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硅谷”拔节生长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9月10日,在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在检测土壤标本。 本报记者 刘坤摄本报记者 陈艳 刘坤 王晨曦这里,掌握了全球领先的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使这个“小麦癌症”在全国的发病面积降低51%,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这里,攻克了黄土高原修复这一世界难题,为黄河泥沙量降低80%、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这里,聚集了7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12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累计为旱区输送农业专业人才30余万人……这里,就是中国农科城杨凌。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如今,杨凌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勇立现代农业发展潮头。9月1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智能温室中,10层的超大型植物生长架引人注目,番茄、奶油生菜等长势喜人。在科技赋能之下,这里的蔬菜产量能达到传统种植的50倍。“这里蔬菜生长完全不受自然条件制约,我们用人工光代替自然光,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另外,这里的蔬菜生长时间相比传统大田种植,能缩短三分之一。”杨凌农科集团商业运营公司总经理李猛说。该示范园的技术与模式,正加速“走出去”。当前,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集成1100多种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对上合组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设施农业,均可起到示范培训带动作用。李猛介绍,“科技引领、企业主体、多方协同、政府推动”的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已推广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园区推广传播110多个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辐射面积超过3000万亩。在杨凌菲格无花果庄园,中国紫果、斯特拉等品种的果子挂满枝头,让人眼花缭乱。该庄园占地600亩,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无花果作为主导产业的集观光、休闲、度假、示范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园。“我们目前种植的无花果品种超过20个,自主研发了包含连栋大棚、新型日光棚、棉被拱棚等设施的种植体系。凭借现代智慧农业技术,我们通过小程序就能控制大棚天窗的开关,棚内传感器实时检测湿度、温度等数据,超出范围就能预警。”杨凌菲格无花果庄园负责人方瑜说。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无花果庄园模式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条路径。“庄园的发展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具备生产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年产翻倍等特点,将引领无花果产业成为新一代见效快、收益高的农业综合项目。”方瑜说,他们正加快推进无花果产业标准化与国际化。土壤是生命之基,耕地是生存之本。9月10日,采访团走进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表层样品和土壤剖面样品制备数据录入。该中心由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中国农科院、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建设,致力于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的源头性创新,开展高标准农田、耕地土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我们采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固沙造田技术,通过往沙土里添加富含黏土矿物的砒砂岩,实现对风沙土的治理。针对玉米、土豆等不同作物生长特点,我们采用不同比例进行配比,研发出具有针对性的配方,在榆林推广应用效果良好。”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总工程师罗林涛说。近年来,聚焦旱区农业发展需求,杨凌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加速涌现。作物育种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西农979”连续10年列入黄淮麦区主推品种。玉米新品种“陕单609”单产超过1400公斤,刷新了全国玉米高产栽培纪录。“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等苹果新品种助推黄土高原苹果产业更新换代。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介绍,26年来,杨凌示范区按照“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定位,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先行之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举报/反馈

上一篇:自学考试怎么选择专业?
下一篇:潮声丨中本贯通再观察:曾经几家欢乐几家愁,升学后有人获奖有人挂科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