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自己的条件并不差,为什么找不到另一半?真实了
你成熟吗?现在的你如何看待年轻的你?不可否认,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过程,有的人小小年纪就懂得人情世故,因为做事圆滑而备受欢迎,提前收获了财富和感情,而有的人呆头呆脑,凭借着“不开窍”的想法走过了半生,这类人最后也因为善良真诚而被人欢迎,他们也迎来了自己的幸福,这种人就是晚熟的人!
早熟和晚熟的差距就是时间,大家熟悉的作家莫言就认为:学会晚熟,其实不是一件坏事,中年学会晚熟,晚年会过得更加幸福!
谈到莫言,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作品《红高粱》帮助张艺谋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中国籍获诺奖的作家,弥补了多年来国内文坛的遗憾,也让全世界的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
莫言《晚熟的人》中谈到: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后来虽然开窍了,也是被坏人催熟的,但是他们仍然可以保持善良赤诚。
仔细想想,晚熟的人像极了身边的一类人,安静善良、不善言辞、忙于工作、为人踏实不懂表功,这类人有着机灵人没有的“慢”,可能会在一定阶段被欺负,被调侃,但是过了年轻的阶段,就会变得从容和放下,懂得享受生活和善待生活,而这类人因为踏实认真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为他们耐得住寂寞而获得别人的善意,晚年也会过得自在许多。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他说:“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抛却外界的繁华浮躁,闭关潜心创作,用8年时间精雕细琢,打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
一向不着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至简至深的真理: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辉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点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实积累的结果。
莫言《晚熟的人》最精辟的几个道理,真正的人间清醒:
首先要说的,找对象也好,干什么都罢,关键要能确定自己的意愿,想清楚自己真正喜欢、想要的是什么。
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自己被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言论所带偏。当然了,前提你也不能有过高的期待,或者带着近乎完美的标准,比如想自己的另一半,能集众优于一身。走出理想。
特别是女生,很多的时候,不能太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
正如听过何炅的一句话:
“如果你突然遇到一个人,跟你完美适配,他特别迁就你、体贴你,你一定要小心,这个世界没有这样的人,不要去那么地相信童话!”
跟你有差异,有不同,才能说明你见识到了对方的真实。
然后来聊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感觉自己的条件并不差,为什么找不到另一半?真实了!
1、只是自己感觉。
纯粹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而不是事实。我们自己认为、以为、感觉的东西,跟事实往往都是有出入的。
所以自信总是好的,这一点也不难做到,但很多人的自信,并没有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于是,自信就会变成自恋,变成自大。也当然会导致自己眼高手低,甚至于心高气傲,最后令旁人无法接近。
另外,也容易因为这样的自大,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越来越自我。比如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根本无法自拔。
常常以自我的想法和认知,去推断这个世界的内容,去定义恋爱的内容,包括择偶的标准。
之前网上很流行的一段嘲讽:
“仅会炒两个菜,便说自己贤良淑德;仅看过两场话剧,便算自己文艺女青。”
你看问题不就已经出来了吗?所以啊,自我的感觉没有用,实际的优势和特点,才是王道。
2、是挑选更好的。
不是找不到,而是对于条件一般的,看不上罢了。这个道理,就好像是花钱买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卖不出去的商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毕竟于大多数人而讲,找对象就是奔着结婚去的。所以在涉及到结婚这件上,很少有人会马虎,越是见过很多的不幸,越是会小心,越是会谨慎,这也意味着,权衡和观察的东西变多了。
又好比,月薪三万的你,大概率看不上月薪三千的人。很多人总是强调感觉最重要,岂不知现实的条件,也是感觉的一部分。
而且,这也只是感觉,在进一步的相处过程中,大家也都会犹如仔细和认真地去观察对方的内在。
所以总结下来,不是找不到,而是找不到自己理想的。也并不是不想结婚,只是迟迟等不到那个合适结婚的人。
甚至于,其实自己也并不是多么着急,只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开始交卷,不想被有什么看法。
3、缺少“性”的魅力。
男女之间的接近和恋爱,从来都离不开性心理。比如一个人的魅力,其中都分为“性”的魅力和“人”的魅力。
“性”的魅力,决定两个人是否有互相接近的强烈欲望,身体不自然地受到对方的吸引。而“人”的魅力,决定了在相处的过程中,是否轻松、是否愉快、是否合适。要不然是没有长久的可能的。
所以呢?你感觉自己的条件不错,很有可能,只是有“人”的魅力。比如善良、忠厚、老实、顾家、本分。
这些品质确实很宝贵,很特别,但是吧,都是在感情开始之后,恋爱开始之后,才需要和重要的东西。在恋爱没有开始之前,“性”的魅力,引发的冲动和盲目,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要恋爱,得先走进恋爱不是吗?连恋爱都走不进去,就算你再会爱,再懂得爱,不也是枉然吗?
这个顺序是不能出错的。也不能到底哪一个最重要,都重要,在不同的阶段,发挥性是不同的。
4、恋爱不全看条件。
比如,你感觉自己的条件不错,主要来自于表象,比如有房有车有存款,工作稳定长相也不差。
但是你却没有想过,男女之间,在并不是很熟悉,或者在缺少一定感情基础的情况下,更重要的还是性格、幽默和同理心。不然哪怕你经济条件再好,话都聊不到一块去,也有可能被筛滤掉。
所以条件好,只算是一种优势,不能代表恋爱的全部要求。毕竟还有些人,对物质条件这一块,是没有特别看重的。
更多的人,更在乎的反而是相处的感觉。在感觉到位的情况下,一点点发生和培养感情基础,那个时候,即使条件差一些,也会成为彼此坚定的选择。
总是仗着自己的经济条件好,走到哪里都是眼高于顶,更不懂得分享、信任和宽容,这就很难与人建立起亲密关系。
说在最后的话,做什么事情,目的性都不能太强,特别是在当下自由恋爱的时代,很少再有人,愿意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找对象而找对象,即使大家嘴上常常这样念叨,心中依然有份幻想。
要更注重于相处的过程,真实的体验感,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当你目的性太强的话,就必然会破坏彼此间的和睦磁场。
只是去爱,只是去喜欢,只是去感受,并保持着一种落落大方的态度,这个才是成年人真正该有的恋爱观。
其实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还很容易犯一个大忌,那就是上来就提要求。这当然会让对方的感觉上缺少一种尊重,所以真正恋爱,很少会在自我的感觉中发生。
小说《晚熟的人》开篇有一段话:“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有成为一个什么,那这个什么也就成他一辈子都魂牵梦绕的什么。”
这个“什么”与年龄无关,它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的过程,得到意味着消失。我很庆幸,自己对这个“什么”一直充满期待,我曾天真幻想它的颜色,它的形状,它的质地,它的声音和味道,我可以走向它,却无法走到它,这正是晚熟的奥妙所在。
书中,莫言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处于人生不同况境之下,该怎么处理解决。就拿本文来讲,你若在生活中被人打击与迫害了,最好的报复方式就是“不闻不问”,难不成,狗咬你一口,你还要反过去咬他一口吗?
《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大多数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他是个会说故事的人,通过小说中的故事,他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爱
《晚熟的人》:人群中最低调的,往往是最“可怕”的人
这个社会,好像更欢迎早熟的人 。 他们在职场上、生活中,都混得如鱼得水。 而晚熟的人,却总是学不会那些套路。晚熟的人走的是自己的方向,拼的是后劲儿,可能早起落后于他人,但是到了跑得快不代表跑得远,晚熟的人一旦开窍,取得成绩不输他人。
请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我们的一无所成也许只是晚熟罢了。
当你不断提升自己,一直积极向上,那份晚熟的智慧也许就在前方等着你。
读了莫言新书《晚熟的人》才发现,人到中年,需要保持活力,对生活的期待,特别是心态上的调整,当同类人心机用尽疲惫的时候,晚熟的人新的冲劲才开始发挥,不管是工作还是对待家庭都会保持更好的态度,才能过好生活。
什么是好书? 能够给人启发,让人有所得有所获的就是一本好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晚熟的人》就是这本好书。
如果你是为人父母,不妨把这当成是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果你正处于上升期,那么可以看看掌声背后的真相,那些人那些事如何对待;
如果你现在处于困惑茫然阶段,那么不妨看看莫言如何面对挫折和嘲笑,相信从中你也能够找到解决对策;
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到了一定年纪的中年人,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迷茫,又刚好喜欢莫言的作品,那这部《晚熟的人》非常值得你一看,争做一个晚熟的人,让自己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莫言先生“8年磨一剑”的新作,希望有你的支持。
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下单!
道ZZ 晚熟的人+生死疲劳 莫言作品诺贝尔获奖者小店¥99
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举报/反馈
上一篇:台湾5亿身家高中生坠亡案宣告侦结:检方认定双方假结婚,无杀人证据不予起诉
下一篇:视频|大学老师自掏腰包买电三轮为毕业生运送行李,被赞“最帅车夫”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