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师说 | 刘方猛:“换赛道”叩开气体传感器世界之门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第二季:研行

  研学之路 行者无疆

  

  年

  师说

  开篇语

  盛夏未央,你如约登场。此时,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是“绣面芙蓉一笑开”的花前浪漫,还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豪情?

  值此开学及教师节之际,由校党委宣传部与研究生工作部共同精心定制的系列访谈栏目《青年师说》第二季:研行,一定是你“吉大之旅”最好的伴手礼。

  古老的话题,重焕青春的新彩,滚烫的文字背后,是美好的期盼。它既“一以贯之”,又“和而不同”。这期栏目以历届110名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中涌现出的12位代表性学子为蓝本,撷英采华,生动记述了他们治学科研、教书育人、回馈社会的人生故事,彰显了吉大学子在专业领域潜心开拓、笃行不怠,在各行各业挺膺担当、勇立潮头的卓越风采。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当你走进吉大,梦想已在此扬帆起航,吉大的沃土,时空的绵长,皆能铺展出一幅幅壮丽画卷。

  研学之路,行者无彊。吉大的故事永相传续,你奔跑的姿态,一定会续写进吉大的荣光。锦瑟华年何畏迎风闯荡,凌绝顶,同徜徉!

  刘方猛

  “换赛道”叩开气体传感器世界之门

  初夏时节,雨后的吉大校园,空气中散发着泥土芳香。中心校区唐敖庆楼D区五楼办公室,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方猛,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工作。

  从化学专业的本、硕到电子专业的博士,从学生到教师,从学校的十佳研究生到国家级青年人才,他踏实勤奋,一心扑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矢志不渝,带领团队叩开了气体传感器世界之门。

  刘方猛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吉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电子信息前沿青年学者出版工程、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等。

  2012年硕士毕业后,刘方猛并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回到山东老家的企业工作。他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化学专业,临近毕业时,像很多学生一样比较迷茫,在工作和读博之间没有想清楚如何抉择。由于硕士阶段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刘方猛对于继续读博缺乏自信。工作的一年也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光,严酷的社会现实不得不让刘方猛重新思考人生,当他意识到工作状况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时,决定报考博士研究生继续学习。2013年6月,刘方猛来到长春,由于要保障日常生活的开销,他开始了边在辅导机构兼职边备考的日子。

  非常遗憾的是,他在所报考专业面试中落选,意味着当年的“上学梦”破灭。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如果选择继续再考一年博士,年龄、生活和家庭都会面临巨大压力;如果选择放弃,再找份差不多的工作,又心有不甘。在他迷茫绝望之时,一个有意录取他的电话,如黑夜中一点萤火,让他看到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那天,刘方猛正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闲逛,接到了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卢革宇老师打来的电话,希望他可以参加面试。忐忑与惊喜让刘方猛经过再三确认后,抱着最后的一丝期待跑到了卢革宇老师办公室。经过紧张的面试,最终刘方猛幸运地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回忆起这次特殊的经历,刘方猛经常调侃“自己是被卢老师‘捡来的学生”。

  从此,他的研究方向从化学转变为电子,他的命运也从迷茫走向坚定。他在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在环境监测和呼气检测用全固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因为珍惜,所以笃行。天道酬勤,刘方猛在博士期间,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工作中。通过学习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课程,解决了化学向电子专业方向转型中所面临的知识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卢革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突破常规思维方式,培养更加开放的科学研究思维模式。博士三年的学习和成长使他终身受益,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科研生活也成为了他个人学习生活中最灿烂动人的篇章。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方猛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2017年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也是其所在课题组第一个十佳博士研究生,荣誉背后离不开导师的言传身教。在刘方猛心中,卢革宇老师为他树立了标杆,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为人、为学和为事上都给了最好的指导。卢革宇老师以厚重的人格、博大的胸怀、严谨的态度以及勤勉的精神学为人师、身为示范。卢老师慎思明辨、诲人不倦的学术精神、宽广渊博的学识以及国际化的视野深深影响了刘方猛。

  荣誉对刘方猛来说,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传承。不仅是对刘方猛博士期间科研成绩的肯定,更寄托着学校的殷切期望和鼓舞,使他更加自信和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博士毕业后,他入选了吉林大学“金种子”人才计划留校任教,如愿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十佳博士研究生”的那份荣誉始终激励着他要尽职尽责地把研究生培养好,将这种奋斗精神传承给更多的学生。让刘方猛感到欣慰的是,他协助指导的学生杨子杰在2022年获得了吉林大学十佳博士研究生。尽管时隔多年,每当有人和刘方猛提起“十佳研究生”这个事,他灿烂的笑容依旧充满少年感,仿佛又重回学生时代。

   自工作以来,刘方猛一直秉承吉林大学的优良传统,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认真尽职尽责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发展前沿,潜心从事新型气体传感器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六年来,刘方猛入选了吉林大学励新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精英阶段)、培英工程计划、优青/杰青培育计划、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A岗,获得吉林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二等奖。他说,相比于其他行业更喜欢在大学当老师,教师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教书育人使命过程中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其他工作代替不了的。

  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蒋理眼中,刘方猛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刘方猛在科研上对他最大的帮助是科研方法的传授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在蒋理开展科研课题的过程中,刘方猛一直亲自指导,结合自己的经验,带着问题去引导学生们开展实验。每天都会与学生们探讨实验进展并给出指引方向。在蒋理看来,刘方猛的勤奋认真感染着课题组里的每一个人,小组的所有人都勤奋踏实,这与他的榜样力量密不可分。而在生活中,刘方猛又像是朋友,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刘方猛始终觉得,当一名好老师,仁爱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性格、教育经历、个人理想等都不一样,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去关心、爱护他们。”

   “身为老师,把学生们领进学术的大门。在几年的学习中,不断给他们传授科研技能,当他们走出校园,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前程,我会很欣慰!”这是教师这份职业带给刘方猛的幸福感。

  科研没有捷径,贵在认真、专注、持之以恒!对于即将入学的研究生们,他建议同学们要珍惜学习时光,实在做人,踏实做事。做研究要重创新,下笨功夫,勤奋科研,功到自然成!

  统筹 | 刘 飒

  文字 | 刘白一

  图片 | 受访者

  视频 | 范思弟 受访者

  编校 | 潘 懿

  审核 | 韩 帅

  1.师道传承 匠心育人——校长张希在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致辞

  2.青年师说 | 高超:平常心 异常思

  3.吉林大学召开2023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

  原标题:《青年师说 | 刘方猛:“换赛道”叩开气体传感器世界之门》

  阅读原文

上一篇:上海青浦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
下一篇:校企合作育人实现学技能和稳就业无缝对接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