于没有中心,多目标等于没有目标。”

  “现如今,走进学校就能发现条条框框实在太多,规范太多,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市教科院普教所研究员傅禄建老师表示,他们曾做过一项有关教师压力的调查,结果发现,80.1%的小学教师感到压力大,属最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层出不穷的要求和规范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压力。

  另外,一些家长也反映,时下个别老师对学生要求过多,规范过严,也令人匪夷所思,简直把孩子当成了 “机器人”。如画等号一定要用尺子,而且大于小于号、竖式计算、还有应用题解题过程包括“答”等也统统都要用尺子画或划直线,否则重写。又如,有老师规定,写“8”字一定不可以封口,必须开口,封口全部算错。有家长调侃说:“不如给小孩刻个等号万能章,直接盖上去,省时又省力。”对此,傅禄建呼吁,课堂不妨少一点“规范”,多一点“失范”,少一点规矩的束缚,多一些宽容,真正激发师生内心创新的火花。(钱钰)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一篇:记者探访青岛耐克代工厂 工作3天鼻子就失灵
下一篇:2022中学生标准入团志愿书范文5篇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