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7名护士获第49届南丁格尔奖 系本届获奖人数最多国家!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第49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

  9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我国有7名护理工作者

  获得南丁格尔奖章

  是本届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

  7名获奖者分别是谁?

  跟小编一起去看看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陈静

  上海长征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兼血透室护士长

  陈静30多年来始终扎根临床护理一线首批赴武汉抗疫先后奋战在汉口医院和火神山医院ICU病区图片她率先在国内开展24小时血液透析服务所在科室始终达到血透患者5年存活率77.3%10年存活率40.5%的国际水平创造了透析患者至今存活34年的生命奇迹图片她还先后主动请缨参加援西非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和谐使命-2018、2022”等国际化军事卫勤任务带头冲锋在使命任务第一线向世界展示中国军医的风采

  图片邢少云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麻风病区护士长

  1995年,20岁的邢少云以当届总分第五的成绩分到了海南省规模最大的麻风病院工作4个病区分散在偏僻荒凉的山坡上从第一病区走到第四病区要走差不多1个小时由于工作性质麻风病院区的护士极不稳定甚至一度招不到“我有选择权,可这里的患者没有,如果大家都不做麻风病病区的护士,谁来护理这些麻风病休养员?”邢少云说就这样一待就是28年多年来,邢少云和团队不懈钻研在全国麻风病区中率先应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MEBO清创术和再生医疗技术治疗麻风溃疡并总结出一套对麻风溃疡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创面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麻风足底溃疡的截肢率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病痛图片刘小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科原科护士长

  刘小娟是名护理事业的“老兵”始终冲在一线2003年SARS疫情席卷北京她主动请缨带队前往定点医院支援历时一个月救治100余名SARS危重症病人疫情结束她所奋战的病区创下收治百余病人而无一例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新冠疫情暴发后她第一个向医院申请出征随北京市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在65个日夜里53岁的她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同奋战使100多名危重症患者康复出院退休后的她常说的三句话“退而不休”“我来、我去”“我能行”并于2021年加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带领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900余支志愿护理服务队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上门护理服务继续在护理事业上发光发热图片甘秀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兼血透室护士长

  甘秀妮从事护理工作41年来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应急救灾现场1985年,刚参加工作3年的她在重庆大溪沟发生爆炸事故后20分钟内赶到现场冒着再次发生爆炸的风险参与救援转运了30多位患者到医院2003年非典,她冲在第一线筹建医院隔离病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是第一批国家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2020年新冠疫情她先后4次逆行在湖北、上海、重庆三地的新冠定点救治医院及方舱医院奋战132天2010年,她提出了“全人、全程、全心”的护理理念先后引入6S管理、个案管理品质管理工具(QCC)等并致力于危重患者全病程管理临床实践研究构建的“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帮助形成了中国第一部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的团体标准(标准号T/CNAS 04-2019)改善了ICU患者身体约束临床护理实践作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长和红十字会副会长她经常组织志愿者团队到养老院、城乡社区为居民开展送医送药和义诊服还带头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号召120余名医护人员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愿以此生报护理,做人民的好护士!”甘秀妮表示这是她矢志不渝的志向图片赵雪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赵雪红把自己当作一名和平时期的“战士”

  长期奋战在急危重症一线

  SARS、汶川地震

  H1N1甲流、人感染H7N9禽流感

  西非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

  新冠疫情

  ……

  第一时间前线奋战总有她的身影

  2011年她主持开发了“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用于快速筛查高危患者彻底改变了传统经验分诊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实现了分诊工作的同质化和标准化目前,该系统已在数十家综合医院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群体伤、群体中毒急诊分诊模型先后在各类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也是微笑明天医疗委员会的一员一次次跟随医疗队深入祖国中西部远赴印度等国帮助低收入家庭已累计护理国内外唇腭裂患儿800余人次“做公益对我来说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赵雪红表示做公益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图片蒋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

  蒋艳投身医疗卫生工作27年长期致力于灾害护理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参加2008年汶川大地震2020年非洲疫情等医疗救援创新性采用以氧合指数为导向的早期长时俯卧位通气联合氧呼吸支持技术与阶梯式新冠患者营养管理模式解决俯卧位通气与肺康复肠内营养冲突的问题1992年,读中专的蒋艳发现

  身边很多医生都是本科学历

  “护理专业在发展,我也要提升学历。

  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就能为病人做更多的事,

  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凭着这“一股劲”

  她从中专一路考到护理学博士

  2022年12月,她在全国首创护理住院总

  “1+2+4+X”人力配置模式

  让有ICU经历的护士长或护理组长

  指导非ICU病房重症患者的护理

  保证重症患者的

  安全和护理质量一系列管理措施

  她还总结出“四轨五阶梯”

  华西护士职业生涯路径

  “我们要让每个护士看到,

  护士有多条发展路径、有多种潜能,

  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一步步抵达。”

  图片张颖惠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张颖惠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始终扑在一线疫情来袭她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爱琢磨带着同事不断创新护理技术探索危重患者查房模式构建护理质控体系永远把患者放在心头为解决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问题张颖惠探索开展了山西省首例机械通气患者三腔营养管盲插技术为解决复杂、危重及大手术患者涉及多学科护理的问题她创造性探索“床旁一小时”查房模式提升了患者救治成功率她还与同事们探索构建三级质控体系形成以日常监管、过程质控终末评价为主导的日巡查月督导、季质控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干护理工作,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这是张颖惠最常说的一句话

  把自己当做病人、当做病人家属

  与他们同频共振

  “如果有人问我,

  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护士,

  我想那就是——走到患者床旁,

  近点,再近一点。”

  张颖惠说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祝贺她们!致敬她们!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综合自海医大发布、兜医圈儿、北京老干部、朝阳医院、上游新闻、微笑明天、川观新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

  举报/反馈

上一篇:法官大讲堂|南阳中院开展建工类案件培训暨裁审衔接交流会
下一篇:2023年潍坊最美教师优秀事迹展示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