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未来发展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场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价值,将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放在主要方面,努力使思政理论与专业课程同步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就表明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作为必修课,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持续地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磨练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与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现实目的相吻合。因此,将思政课和体育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以思政建设意义和优势作为支撑点

  学校体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它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干课程,是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新时代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及推动“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而民族体育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高校的体育课对发扬与继承体育传统,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职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可以实现以人为本、体育人文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更好地将高职学校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所以,在高职学校中进行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可以使他们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可以充分地利用体育的进取精神,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例如,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技术,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气氛更加活跃,情绪也更加轻松,所以他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在运动技术上也能够得心应手。与此同时,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的认识,在构建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去,引导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平竞争等精神,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维护好的价值观念,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最终达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高质量人才的目的。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其目标不在于把学生变成具有一定运动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而在于把他们变成能够在新形势下全面发展的人才。其目标是让学员们在不断增强体能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个人道德、人品的培养持续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朝着一个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对思想政治进行健全的教育,对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彰显出自己的高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对体育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团队凝聚力,激发社会正能量。

  高职公共体育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建议与策略

  解决主要矛盾,突出主要作用。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课程自身的优势需要格外展现。因为,体育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启迪智慧、修养身心的作用,它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特别是在强健身体和精神等各方面都有着无可取代的优点。因此,要想构建一个好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就必须要将它作为一个主渠道和主桥梁,将它的主要优势发挥出来,同时要将主要矛盾都解决掉。体育课程利用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对学习对象的意志进行锤炼,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体育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出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和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出体育课程教学的强身健体的功能。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的团结,更好的发挥出他们的集体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遵纪守法、顽强拼搏的个性魅力,这就是体育课程对他们性格的塑造,还可以发挥出显著的育人价值和引导作用。不仅如此,在进行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时,一定要充分发挥体育和政治课程所具有的思想引领作用,唯有如此,才可以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作用和动力,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的目标。

  提高教育工作者个人素质和团队素养。在高职学校中,体育教师起着引导的角色,在“课程思政”的精神效应方面,体育教师有着无可取代的优越性,它的教学目的是否能够实现,与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作为体育活动的资源组织者和学生的引导者,高职体育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为社会、为学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大学生。要想增强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教育意识,就必须在下面的训练中进行。

  首先,要加强对知识的大力宣传和普及,使广大的体育老师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价值与意义,从观念到行动,都要把“立德树人”这一基本目标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务部门也要加大对体育教师的组织培养力度,通过报告、专题会议等各种方式,让体育教师增强对国家课程思政政策的理解,并对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对课程思政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后,再根据体育课程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的教学计划。

  其次,要求体育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体育老师不仅要强调技术的传授,更要做到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的指导,才能使体育老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的晋升机制和考评机制,让体育教师进行再教育,认真学习、认同课程思政的育人思想,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要合理的设置目标,进行教学研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让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并行不悖。

  体育课程教学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加强体育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育人的融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在体育课程的优势,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等优良精神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黄河,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

上一篇:泰康人寿巴州中支被罚 培训课件与条款责任表述不一致
下一篇:煤炭、有色等公司上半年业绩显韧性 “煤飞色舞”行情有望持续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