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 莱芜政发 (有效)莱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2-12-25
手机版

  2021年6月

  目    录 

  第一章    开启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三、奋斗目标

  四、主攻方向

  第二章    落实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

  一、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

  二、落实省会经济圈发展战略,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

  三、落实“东强”战略,打造工业强市主阵地

  第三章    培育高质量创新发展新动能

  一、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二、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

  三、构筑创新人才集聚新高地

  四、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第四章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一、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二、培育新动能支撑产业

  三、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

  五、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

  六、优化产业生态

  第五章    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大力促进消费升级

  二、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三、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六章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都市城区

  一、打造“双轴三圈”描绘宜居城市新图景

  二、塑强莱芜高新区打造工业主战场

  三、塑强雪野旅游区打造服务科创主阵地

  四、塑强农业高新区打造现代农业主平台

  五、以“三带”“多点”形成辐射带动区

  第七章    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二、实施现代乡村建设行动

  三、深化农村改革

  第八章    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四、提高经济调控水平

  第九章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莱芜

  一、加强国土空间管控

  二、构建绿色生产生活体系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十章    扎实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

  一、加强公共文化建设

  二、强化精神文明引领

  三、丰富文化生产供给

  四、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第十一章    构建更高品质的民生保障体系

  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二、提升教体工作质量

  三、加快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改善民生保障环境

  第十二章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莱芜

  一、深化民主法治建设

  二、坚决捍卫国家安全

  三、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四、全面加强经济安全

  五、维护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第十三章    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加强规划落实

  三、加强实施监督

  名词解释

   

  莱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部署,根据《中共莱芜区委关于制定济南市莱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区委、区政府战略意图,明确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擘画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全区其他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

   

  第一章    开启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莱芜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副中心极为关键的五年。面对时代大势和发展大局,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莱芜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建设好新时代现代化幸福和谐新莱芜。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莱芜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区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十三五”时期成为莱芜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区域功能地位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五年,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干部作风持续转变,干事氛围愈发浓厚。

  (一)区划调整平稳过渡。坚决扛牢区划调整重大政治责任,扎实做好济莱区划调整后半篇文章,理顺功能区管理体制,完成莱芜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人员转隶安置、资产清查划转、公用事业移交等重点事项,四镇实现撤镇设街道,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干事氛围愈发浓厚。

  (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高,经济总量实现新的突破,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7%,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常住人口超过96.96万。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1.11万户,规模以上企业突破481家。

  (三)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先后引进过亿元项目213个,实施技改项目153个,开工建设大项目409个。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2.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9件。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落地,重卡一期建成投产,开启了打造“东强”核心增长极的新征程。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放管服”“一次办成”改革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更具活力。对外开放步伐持续加快,进出口规模实现新突破,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莱芜片区)园区功能不断提升,首个外资企业(凯傲(济南)叉车有限公司)入驻,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倍,年均增长30%。

  (五)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莱芜农高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姜蒜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完成农村改厕8.5万户,建成“四好农村路”848公里,完成“户户通”工程504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610个村,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5户,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32.85%以上,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空气治理综合指数累计改善24.4%,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砂石资源整治成效明显,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76%,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七)民生事业全面发展。脱贫攻坚圆满收官,79个省市贫困村和2.1万户、3.6万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实现动态归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473元和19324元,新增城镇就业3.82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健康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始终保持“零输入”“零感染”。住房保障扎实有力,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济莱高铁开工建设,滨莱高速、青兰高速正式通车,凤凰路、文化路改造全部完成。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文化体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等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八)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的组织更加坚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平安莱芜、法治莱芜建设成效明显,“七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战果,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军地军民关系和谐交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二、总体思路

  (一)发展环境。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区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从全球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全国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一系列新特征新要求。从全省看,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重大战略叠加优势凸显,创新要素不断集聚,改革红利加速释放,“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速形成,趋势性关键性变化逐步显现。从全市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实施,把济南首次放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高点定位;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实施省市一体化战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我区来看,济莱区划调整让莱芜站上了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省会优势资源开始集聚;省会城市副中心和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定位更加清晰,大汶河综合治理工程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机遇叠加,优势凸显。但也要看到,我区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偏重,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需要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任务繁重;民生领域存在短板,治理效能亟须提升。全区上下要着眼“两个大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责任担当,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二)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实业强区”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为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开好局、起好步。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应把握好以下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确保全区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保障性民生设施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必须融入新发展格局。夯实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发挥莱芜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促进国际国内市场高效贯通,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争当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进一步构筑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

  ——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全面改革、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的全面开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措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结构,协调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

  三、奋斗目标

  (一)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省会城市副中心的远景目标。在“十四五”实现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的基础上,再奋斗十年,一个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民主法治、文明幸福的省会城市副中心初具规模。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一主两副三带多点”发展格局全面塑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平安莱芜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法治莱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诚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形成;高品质生活广泛享有,基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人的全面发展、全区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力争突破1200亿元,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力争突破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全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市位次不断前移,进入全市第一方阵,成为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省会城市副中心建设达到新高度。

  ——经济发展达到新高度。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强市 “挑大梁”的地位不断突出,“四新”经济占比显著提升;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协同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达到新高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各方面创新热情得以充分发挥。

  ——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更加优良;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治理效能达到新高度,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政府运转更加便民高效务实,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更高,平安莱芜、法治莱芜、诚信莱芜建设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城乡建设达到新高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迈上新的水平,乡村振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民生福祉质量达到新高度,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和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保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主攻方向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带动全区整体水平跃升。

  围绕优势领域,乘势发展迈上新台阶,巩固引领地位: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比重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特种车辆、矿机设备、能源装备、机车空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力争突破3000亿元。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态体系和经营体系,成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提档升级,农业企业不断做强,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姜、蒜特色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取得显著成效。

  ——外资外贸迈上新台阶。外资并购、境外上市、融资租赁等利用外资方式实现新突破。外贸队伍不断壮大,企业发展空间深度拓展,经济外向度显著提高,外向型骨干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到2025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60家,年进出口总额200亿元以上。

  围绕基础较好、潜力巨大领域,厚积成势实现新跨越,步入全市前列:

  ——园区载体建设实现新跨越。引导莱芜高新区、雪野旅游区、莱芜农高区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着力打造全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举全区之力加快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优化莱芜医药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等“区中园”功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钢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由传统钢铁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产业链不断向高级化、高端化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科技赋能明显增强。积极推动泰钢、九羊转型升级,推进精品不锈钢、高端特钢服务下游制造业,到2025年,钢铁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0亿元。

  ——科教强区实现新跨越。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备,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构建更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科教形成合力,科教产融合深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健全,人才集聚优势加速形成,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成为全市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

  围绕短板领域,聚力攻坚取得新突破,奋力实现赶超:

  ——区域发展质量取得新突破。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基本形成。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不断提速,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功能不断完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

  ——交通路网建设取得新突破。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交通互联互通程度不断提高,公路连接度明显提升,合理布局高铁、轨道交通,初步构建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绿色智慧的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省会“1小时便捷交通圈”,实现内畅外联,成为鲁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新突破。城区功能布局更加优化,城市更新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文化传承弘扬取得新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全域旅游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建成全国地域色彩浓厚的文化名区。

   

  专栏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年完成

  2025年目标

  年均增长

  (%)

  指标属性

  (一)综合实力

  1

  常住人口(万人)

  96.96

  105

  1.7

  预期性

  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7.88

  70

  -

  预期性

  3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4.98

  -

  7

  预期性

  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4.8

  -

  9

  预期性

  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43.53

  80

  13

  预期性

  6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1.21

  12

  预期性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55.1

  570

  10

  预期性

  (二)发展质量

  8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37.3

  43.4

  -

  预期性

  9

  “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

  33.68

  45

  -

  预期性

  10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63

  3.45

  -

  预期性

  11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79

  10.2

  16

  预期性

  12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5

  -

  约束性

  (三)对外开放

  13

  经济外向度(%)

  15.11

  20

  -

  预期性

  14

  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

  [0.35]

  [1]

  -

  预期性

  (四)生态品质

  1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

  [32.85]

  完成市

  下达任务

  -

  约束性

  16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

  [31.1]

  -

  约束性

  17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

  [21]

  -

  约束性

  18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64.5

  -

  约束性

  19

  Ⅲ类及以上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33.3

  -

  约束性

  20

  森林覆盖率(%)

  29.76

  31.35

  -

  约束性

  (五)民生福祉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8473

  54000

  7

  预期性

  2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324

  28400

  8

  预期性

  23

  新增城镇就业(万人)

  [3.82]

  [2]

  -

  预期性

  24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70

  76

  1.8

  预期性

  25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16

  3.9

  预期性

  26

  每千人口拥有养老床位(张)

  40

  45

  预期性

  27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2.3

  5

  -

  预期性

  28

  人均预期寿命(岁)

  79.6

  80.5

  预期性

  (六)安全保障

  29

  耕地保有量(万亩)

  68.35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约束性

  30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19.34

  20.52

  -

  约束性

  注:①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引导市场力量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必须完成的目标,主要依靠行政行为加以保障。②加“[ ]”指标为五年累计。

   

  第二章    落实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等发展定位,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严格落实市委举全市之力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求,主动融入济南“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平台载体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区域承载力和服务辐射功能,着力放大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全力打造“东强”核心增长极、“南美”靓丽新名片。

  一、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

  牢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莱芜特色优势、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为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一)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开展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提升行动、大汶河流域河湖治理工程,健全完善日常巡查及清淤财政投入和管理维护机制,消除黑臭水体,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生物栖息功能。参与节水型典范城市建设,强化源头控制、过程减损节水,加强末端高效用水,强化分行业全过程深度节水,加快城市直饮水设施建设,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完善节水机制,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全民节水的社会氛围。

  (二)加快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强与黄河流域重点城市产业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完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突出制造业的基础支撑和核心地位,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二、落实省会经济圈发展战略,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

  深化与周边市、区合作,积极融入区域市场、资源、技术、人才、产业、资本等要素循环,打造省会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资源要素的重要承载地。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信息、供排水等市政设施建设,优化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和网格化、数字化管理体系,城市管理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转变,提高城市包容性和承载力。加快推进莱芜与济南中心城区在协同创新、产业联动、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城乡融合、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精准对接济南中心城区优质教育、文化、医疗、科技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力争取市区企业总部、科研院所、重大科技专项落户莱芜。

  三、落实“东强”战略,打造工业强市主阵地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能级,着力打造“智造济南”核心增长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聚焦重点领域,加快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统筹产业发展要素资源,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全面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按照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导向,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到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突破企业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

   

  第三章    培育高质量创新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一、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一)组建产业技术研发机构。支持泰山钢铁和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入对接合作;支持九羊集团和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联合成立钢铁智慧用能技术研究中心。聚焦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对接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加速推进建设施耐德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电气自动化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依托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山东重工产业技术研究院。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人员培训、创业孵化和项目投融资等服务。

  (二)建设企业创新创业平台。落实各级激励政策,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对现有研发平台提档升级,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创新平台,力争突破2-3家国家级平台,大幅提升现有平台层次和研发能力。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建立完善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各类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型企业源头培育能力。力争到2025年省级以上各类企业创新创业平台总数达到100家。

  (三)搭建检验检测认证平台。联合流量计量创新服务平台、环球精密零部件检测中心、奔速电梯中心实验室等检验检测资源,搭建一批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智能制造装备研制与服务平台,为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攻关、评价认证、技术培训等公共服务。构建“柔性共享、集中使用、市场化运营”机制,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等服务。积极争取国家矿山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在莱芜区设立分支机构,填补高层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空白。采取“一事一议”、租金补贴、设备补贴、资质认证补贴、税收补贴等形式,为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二、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

  (一)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支持中小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应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快生产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鼓励高校教师携带科研成果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莱芜科技型中小企业备选数据库,对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分类辅导,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后备队伍。提供精准服务和支持,深入推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激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深入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建立全区高企培育后备库,进行跟踪辅导、重点培育,并按照动态管理模式及时补充、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到2025年全区在管理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到20%以上。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加大企业研发财政补助支持力度,更多地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三)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建立“一对一”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工作服务机制,对重点企业采取精准服务。优先支持上市后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专项资金,优先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搭建企业上市对接平台,搭建企业与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专业服务机构等沟通交流平台。落实好市、区扶持政策,加大对上市挂牌企业扶持力度,对拟上市企业根据上市工作实施进程分阶段给予扶持补助,对在省内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力争2家以上企业实现上市。

  三、构筑创新人才集聚新高地

  (一)加强人才引进培育。聚焦产业发展,瞄准“高精尖缺”人才,深化“1+8”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国家级高新区优势,做好产业引才文章,精准引进、梯次培育顶尖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加强莱芜产业领军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取得先进科技成果、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五年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0名(个)左右。持续开展“莱芜英才”评选,加大名师名校、名医名院引进力度,全面推进文化、教育、卫生、金融、农业、技能、社会工作、企业管理等8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青年人才聚集计划,鼓励引导省内外优秀青年人才落户莱芜创新创业,5年引进高校毕业生2000人左右。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育具有诚信意识、担当品质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弘扬工匠精神,围绕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培养复合型和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大军,5年培养1500名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支持产业领军人才在莱芜区设立企业总部、研发总部等总部性机构,加大高端项目和高层次人才融合引进的力度。

  (二)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深入实施“名校名所名企”引进工程,集聚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研发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一流人才发展平台。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工程实验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研发平台,高标准建设青岛大学—施耐德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条件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各类创新平台资源的开放、共享,增强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和服务能力。优化人才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内创业服务中心、社会孵化器等各类创业孵化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的建设和运营,提升专业技术孵化器的孵化能力,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服务。鼓励行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联盟、联合实验室和联合技术中心,支持重点领域骨干企业组建博士后工作站,集成行业高端人才资源,推进产学研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完善人才工作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和保障机制,优先保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人才支出依法增长。建立重大科技成果的发现、跟踪、转化和落地机制,为科研团队带项目整体转化提供支撑。优化升级“人才新政20条”“人才金卡”“服务专员”“人才项目即时认定”等人才政策体系,探索实施更加灵活的引才育才机制和更具含金量的保障激励机制,破解人才住房难题,完善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配套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认定评价模式,制定更加体现管理、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贡献度的分配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推进人力资本产业园和“人才有价”平台,积极开展人才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鼓励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精神,营造尊才爱才的社会环境。全力参与青年友好城市创建,制定实施一系列促进青年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落户莱芜。

  四、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产业创新政策突破和先行先试力度,出台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知识产权创造等政策措施,加强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衔接配套,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园区创新支持政策,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吸引一批科技孵化项目落户产业化基地;出台支持“企业点单,院校揭榜”的鼓励政策,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发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高新技术产品,为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提供战略技术支撑。同时,要加大政府性引导资金投入,更好地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提高企业层次,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二)完善科技金融支撑。规划建设莱芜金融服务集聚区,引进一批商业银行、民营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分支机构或地区总部,重点引进和培育股权投资、资产评估、资信评级、保险销售等金融企业和金融中介组织。对接重点企业发展需求,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多层次”融资产品和服务,重点保障企业在技术研发、兼并重组、贷款贴息、资金周转、风险补助和投资补偿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加速企业升级换代和规模扩张。推进莱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科技信贷产品创新,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设计“创业贷”“成长贷”“壮大贷”等金融产品,并鼓励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业务试点。建立完善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制,采取政府参控股、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融资担保和投保结合的科技投融资担保服务。

  (三)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充分发挥山东省科学院莱芜技术转化中心、北科大软磁复合材料研发中心的作用,链接一批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领域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区内企业与国内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对接,鼓励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创新利益共同体。重点面向北京、青岛等地区,引入技术交易和经纪服务中介机构,搭建跨区域协同创新技术转移中心。搭建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拓展与国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合作范围,提供科技成果网上对接、推荐等服务,积极探索撮合、招投标、拍卖竞价等交易机制。力争到2025年,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企业在我区设立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达到15家以上。

   

  第四章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实施“生态立区,实业强区”战略,全力发展以工业经济为核心、一二三产协同推进的实体经济,构建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为支撑的“3+3”重点突破和统筹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特色突出、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集群集聚效应凸显、基础设施高效利用、生态效益明显提升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一)建设绿色智造产业城。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整机、高端装备、特种装备、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基础和通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加速推进高技术制造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山东重工为龙头,统筹产业链研发、制造、应用各环节,增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重点发展智能网联重卡、凯傲智能叉车;依托豪驰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依托山东能源重装集团莱芜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能源装备、特种装备产业;引进人工智能项目,发展需求量较大的工业机器人和部分细分行业的专业服务机器人,持续拓宽应用领域,激发出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成为产业新增长点。引导全区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融入重工产业链、全球汽车供应链,构建起“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的全产业链条。积极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作为“链主企业”,培育一批深耕产业链各环节各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企业,全面突破“卡脖子”技术,到2025年,“特精高”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促进产业链高端高效、韧性安全。以提升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为核心,推动政府重点支持和市场化运作并重、关键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推行并行,全面嵌入国际国内“双循环”融合发展格局,着力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能级。

  (二)推进以钢铁新材料为主的先进材料集群化发展。依托不锈钢产业园,做好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两篇文章,完备不锈钢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辐射能级。坚持龙头引领战略,加快提升钢铁核心装备水平,提升400系精品不锈钢生产能力,推动不锈钢产业向产业型深加工领域延伸,依托产业基底,走“炼钢”+“深加工”双轮驱动路径,全面推进不锈钢制品深加工基地建设,谋划构筑“全链条”发展格局,提升政策灵活度,对标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制定差异化招商方式,伺机发展不锈钢下游航空航天板块、汽车及零部件板块等。推动企业将品牌建设纳入总体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中,促进品牌建设与各项业务协调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质量监管方式,加快推动泰山钢铁5G场景的应用,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和不锈钢制品。

  (三)打造“鲁中新药谷”。依托莱芜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聚焦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康养保健、销售物流等五大领域,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形成集群效应,支持入园企业快速获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快速成长。凭借产业聚集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做好研发创新、中试试验、孵化培育和技术(产品)展示等配套服务,吸引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项目落户医药产业园,建设科技研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带动产业园内企业的快速成长,让“鲁中新药谷”成为莱芜的金字招牌。

  二、培育新动能支撑产业

  立足现有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业和智能化现代物流业,支撑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向现代化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拉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加快构建精致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坚持高标准,建设农高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将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成技术装备先进、经营规模适度、一二三产融合和农业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具有科技孵化、产业示范、项目带动功能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

  (二)规划引领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快做好全域旅游规划,用规划引领全区旅游提档升级。聘请专家、学者对莱芜长城文化、嬴秦文化、齐鲁文化、汶河文化、红色文化等进行挖掘。结合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积极推进莱芜长勺古战场休闲体验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汶河水源带。重点策划以健康养生、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互动体验性为主的项目。盯紧优势项目,瞄准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利用省内外各类招商会等招商平台,组织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大招商力度。支持引导和鼓励文旅产业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类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旅产业领域,形成多元文化旅游产业格局,推动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提升现代物流业。坚持黑色物流与绿色物流并重,打造现代物流业,健全现代物流体系,打造鲁中智慧物流集散中心。建立钢铁、高端装备、医药健康等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大宗生产资料电子交易中心,鼓励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积极拓展智慧物流、多式联运、供应链物流等多种现代物流服务业态,加速综合物流园、高铁物流园等载体平台建设;推进直接为制造业和农副产品供应链服务的嵌入式物流、与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融合的供应链采购和仓配一体物流,提升以第四方综合物流服务为特征的供应链服务。

  三、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为重点,以绿色制造服务平台为支撑,推行绿色管理和认证,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一)深入推广清洁生产。实施钢铁冶金、制造等企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标准约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有序引导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发展,形成可推广的产业模式。加快提升重点园区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水平,推动化工、冶金产业向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转变。推动传统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建设一批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示范工程。

  (二)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针对冶炼渣及尘泥、化工废渣、尾矿、煤电固废等工业固体废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试点。推进产业绿色协同链接,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拓展不同产业固废协同、能源转换、废弃物再资源化等功能,创新工业行业间及与社会间的生态链接模式,支持优势钢铁企业等牵头成立大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中心,推进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加快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

  四、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

  大力提升商务服务、平台经济、电子商务等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两业”融合产业集群和示范载体,促进产业链协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持续推进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发展。

  提升金融服务业。增强金融服务业辐射力,提升多层次金融市场服务功能,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鼓励发展“商圈贷”“供应链融资”“个人信誉贷”等新型融资方式,发展证券、期货、创投、风投、天使投资等新型金融业态;建立金融生态体系,培育建设区域统一开放的金融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到2025年,全区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

  提升科技服务业。鼓励钢铁企业建立钢材服务中心,联合下游行业开发钢铁新材料和下游产品,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引领力,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产业,加速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建成全价值链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围绕短流程钢铁生产线建设,投资建设国家级实验室、院士工作站,重点研究中国“未来钢铁流程技术”的发展方向、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冶金高端装备制造,培育核心竞争力。引进国内氢能源研究方向高端人才,建设国家级氢能源研究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为氢能源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储备。

  提升商务服务业。推动创意设计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务设计等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品牌,打造区域创新设计中心。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战略管理咨询等服务机构,推进金融中介、财务管理、涉外法律、会计税务、资产评估、信息咨询等高端商务服务发展。加强会展场馆建设提升,依托雪野会展场馆、会展中心等会展平台,全力办好承办的各类大型展会,提高承接全国性和国际性大型展会的能力,打造国际会展名区和高端会议目的地。

  (二)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以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为核心,坚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理念,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全方位培育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全力打造“人产城”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科创研发、总部经济、航空运动、旅游休闲、会议经济等业态,着力打造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区。

  (三)促进产业创新融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以点带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耦合共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智能工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发展共享生产平台,鼓励资源富集企业面向社会开放产品开发、制造、物流配送等资源,提供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等服务,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信息、物料、资金、产品等配置流通效率,推动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消费信息交互和流程再造,形成高效协同、弹性安全、绿色可持续的智慧供应链网络。发展服务衍生制造,鼓励电商、研发设计、文化旅游等服务企业,发挥大数据、技术、渠道、创意等要素优势,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

  五、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

  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城建全产业链,提升工程质量和建筑品质。

  (一)做大做强产业实力。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计划,鼓励大型建筑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整合,打造一批更具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龙头建筑企业。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推进以CIM(城市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周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促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加快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达到50%。

  (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大力推进先进制造设备、智能设备及智慧工地相关装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提高建筑施工能力和水平。强化建设项目前期策划设计和施工现场管控,严格建材质量管理,加强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创新行业监管与服务模式,健全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与机制。强化建筑市场监管,完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实施更加有力的奖惩制度。

  专栏2    “十四五”时期重大产业项目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领域: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豪驰新能源汽车项目,汽车数字孪生小镇项目、凯傲(济南)叉车有限公司C2H项目高端汽车内外饰生产项目、高端汽车罩饰生产项目、高端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高端汽车进气道生产项目、朗进科技轨道交通空调系统智能制造项目、中关村信息谷创新示范基地项目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泰嘉不锈钢、华烨不锈钢制管项目、山东超电1亿安时轻型动力电池项目、1000吨碳纳米管及18000吨导电剂生产项目

  现代物流领域:莱芜鲁中物流产业园项目

  生物医药领域:莱芜健康产业园项目、医药产业园三期、山东宏济堂中药生产项目、全自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仪及配套试剂研发生产项目

  文化旅游领域: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陈列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项目、中华嬴秦文化产业园、齐长城一线五村文旅综合体、莱芜区文化产业园、泰山区抗日电影蜜蜂根据地纪念园、709文化产业园二期项目、智能印刷产业园二期、山东大美嬴泰文旅综合体、嬴丰非遗文化城

  科技服务领域:齐鲁交通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中软国际数智科技项目、德迈国际科技产业园项目

  六、优化产业生态

  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集群化,优化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一)培育高端前沿产业。顺应国内产业转型趋势和发展方向,结合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培育氢能源产业等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基础较好、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广阔的产业。全面融入济南氢能产业发展链条,立足钢铁行业副产氢资源优势和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重点布局氢气储运关键设备项目、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配套项目、绿色氢气制备及检测项目,开展氢能产业技术研发,超前布局加氢站点,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应用。建立精准扶持机制,重点突破量子科技、区块链、基因检测与治疗等产业,推进新型技术和新兴产品的研发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二)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主城区重点布局总部办公、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数字经济等高端产业业态,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各功能区聚焦主业,充分发挥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作用,一二三产业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空间布局紧凑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强化重点产业集聚区引领作用,推动镇域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的特色集群和块状高地。

  专栏3    重点产业集聚区

  主城区:商务区、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莱芜高新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不锈钢及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氢能源产业集聚区。

  雪野旅游区:科创研发产业集聚区、会展服务产业集聚区、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

  农业高新区:现代农业集聚区,农业精深加工集聚区,新能源商用汽车产业集聚区。

  (三)提升数字产业能级。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围绕公共卫生、工业生产、公共事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场景,以规模化应用需求带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5G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测试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智能交通、智慧能源为代表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大科技、产业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内首条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加大在人工智能、AR/VR、工业机器人等前沿产业的高端软件研发和应用,坚持数字赋能,建设教育工厂、智慧车间。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扶持一批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平台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创新资源,形成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品牌。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务服务、社会治理等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大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数字货币等创新应用。

   

  第五章    融入新发展格局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贯通。

  一、大力促进消费升级

  积极顺应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习惯的转变趋势,以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消费新生态体系,激发新消费需求,促进市场回暖和消费回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坚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加快实物消费、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培育壮大本土餐饮企业和品牌,加强莱芜老字号品牌创建,培育反映莱芜本土特色的老字号休闲购物街区及美食街区,引进承办特色商业活动,集聚时尚消费品牌,增强特色商业街区和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引导企业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新趋势,提高终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服务、节庆赛事、家政幼托等民生服务领域提质扩容,提升改造重点商圈、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民宿集群,鼓励发展体验经济、首发经济、时尚经济等新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完善青草河商业街和茂业天地功能,引进高端知名品牌,培育莱芜特色商业业态,构建宜游宜购的高端商业街区及商圈。

  (二)推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推进商贸设施改造提升和商业网点优化布局,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搭建对接平台,推动实体商业与电商、新媒体等合作,推广社交营销、直播卖货、云逛街等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电商直播基地,推介莱芜特色产品、老字号产品,打响优质莱芜地产品市场美誉度、影响力和占有率。推进医疗、教育新模式创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消费生态体系,扩大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兴消费,支持优质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参与本区中小学线上课程建设,办好“空中课堂”。推动传统便民服务提质增效,组织老字号依托电商平台开展专场直播、网上促销活动。

  (三)提升区域消费供给。落实省会经济圈战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服务业格局,推动跨地域跨行业商品市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快规划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消费市场网络,建立跨区域文化、体育、旅游休闲产业协调发展机制,统筹区域文化、体育、旅游休闲资源,加强创新融合,对接文化、体育、旅游休闲服务需求,培育壮大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和休疗养产业。推动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养老资源共享,引导发展居民异地养老模式。

  二、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扩大“四新经济”投资、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中的比重,保持投资稳健增长。

  (一)拓展投资空间。围绕促进生产和消费“双升级”,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投资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提高创新共享平台、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学设施等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补齐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医养健康、普惠教育、养老托幼等领域短板。谋划布局一批拓展区域发展纵深和战略空间的“两新一重”项目,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二)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力度,集中实施一批强基础、管长远、蓄后劲、增优势的重大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重点项目梯次推进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大资金、用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力度,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完善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机制。优化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完善分级管理和目标责任机制,强化信息采集、数据分析、进展监控、结果评价。健全投资项目监管执法体系,强化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和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审批,培育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市场。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试点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加强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鼓励保险资金等长久期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发展全过程和综合性投资咨询机构。

  三、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开放度。

  (一)推动外贸提质增效。营造“类海外”环境,完善国际化公共配套服务,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壮大外贸企业队伍,实施区级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壮大外贸龙头企业。开展“千企贸易帮扶成长计划”,鼓励中小微企业外向发展。推进贸易平台建设,支持“一达通、莱网”等外贸平台发展,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巩固农产品出口优势,提高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比重,加大重要原材料进口力度。利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工具,不断完善稳定外贸的政策措施。推进出口品牌体系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创建出口名牌,巩固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做好集中宣传和推广,打造莱芜区出口区域品牌。

  (二)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以发展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平台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大力培育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突出跨境电商发展,重点发展B2B、O2O电子商务,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改革试点带动服务贸易、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新全球服务资源配置方式。

   

  第六章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都市城区

   

  加快形成“一主两副三带多点”空间格局。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网格化、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一、打造“双轴三圈”描绘宜居城市新图景

  突出地域特色,彰显齐风鲁韵文化底蕴,实施“北融南延、东扩西连”战略,拓展空间,优化布局。以主城区两个主要出入口长勺路、凤凰路为主轴线,开展绿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生态自然、简洁大方、品质内涵、活力时尚的“城市风景双轴线”,展示莱芜区良好的对外城市形象。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核心支撑能力,推动城市品质化、功能现代化、业态高端化,按照功能布局“宜居圈”“宜业圈”“宜游圈”。

  (一)优化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品质优城”。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动老城区老商圈改造,实施东邹、孟公清、高家洼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雅鹿山片区二期、三期项目,大芹村城中村改造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创新城市更新政策和模式,支持开展现有住宅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等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和群众居住品质。推进老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开启老楼宇、老商圈改造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原则,重点实施外立面改造、内部提升、停车条件改善、亮灯工程、服务优化等项目,推动老楼宇、老商圈提升吸引力。加快供暖热源建设,促进热电联产健康发展,统筹推进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区内老旧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等。依托主城文化路-鲁中大街片区、莱芜高新区中心区两大片区,突出载体高端化、产业现代化、服务便利化,进一步提升产业层级和城市功能品质。强化主城商务区总部经济、金融商务、高端商业等功能,发挥城区重大设施密集配套、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的有利条件,高起点谋划城市对外服务功能,重点发展新型商业、现代金融、商务、旅游集散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商贸业转型、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职能,加快推进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休闲文旅中心和居住中心建设,打造现代商贸商务金融核心区,引领省会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融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能力,有效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

  强化对外交通。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绿色智慧的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国道、省道改扩建,进一步扩大路网容量,提高路网的网络化程度,全力推进济莱高铁、郭大铁路建设,推进鲁中高铁、滨临高铁的规划前期工作,逐步形成“七纵六横十三射”的对外骨干公路交通网络,提升集散公路的通达性和分担率。

  提升区域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构建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城市道路承载能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密和优化普通公交线路,中心城区公交站点实现500米全覆盖。打破城市公交与城乡客运界限,提高农村公交服务水平。

  改善城区交通。谋划建设“六横七纵一环”城区主次干道网络,改造主干路,畅通交通“大动脉”,完成城区内鲁中大街等6条主干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综合提升道路功能及周边环境;完善高铁站配套设施,建设济莱高铁莱芜北站连接线路网,完成凤凰路等4条道路北延工程和汇河大道东延工程;打通断头路,疏通公路交通“微循环”,完成鹿鸣路等5条断头路贯通工程,提升城市核心区辐射能力。加强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绿道步道互联互通。

  (三)完善城乡水务系统,实现“活水润城”。推进全区水文工作,提升水文现代化水平。实现水系联通,建设完善智慧供水保障平台系统,实现水源有保障、水质有保证、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网络体系。全力打造汶河、孝义河、青草河城市风貌带、龙马河经济隆起带和汇河自然景观带,加快调水入城进程,尽快实现水系联通。开展城市水环境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以提升城区“五河十沟”河道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通过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生态补水、绿化提升、河道亮化等工程,污水管网空白区、雨污混流彻底解决,污水收集能力显著提升,城市水系蓝线划定,河道梯次拦蓄,实现河畅、水清、景美、岸绿的城市水系生态系统。

  (四)推进绿化品质提升,实现“增绿靓城”。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对城市山体、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开展摸底调查,修订新版绿地系统规划。加快推进公园建设,利用规划绿地、闲置地等,推进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游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建设,新增公园游园20个,进一步增加城乡绿量,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完善绿道廊道网络体系,新建绿道廊道30公里,以山体绿道、水体廊道为引领,加强山体绿道、水体廊道与市政道路绿道的有机衔接,利用鲁中大街绿化建设,推进红石公园-莲河公园-青草河公园-红石公园的绿色健康步道建设,推进嘶马河、莲河、龙马河、青草河、红土河、孝义河、大汶河、鸭子沟水系绿廊建设,做到串点、连线、成网,逐步打造功能完善、衔接有序、连通便捷、惠及民生的绿色网络体系。大力实施公园、游园、广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健全综合服务功能,丰富绿化景观层次和色彩;开展主次干道、边坡绿化提质,提升景观品质。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智慧化水平,城市环境基本实现“推窗见景,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五)推进数字化治理,实现“精细管城”。实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构建城市大脑神经感知网络,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加强大数据分析挖掘,精准合理调配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化高效化。构建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和人口流动监测数据库,建设居住证办理数字化全国示范城区,提升人口管理服务效能。创新民生事项“就近办”模式,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8小时之外公共服务区”。建设完善宏观经济数据库和统计大数据应用系统,辅助宏观调控决策。搭建数字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诉求“全响应”的管理服务新形态。积极推动城市环卫和照明市场化运作,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文化路、鲁中大街综合治理,全面提高设施维护、市容环卫、照明亮化、立面秩序等管理水平,实现“一路一街一景”。深入推行垃圾分类,积极培育“一并两定五体系”分类新模式,大力推广智慧分类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专栏4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交通:全力推进济莱高铁、郭大铁路项目,推进鲁中高铁、滨临高铁的规划前期工作。推进国道G341、省道S330东延、S234快速化改造,加快济莱高速通道、城区大外环工程、莱芜-钢城有轨电车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规划建设。实施长勺南路、大桥路、鲁中大街、嬴牟西大街、凤城西大街、龙潭东大街升级改造,完成文化路、大桥路、香山路、凤凰路北延工程、汇河大道东延工程;完成鹿鸣路、鹏泉西大街、井冈山路、汶水大街、甘霖路、九龙山路断头路贯通工程。

  能源:建设莱芜孝义220kV输变电工程、莱芜孝义220kV变电站110kV送出工程、莱芜江水220kV输变电工程、莱芜江水220kV变电站110kV送出工程、莱芜胜利110kV输变电工程、莱芜云台110kV输变电工程。

  水利:雪野水库至大冶水库调水工程,城源水厂10万方扩容工程,城区内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大冶水库2万方水厂,羊里、寨里、杨庄供水主管网改造,苗山、和庄供水管网覆盖面延伸提升,马头山水库,嬴汶河、牟汶河等河道拦蓄工程;莲河、大汶河污水管网改造,鲁中大街、鹿鸣路、吕花园沟雨污分流,污水处理一厂、二厂与方下污水处理厂连通工程,大汶河湿地,“五沟十河”生态治理提升工程。

  城市管理:城市家具一体化综合保洁,城区老旧路灯管线和亮化景观环维修改造,山财大街、汶秀路、西秀大街、鹿鸣路、银河大街、武当山路等新建路灯照明设施,重点道路两侧建筑、桥梁、公园和绿化的夜景设施实施亮化提升

  二、塑强莱芜高新区打造工业主战场

  以国家级高新区为载体支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打造实业强区、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主阵地。

  (一)加快优化发展格局。按照产业布局更加清晰、主责主业更加聚焦、发展要素更加完善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明晰产业定位,发挥好国家级高新区金字招牌的示范带动效应,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瞄准国家一流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形成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先进材料产业园区、智能智造和医药化工产业园区的“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打造科技创新的引领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二)全力打造口镇新城。充分发挥好重工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生活区、安置区规划建设,为大规模的产业工人和周边群众提供吃、住、娱、教育、医疗、文化等全方位、高质量的城市配套。坚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理念,依托交通便捷、后备用地充裕的有利条件,强化与莱芜农高区、雪野旅游区及周边区域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与横向协同,重点围绕周边区域生产及生活配套需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全方位培育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全力打造“人产城”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城。

  (三)强化国家级园区引领作用。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不锈钢、生物医药、新信息等产业,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打造不锈钢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加快集聚集群发展,争取综合实力进入全国100强。推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中关村信息谷创新示范基地、盘古电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提升科创资源集聚度、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带动整体科技研发水平。

  三、塑强雪野旅游区打造服务科创主阵地

  充分发挥雪野生态、区位和交通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打造济南“南美”靓丽新名片。

  (一)强化生态保护发展绿色经济。抢抓雪野被列入“南山北水”绿色生态大走廊和济南“两河两湖”新格局的机遇,对标省内外一流功能区,以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重新编制雪野风景名胜区规划、雪野旅游区总体规划,着力解决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名胜区重叠、冲突的问题。以雪野湖为中心,重点打造雪野养生休闲度假小镇、卧云埔古村落、九龙大峡谷、房干生态氧吧等旅游品牌,高品质规划北部山区旅游通道,全力打造济南市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发展精品民宿,启动实施通天河、恒大南湾、文昌广场、坝身西侧等7处重要旅游节点提升工程。

  (二)培育高端产业业态,全力打造雪野新城。合理布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等设施,做好酒店提升、会场服务、环境打造、产业谋划等工作,推进路网相连,放大“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和“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永久举办地效应,精心打造济南“城市会客厅”。发展总部经济,壮大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集科技教育、文化旅游、通用航空、会议会展、养生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和高端服务业基地。

  (三)加快构建科创新基地。借力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大招引力度,促进重点科研院所、重大科技装备等落地。重点打造产研院创新平台和未来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和区域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加强与莱芜高新区先进制造业协同联动,产研结合,促进创新成果就近转移转化,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园区共建。

  四、塑强农业高新区打造现代农业主平台

  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高区等平台辐射带动作用,立足“农”,聚焦“高”和“新”,以园区化、工业化、智能化、融合化理念发展高端、高效、高值农业,引领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设科技研发平台,在姜蒜种植示范和关键技术重点突破。统筹推动农业方面的人才、技术、科教等资源向农高区集中,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建设农业科技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依托现有产业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完善“四园两基地”等发展载体,重点培育万兴等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姜老大”“裕华源”“卖姜翁”等知名品牌的影响力,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新六产”。引进智慧农业项目,积极探索农业智慧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支持农高区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以现有自然资源禀赋为依托,突出“农”“高”特色,深挖农耕文化,在农高区全域建设集标准种植+休闲观光+文旅康养+农副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打造“济南菜园、泰山田园”,成为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试验区。

  五、以“三带”“多点”形成辐射带动区

  “三带”,即推动汶河、孝义河、青草河城市风貌带和龙马河经济隆起带、汇河自然景观带紧密衔接、联动发展。集聚发展要素,强化产业协同,促进联动发展。统筹片区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强化片区级中心建设,推动公共服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与城市核心区、高铁站区对接,不断提升对莱芜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扩大莱芜区经济腹地,夯实建设核心的区域基础。“多点”,即明晰街镇功能定位,引导中心镇增强功能、辐射周边,推动一般街镇精致建设、特色发展,形成定位清晰、分工互动、协调有序的发展格局。

   

  第七章    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一)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6万亩。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推进绿色增产、品质提升模式,培育扶持生产、加工、销售相融合的粮食产业化企业,促进规模生产大户逐步实现产业化。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品种品牌协同、集约集成配套,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实施经济作物提质增效工程。以雪野街道、大王庄镇、茶业口镇、和庄镇等为主,积极发展板栗、樱桃、蜜桃等产业,形成一批特色林果优势区。以高庄街道、方下街道、牛泉镇等为主,积极发展高效精细蔬菜产业,以张家洼街道、高庄街道和方下街道以主,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到2025年创建35个蔬菜标准园,培植蔬菜配送基地6个、新建蔬菜直销店10个,力争蔬菜规模化基地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打造5个特色精品农业田园综合体,形成区域带动效应。扶持发展蔬菜、水果、茶叶加工骨干企业,重点发展产地加工和商品化处理,配套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冷链体系和流通体系。

  (二)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集聚带动产业增值的理念,到2025年,培植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区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实施农产品加工交易载体工程。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农高区食品健康产业园为中心,着力招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建成集加工、冷链仓储、电商交易、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食品加工园区,着力打造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中国健康食品谷”,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重点加快中西部姜蒜加工储运板块、官寺商场、嘶马河农产品市场、姚家岭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蔬菜生产加工集散中心建设。

  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建设完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应用平台,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提升到60%以上。重点建设1-2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广水果、茶叶、蔬菜、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无公害管理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重点抓好主要农作物大面积病虫害防控,逐步实现重点地区、主要品种全覆盖,确保主要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推进农业科学抗灾减灾。

  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实现大宗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60%。在口镇街道、羊里街道、方下街道、寨里镇、杨庄镇等大蒜主产区,大蒜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在大王庄镇、寨里镇、杨庄镇等生姜主产区,生姜生产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在茶叶、林果、中草药、大棚蔬菜生产上积极试验示范机械化作业,出台地方性鼓励政策,发展高效、精准、智能农机装备。

  实施节水灌溉产业培优工程。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关内容,抢抓市场机遇,培育壮大节水灌溉企业规模,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节水灌溉研发、产品质量提升,做大做强节水产业,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实施中草药种植业发展壮大工程。发挥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作用,依托订单经济、“一药多用”等方式,打通中药材销售渠道,最大限度挖掘中药材本身价值,让中药材成为区域内重要的富民产业。注重中草药种植“轮作休耕”,确保中草药种植产业稳定性和长期性发展。依托白花丹参种植基地,推动中医药全链条发展。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全力发展道地药材,加大中医中药行业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中药工业,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并根据自身能力适度延长中药材产业链,确保中药材产业长期稳定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服务期盼。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制定完善覆盖农业主导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构建农业生产标准体系。

  实施种植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围绕莱芜姜、“山楂之恋”等品牌的打造,强化特色种植业精细化管理意识,加大“三辣一麻”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推广“特色品种+规模化+科学种植”产业发展模式,强化播种、施肥、收割等过程现代化管理,提升特色种植业品质质量。探索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全面发展智慧农业、富碳农业等高端农业科技,建设农业先行先试模范区,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到2025年,建立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30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280个,生姜、大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标准化达到60%以上。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农产品达到上市农产品的30%以上。

<

上一篇:北附山海湾幼儿园举行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文化小使者尽显国际范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变革,小霸王1亿投身K12同步教育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