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两所高校官宣,获教育部一重要科技奖!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7-16
手机版

  近日,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证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是由教育部设立的用以鼓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等学校的教师、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组织的奖项,是仅次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的重要科技奖项。其评审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由全国同行专家审议选定,竞争激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设有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其中,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分别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徐流杰教授牵头完成的“结构功能一体化钨合金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该校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的空白。

  河南科技大学为该项目第一完成单位,项目团队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长期致力于难熔金属产业链高端材料的基础理论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本项目针对钨合金力学性能和功能性能不匹配的问题,突破了材料设计、成型和加工关键技术瓶颈,发明了结构功能一体化系列钨合金,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提升了我国高端钨合金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张锐教授牵头完成的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学校首次牵头获得该类奖项。

  高性能陶瓷粉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料之一,高性能陶瓷粉体的市场长期被发达国家所占据,对我国严格封锁。现有陶瓷粉体制备方法不同程度存在合成温度高、时间长、能耗高、环境污染、粉体性能差等问题。该项目围绕国家工业对陶瓷粉体原料性能提升与制备工艺节能降耗的重大需求,专注绿色制备技术的研发,探明了绿色制备技术中加热独有的特殊现象及热量产生过程,率先开发出难合成碳化物、氧化物和功能复合粉体的绿色高效合成技术,突破了温度场下物质反应过程调控技术难题,解决了现有陶瓷粉体制备合成温度高、形貌控制难、成分精度差等制备技术瓶颈,相应技术在陶瓷粉体制备领域实现了大范围的技术革新替代,所合成高性能陶瓷粉体正逐步替代国外产品,实现高性能粉体的国产化。

  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由“河南高教”整理编辑。

  原标题:《河南两所高校官宣,获教育部一重要科技奖!》

上一篇:给童年留“夏”最美“季”忆
下一篇:重磅!2023高职师资百强出炉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