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百廿光阴,连万里通途!驰骋127载,今日共祝北京交大生日快乐!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9-16
手机版

  六百年风雨,三千里京华,在北京这座历史深厚的心脏城市中,坐落着一座磅礴庄严、知行致远的百廿学府——北京交通大学。从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烟云中走来,这座与祖国共沉浮的巍巍泮宫,也在今天迎来了建校127周年华诞。今年也是学校最早启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以及“知行”校训100周年。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沿着岁月的轨道寻访,在历史车轮留下的点点印记中,一起探寻北交大“交融世界,通达古今”的双甲风云。

  有一种运输力量,它的成长被视为国家工业强大的有力象征,这就是铁路。两个世纪前,当那气势磅礴的黑色机器开始奔驰于城市之间,人类社会的齿轮也随着它的轮毂而转动,铁路以它特有的沉着和稳健,带领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

  从二十世纪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高速列车运行数量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高铁技术体系最全、运营场景和管理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中国铁路写下了从“追赶”到“领跑”的恢弘史诗,而在这部鸿篇巨制中,有一个名字始终闪耀着熠熠光辉,那就是北京交通大学。

  走入北交大校园,思源楼北的百年国槐下,镌刻着“知行”校训的石碑静静伫立于此。从1923年首见于毕业生纪念册到百年后的今天,短短两个字,见证了北京交通大学“知国家所需,行远自迩”的慷慨征程。

  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北京交通大学的历史可以上溯至1896年,在“收回路权”“实业救国”的使命召唤下,曾鲲化先生一纸上书,促成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创立。由此中国近代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应运而生,为中国铁路管理与电信教育肇始点亮了科学之光。

  师生同甘苦,只为一中国。位居中国近代创建最早的高等学府之列,北京交通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清末“培养中国自己的铁路管理人才”的呐喊声中诞生;在抗日烽火中几经分合动荡,传承杏坛星火;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茅以升任第一任校长……从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到北方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学校始终坚守治学育人之本,一代代交大人以根植于血脉的思源之情、报国之志,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951年毛泽东主席会见茅以升校长(左) 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北方交通大学”校名(右)

  中国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创始人刘瀚,中国铁路第一个进路式继电集中联锁装置设计者汪禧成,中国第一辆自主设计完成的大马力客货两用蒸汽机车设计者应尚才,“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郑振铎,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中国铁路运输学科首创者和奠基人金士宣,中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奠基人之一王竹亭,中国第一台可编程数字滤波器样板机设计者杜锡钰,运输经济学创立者许庆斌……穆穆兮大师月涌,灿灿兮才子辈出,红果园内,无数创下中国“第一”的科技先驱,都曾在此留下求知治学的身影。一代代北交大人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点燃了学校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炬。

  走入新世纪,学校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弦歌不辍,再奏新声。近年来,北交大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走特色发展之路,积累了丰厚的办学实力,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学校也在此过程中攀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1994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8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2015年,威海校区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

  2019年,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共建北京交通大学的意见,标志着学校获交通运输部共建支持;

  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双一流”建设;

  ……

  世纪长歌,双甲史诗,循着无言铁轨回望,127年前,北交大出发时鸣响的那声嘹亮汽笛依然清晰可闻。从厚重沧桑的蒸汽车头,到如今风驰电掣的“子弹头”,时代的列车呼啸而前,北交大也在一次次“提速”中,书写了一篇篇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齐奋进的动人礼赞。

  横跨广袤河山,将繁华都市与壮美山川相连接,这就是铁路。不仅能在平原上纵横交错,亦有轨道穿越条条天堑、层层险阻,架起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百余年前,中国第一条自建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将重重险关峻岭,化作了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通途;百余年弹指而过,世界上第一条智能化高速铁路——京张高铁也已满载着新的骄傲,正式开通运营。

  京张高铁与京张铁路交汇的青龙桥车站 图源:中国铁路

  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从打破“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质疑的“争气路”,到引领全球智能高铁的“先行路”,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亚洲最大的山岭地下火车站,清华园隧道智能建造系统,牵引供电智能化建设,京张高铁轨道建设……在“天佑精神”的指引下,北交大团队也在京张高铁的建设过程中,以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缔造了创下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的成果,这段跨越百年的交汇,亦在描画着交大人生生不息的世纪传承——

  交通强国、教育兴国,一百二十余载光阴飞逝,一代代交大人始终坚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新中国铁路干线建设中,交大人肩挑手扛,把“到铁路建设一线去建功立业”作为人生追求;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交大学子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铁路大提速、青藏铁路通车、大秦线重载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高铁“走出去”等一个个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历史进程中,交大团队屡建功勋……从雪域高原到沧海之滨,许多我国重大铁路工程建设和铁路急需攻克的重大课题中,都凝聚着交大人的心血与汗水。而这跨越天堑、连万里通途的求索之志,还在交大人的推动下,延伸到了更多领域之中。

  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可用于航天导航技术的“保偏单模光纤”、第一台IPv6路由器、第一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列控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创建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技术体系,研发了国内首套全自动无人驾驶(FAO)系统,应用于国门线——大兴机场线;攻克高性能磁性液体制备与密封技术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彻底扭转了我国相关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创建轨道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和轨道变形识别预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构建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形成了我国海底隧道暗挖法建造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处于当今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研发国际领先的新一代智慧型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多模式储能系统,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电池管理系统(BMS)产业化;……

  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的问世,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累累科研硕果的背后,是交大人在科学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与跋涉。支撑着这足迹横贯险峰、蹚平天堑的,正是学校积淀百余年的雄厚学科底蕴。

  作为国家级平台“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单位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依托“智慧交通”国家一流学科、近8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学科培养体系,学校强劲的学科实力不仅闻名于海内,更享誉于国际——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10%(A类),其中系统科学学科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A+);

  高质量完成“双一流”首轮建设任务“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系统科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6个学科入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连续蝉联全国第一;

  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学科4次排名世界第一;

  1个学科领域和8个学科进入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8个学科进入ESI前1%,工程学保持ESI前1‰(截至2023年7月);

  ……

  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像

  百年砥砺,越岭穿山,从岁月流光中的沧桑影像,到如今风采卓然的巍巍学府,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正自北京交通大学积蓄百余载的深厚底蕴中蓬勃而出。走入校门,矗立于校园中央的詹天佑先生塑像,见证了学校的创新硕果、学科繁荣,也陪伴着一代代青葱学子成长为栋梁之才。而在未来,它还将继续激励新一代交大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纵横万里,带着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血液”穿越国与国的边境,这就是铁路。无论是中欧班列架起新兴的铁道“丝绸之路”,还是中国高铁“国家名片”获得世界认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正不断加快,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蒙内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随着中国铁路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一批批交大人也将自己的足迹与身影铭刻于五洲四海。

  2019年7月,一列名为“非洲之傲”的列车从印度洋畔的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出发,途经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成功抵达大西洋沿岸的安哥拉港口城市洛比托。依托于中国政府援建的坦赞铁路与重修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成形。而在这条非洲版“两洋铁路”的轨道上,同样有交大人以心血与汗水烙下的鲜明印记——从20世纪70年代起,学校就已承担起援建坦赞铁路的重大任务,从人员培训到现场教学,为这条铁路线培养出了首批人才。

  “天地交而万物通”,作为有着百年铁路情结的行业特色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在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北交大也将合作交流的足迹延伸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从蒙内铁路上的管理骨干,到雅万高铁上的尖端成果,学校已与33个沿线国家的72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把越来越多的精彩故事书写于世界轨道之上。

  在第十一届“金马车”国际交通运输奖颁奖典礼上,北交作为唯一高校及唯一中国单位被授予交通运输杰出贡献奖

  与5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70余所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的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牵头成立中美、中俄、中英和中印尼高铁研究中心、“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UIC高速铁路高校联盟,加入国际铁路联盟(UIC)、国际铁路合作组织(OSJD)和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紧密围绕服务国家需求和事业发展需要,学校已形成了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境外办学、人文交流、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开放办学新格局。

  “知国家所需,行远自迩”,秉承“知行”校训,一条具有交大特色的交流合作之路正越拓越宽;而在聚焦于国家战略需求的过程中,交大学子同样走出了一条宽阔的就业之路。

  传承“爱路报国”基因,北交大始终坚持引导毕业生走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近五年中,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常年居于高位,本科生稳定在95%,研究生稳定在98%。其中,到国家铁路集团就业达1511人;到国家铁路集团、城市轨道交通、中国铁建等轨道交通行业就业达3812人;到中国500强企业就业达9066人,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达7634人,合计占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60%。

  同样在这五年里,2459名交大学子投身西部,1873名交大学子进入到国家基层项目、地方选调生等基层单位。他们之中,先后涌现出了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的2012届校友扎西顿珠,被推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候选人的2014届校友谢飞,获评2021年度北京高校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的2018届校友张旭,被光明日报头版刊登来信的2017届广西选调生王启峰……从铁路一线、基层一线,到教学一线、科研一线,交大人正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中尽显风采。

  山河千里,光阴百代,红果园里四季更迭百余次,数不尽的灼灼桃李从此处播洒向了大江南北、五洲四海。点点火光汇成星河,他们将奋斗的汗水挥洒在各行各业,也让北交大之名传遍了异域山川。

  跨越漫漫时光,沧桑积淀成其厚重;横越重重险阻,风霜磨砺成其坚毅;飞越迢迢天涯,遥远跋涉成其广博,从岁月尽头一路走来,这段长达127年的“轨道”,已在历史车轮滚滚而前的过程中,刻满了辉煌印记。百廿峥嵘,大道如砥,秉承“知行”校训,肩负新的使命,北交大正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今天,正值北京交通大学建校127周年华诞,就让我们一起为亲爱的北交大献上祝福,愿你生日快乐、桃李长青!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官网/官微、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官微、微言教育、人民铁道、中国铁路、中铁二十局、求是手机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网、北京青年报北青网、软科等

  举报/反馈

上一篇:北京中小学生将迎开学第一天,不同时期开学第一天都是怎样度过的?
下一篇:因为老师一句话,武大两名本科生登上《科学》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