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大清华读MBA是种怎样的体验?
希望是读过 清华北大MBA的 人来回答
考研数学练习题和复习用的资料在我推荐的学习网站都有,有了它我的备考复习没愁过,这个网站关于考研的学习资料特别齐全,各个机构的学习网课都有。这里的老师们讲的都很不错的,历年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资料非常齐全,都是实时更新的,讲义和课后相关习题PDF格式可以打印下载出来的。手机电脑平板上都可以观看,帮助你数学考高分!网课获取看这里!!!
按照主流的规划,我们的管综数学可以分成4个阶段:基础,强化,真题和冲刺,接下来就大概整一下这四个阶段分别所用的时间、资料、复习方法~方便大家看,我就按月份整理了~比较好对应,也方便大家把控自己的学习节奏
6月
数学
专注《高分指南》,尽量两个月完成一刷,这个时候没比较纠结自己的正确率,主要是把知识点+核心捋一遍
逻辑
上一阶段的学习重点是形式逻辑,重点掌握形式逻辑的符号化,将其熟练转化,然后运用在做题上,六月份可以将重心放在论证逻辑部分,首先是提高对那些专题思路的理解,其次是将其运用在分析题干论证方式,以及选项的支持或者削弱思路上,与我们所学内容联系起来,逐步内化,这块的知识点还是需要好好看网课,综合推理这个板块暂时不用着急,暑期再开始也来得及
写作
开始看导学课了,对管综写作形成初步认识,转变固有写作思维,有意识地去积攒写作素材,看文章时试着分析框架结构,网上也有每天分享时政的博主,浅看一下就好~
英语二
坚持每天背单词,从核心词开始,每天定量,我是从每天100涨到300最后是600,六月每天新背100个+复习200个差不多~
7月
数学
专注《高分指南》,可以二刷,这个阶段做题的量是非常大的。我看到过一个机构做过的一个统计:在考到 135 分以上的同学当中,全年做题的数量在 4000-5000 道题之间,这些题是按解答题算的,选择题、填空题可以按三道折合成一道算。
7月份到考试还有5个多月,假设还有170 天,我们按下限 4000 道题算,4000 除以170,每天的做题量是 24道解答题或 72 道选择题、填空题。一张考研数学的试卷才 9 道解答题,我们发现平均每天的训练量都超过了一张考研数学试卷的题量,这说明每天我们做题的时间要达到 3-4 个小时。
不要再按照一章一章这样的方法学习了(针对速度较快,开始二刷的朋友,刚开始复习的小伙伴可以按照目录来!)而是要根据考试中知识点分布的重要性,有所侧重的学习听一章强化课程,刷一章节的题目
逻辑
赵鑫全《逻辑精点》,争取在八月中旬学完一遍
写作
还是要有意识地去积攒写作素材,看文章时试着分析框架结构,网上也有每天分享时政的博主,浅看一下就好~
8月-9月
数学
专注《高分指南》,每刷完一章的题目,不要着急翻篇,要记录下来每章的错题,然后去找一轮复习中的对应知识点去重新学习。找出做错题的原因,并在错题本上记录下来,进而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逻辑
赵鑫全《逻辑1000题》,坚持每天一套,配合着基础知识和真题,轮流刷题,重点不要放在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上,如果前期一直在跟着学,但是进步不大,说明这和你刷题的数量没有关系,后期只能靠灵光一现的悟了。重点放在综合推理上,能否自己准确识别题型,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会快速找到切入点。
写作
踏踏实实地阅读,积累,练习
10月
数学
《顿悟精练1000题》刷完一遍,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分科做,但是也要计时,后期整套做。数学一般要在50-60分钟内做完,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取舍,花费超过3分钟还未做出来的题目要果断放弃,可以等整张卷子都完成后再回来做。因为难题肯定是有,但是所占比例很小,不要因为某些难题影响你的心情、打乱你的做题节奏,先保证拿到自己能拿到的分数
逻辑
习题推荐鑫全1000题,鑫全1000题系列都是套卷,与真题形式一致,分成一套一套的,大约是30还是45套我记不很清了,分了基础强化冲刺三部分,个人感觉逻辑千题的模拟真题度很高,后期难度还会高于真题,拿来做练习挺好的。
写作
按照分类,去整理素材,嫌麻烦,可以买朱琦老师的《中文写作高分素材集》
制定好学习规划真的很重要
基础阶段(3月-6月)用书:《数学分册》、《高分指南》,数学分册可以理解是高分指南的简化版,适合打基础,大家依据基础情况确定,可以参考高考数学成绩,110+可以直接《高分指南》,反之《数学分册》。老师:陈剑老师-经验丰富,科班出身,功力深厚;朱曦老师。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即可。最佳的建议是自己都去试听一下,找到自己接收起来最快的就好。课程:同老师,选择哪个老师,就跟着哪个老师去听,用书可以不配套,知识点基本相通。注意事项:本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重拾知识点,大家学习的重心放在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上,这一环节可以多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使用这个公式的前提是什么,这个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使用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求解什么问题?至于题目,以理解课后例题为主,习题那些做起来不顺畅,是很正常的事,不要过度焦虑,《高分指南》这本书理论上是可以只做这一本书的,后面还有二三轮的学习,最后都会尽可能掌握的。
至于先看书还是先听网课,因人而异,如果不看网课根本看不懂书,那么就先看网课,如果自己看书就可以理解绝大多数,不看课也行,或者二者结合起来,关于在于如何你能顺畅的学习下去,不用纠结于别人看不看,每个人基础不一样,选择自己最能坚持到最后的学习方式就好了。
强化阶段(7月-8月)用书:《高分指南》、《顿悟精炼》、《母题八百练》老师:同上,如果基础阶段跟下来,感觉良好,做题效果也不错,那就继续跟随,否则可以调整下。课程:这里建议大家强化阶段的网课还是要听一下的,因为会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注意事项:本阶段的学习重点是如果基础阶段没过完,那么继续过,过完了以后,强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将原来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一下,因为第一阶段只是学习那些点,但是我们考试中往往难度的体现就是多个知识点的复合,现在这个阶段就要知道这个点的常见考察方向是那些,真题会与那些知识点复合考察,常用的解题方法是什么,最终的目标就是形成知识点-考察方式-最佳方法的思维链条。第二、是通过刷题,提高做题速度,同时巩固思维链条,形成条件反射,争取达到应试的基本时间要求,这一阶段我们做题就要有时间观念,一道题超过2分钟做不出来,就要思考方法是否正确,有没有更好更快的,30道题能不能在1小时左右做完,如果做不完,我应该怎么改进,学会识别题目的难度、调整做题顺序,哪怕还是做不完,但是能够在1小时内的得分越来越多也是很有进步的。真题阶段(9月-10月)用书:《陈剑讲真题》老师:同上,本阶段以真题的逐题讲解和总结为主,大家不妨在主跟老师的基础上,借鉴一下别的老师的好的总结,最终形成一个自己的系统认知。课程:网课的话推荐幂学的系列总结网课;以及后期陈剑老师划重点。注意事项:真题阶段,顾名思义,核心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研究真题,进一步熟悉真题的考察方式和常见陷阱,所以你需要总结,如果自己总结不出来,就去听别人总结好的,但是这里注意,不要贪多嚼不烂,消化和吸收成为自己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额,这里提示大家,在学习一个别人给你总结好的东西的时候,理想的思考顺序应该是,你先暂停,自己思考一下,按照你现在的认知,应该如何处理这类题,然后才是对比,看老师是怎么讲的,找出你和他的区别点,然后想想谁总结的好,互相补充。最后是印证,当你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的方法论以后,最应该做的就是用实践来检验,然后根据实践的效果去进行调整,由此才能形成你自己的东西,我们不光要思考他这样做对不对,更重要的想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我自己为什么想不到?怎么做我才能确保在考场上真的遇到这种题以后也能想起这个做法。很多一战的同学失败原因就是在于,看似听了很多的课,跟了很多的老师,学了很多的内容,但是没有内化了,做平时的常规题目,还有可能做出来,但是一旦遇到考场上没有见过的题目,就应付不来了,我们画画都讲究去形存神,学习也是一样,外在形式不重要,但是最核心的点你自己是否能把握住,什么时候做到像张无忌学习太极拳一样,达到“全忘了”,也就说明这些东西真的成为你自己的了。友情提示真题总结课程可以多看几遍,尽可能吸收。冲刺阶段(11月-12月)用书:各种模拟卷
老师:同上,继续跟随
课程:这个阶段可以把前面阶段的总结性网课继续拿出来听,同时可以听一下秒杀、蒙猜技巧以备不时之需了,但是不要过度指望(过度迷信),大多数人反馈的都是,我也学了,但是真的到了考场人,就不敢用了,人性就是如此,你骨子里还是相信稳扎稳打,但是面对这种捷径还是忍不住想知道,真到了路口就又退却了。
注意事项:冲刺阶段的学习重点就不是学习新知识了,主要是通过做模拟题来查漏补缺同时验证所学,看看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做题不是目的,做完题目以后的分析更重要,大家务必牢记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是搞反了。
另外,对于做题速度上,到了这一阶段,理想的状态是任何时候都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50分钟最好,即使是做不完,也要能够确保任何时候都可以把中等及以下难度的题目都完成。如果做不到就需要思考解决办法了,学会放弃,学会欣赏,但是该得的分数必须要得到。
备考建议
数学科目的得分的稳定性有时候是不如其他科目的,同时也是这几科之中最吃基础的,这样就意味着,数学科目备考的得分转化率比较低,但是分数占比还占25%,必须要好好学,所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按部就班的学习,不过多的投入时间,重心放在中等难度题目的得分上,其他题目看考场发挥。
这一点在近几年的考试过程中反复被验证,那些数学学的不好,但是其他科目如果发挥正常的话,完全是能够上岸的,反之重心投入在数学上,最后考场上却崩到底,这样的情况是最可惜的,所以大家把自己的备考策略提前思考清楚。
推荐答题顺序
管综考试时间是上午8:30-11:30,共计3个小时,180分钟。
管综考试一般很少能有人答完题,所以我们需要安排好时间的分配,以确保自己擅长且能拿到分的部分不会失分。
① 数学→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论说文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选择先易后难的顺序做题,把自己擅长的科目做完,再做其他的。
但是,刚开始考试时,考生很有可能还没进入逻辑思维,容易被大量文字误导,出现错误,所以一般不建议一上来就做逻辑。
建议先做数学,再写论证有效性分析,帮助打开思维后再做逻辑,最后写论说文。
② 逻辑→论证有效性分析→数学(问题求解)→论说文→数学(条件充分性判断)
数学明显短板的同学,可以先从逻辑入手,写完论证有效性分析以后,优先把握数学基础部分,再写论说文,最后再挑战条件充分性判断。
③ 论证有效性分析→数学→逻辑→论说文→逻辑(补难题)
逻辑明显短板的同学,可以先借论证有效性分析打开思维,再做数学,之后过一遍逻辑,遇到困难直接跳过,写完论说文,再返回来补难题。
考研英语备考:
各题型用书和方法:简单来说,无非四个字,努力+真题。
单词的重要性:
有的人说不用背单词,我觉得这种人要么基础特别好,要么就是傻。
英语单词就像中文的汉字,连字都不认识,要怎么把书读懂呢?
所以单词一定要背,就看怎么背。
1、朱伟《恋练有词》
一定要听视频听视频。不听视频的恋练有词和普通的单词书没什么区别,就是靠毅力蛮力死背。听视频的过程,其实把很多长难句一起解决了,用朱伟来打基础,后期看真题很多都能直接看懂。
朱伟老司机上课的时候会讲许多词根词缀,就像汉字的拼音部首,有的单词听过课九能记住。另外朱伟常常开车,读书读累了也是一种放松方式。
缺点是视频太长,人忘的太快,重新看一遍耗费时间太久。嫌慢的银们可以用加速软件。/加速软件真是考研人福音~
我当初看了两遍,花了很多时间,但我现在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建议:
(1)视频只需要看一遍
看的时候,多做笔记。可以记在笔记本,也可以直接记在书上。但必须一字不漏的记在你能找到的地方。
(2)利用记忆曲线的方式反复快速看单词
一开始背恋练有词的时候很绝望,因为每个Unit的单词都很多很散,不像单词书列的整整齐齐方便浏览,所以背1unit都要花了1小时,自以为认认真真的看,但其实该忘的还是忘了。
事实上,考研单词只需要识记,不需要准确拼写,就是你看到一个单词只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不需要每个字母都拼对。所以在背单词的时候你们可以快速的背。所谓快速,就是和看书一样,用“看”,而不是“背”,不是心里想着我一定要记住。反复的看,反复的看,按记忆曲线看,今天看,明天看,大后天看,第七天再看。这样会比死背的效果好很多。
(3)后期自己整理笔记和思路
既然视频只看一遍,那么自己当初听视频记的笔记就尤其重要。
我用像列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了单词,整理的同时也是记忆的过程,后期直接背整理的笔记。最后把一研友给的号告诉你们,希望能帮到你们,至少你如果看到这,也就不用在去找其他的对了,时间都省下来学习吧。
英语资料清单
1.真题
:《考研真相》、张剑黄皮书
:《考研圣经》、老蒋讲真题
简述:
① 拿考研真相和《考研圣经》一起来说,这两本真题书的专门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研党的,真题是逐词逐句讲解的,非常细致。
②张剑的黄皮书注重的是语篇分析,理解文章比较给力~但是解析相对考研真相和《考研圣经》而言不是很详细,基础薄弱的考研党用起来会比较吃力。
③老蒋讲真题和《考研圣经》相比,文章有很多的思路分析,罗列清晰,容易看懂;但是它有的有好多思路,而有的只有3-4个左右,我感觉看起来挺懵的;最关键的是解析没有《考研圣经》详细,答案选项的分析比较笼统。
以上,根据题主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不要盲目跟风。
2.长难句
闪过英语《长难句闪过》
何凯文长难句
简述:
①《长难句闪过》注重的是长难句分析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讲一个句子的主语谓语还有其他成分在哪里,让你直接看,它是锁定谓语动词,抓住句子的主干,然后梳理修饰的部分,然后看标点,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特别清晰。
②何凯文长难句相对长难句闪过而言没有这么系统的分析。
Ps:还是那句话,具体还需要题主自己亲自了解,我只是作为一个意见参考。
3.作文:
:《写作160篇》
:《写作宝中宝》
王江涛高分写作(、均适用)
简述:
①写作160篇和写作宝中宝适合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研党,这本书注重先提升基础再着手写作,能够让我们考研党做到“有话可写”,而且不是拘泥于模板~
话题也很全面,热点浏览部分能够全面了解考研热点,对于考题能有比较宏观的认识和把握。
②王江涛高分写作相比以上两本来说针对性不够,以上两本书是分别针对或者的,更像是专项突破,而这本“均适用”感觉不是那么具体,的考研党用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
如果觉得我的建议有帮助对你的话,点个赞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欢迎评论留言,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很多时候,其实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选错了方向。很多时候,选择好方法,比努力重要得多。祝考研成功,是否能顺利的上岸最终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所谓的规划啊,计划啊,还有老师的讲解,都是辅助你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