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电影周落幕,推动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成常态
6月13日晚,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仪式在上海浦东美术馆举行。“媒体关注电影人”“媒体关注影片”“最受观众喜爱影片”等多项荣誉揭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电影人欢聚一堂,见证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高光时刻。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度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梅,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何文权,与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推广大使赵涛、雷佳音共同启动了新一轮“一带一路”电影巡展。
活动现场
闭幕仪式星光璀璨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收官盛典,闭幕仪式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电影人。
2018年上影节?爵奖评委、第6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获得者,匈牙利导演、编剧、制作人伊尔蒂科·茵叶蒂;2018年“一带一路”电影周媒体关注电影人荣誉得主、印度尼西亚导演卡米拉·安迪妮;意大利电影学者马可·穆勒;演员、制片人邬君梅;担任2019 年匈?利?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导演、监制郑大圣;2019年“一带一路”电影周媒体关注电影人、导演、编剧王丽娜;马来西亚导演柯汶利,导演苏伦以及本届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推广大使赵涛、雷佳音作为荣誉揭晓嘉宾出席。出席闭幕式的还有CAA中国区CEO顾抒航、导演严艺之、作家虹影、演员Andy Friend、薛旭春等。
《雪云》和《安全领域》获得本次“一带一路”电影周“媒体关注影片”荣誉
经五位媒体评审共同商议,中国导演邬浪的《雪云》(Absence)和克罗地亚导演尤拉伊·勒罗蒂奇的影片《安全领域》(Safe Place)在本次“一带一路”电影周入围的优秀影片当中脱颖而出,获得“媒体关注影片”荣誉。值得一提的是,两部作品都是两位导演各自的长片首作。
出演影片《六周》的匈牙利女演员卡特琳·罗曼(Katalin Román)则被媒体评为们推选为“媒体关注电影人”荣誉得主。此次入选“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影片《六周》是她首次“触电”,出色的表演被媒体评审们认为是“影片真正的驱动者”。
另一位“媒体关注电影人”得主是以色列编剧兼导演米哈尔·维尼克。她的影片《瓦莱里娅要结婚了》大部分都在室内拍摄,但剧本简洁精炼又扣人心弦。影片更斩获了观众票选的“一带一路”电影周“最受观众喜爱影片”荣誉。
《瓦莱里娅要结婚了》斩获了观众票选的“一带一路”电影周“最受观众喜爱影片”荣誉
影片《六周》摄影师代演员Katalin Román出席
“媒体关注电影人”得主是以色列编剧兼导演米哈尔·维尼克
颁发“最受观众喜爱影片”的演员雷佳音和导演苏伦,与“一带一路”电影周也颇有渊源。两人此前合作的电影《交换人生》在春节档上映之后,正是经由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巡展推送,在第四十五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进行了国际首映。而另一位颁发“媒体关注影片”的演员赵涛,去年7月被“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成员机构南非德班国际电影节邀请,担任了剧情长片单元评委。
导演苏伦与“一带一路”电影周推广大使、演员雷佳音
为影人和观众都打开了一扇窗
在“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仪式举办地浦东美术馆,各国嘉宾们不仅兴致勃勃地观赏了夜幕下灯光璀璨的外滩建筑群及陆家嘴金融区,还欣赏了著名摄影师刘香成先生的作品回顾展“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刘香成先生亲自为嘉宾们做作品导览,让中外影人在领略上海传统与现代并存的都市风貌的同时,了解中国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摄影师刘香成先生与“一带一路”电影周来宾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通过“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展映,市民和影迷也看到了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从事HR职业的姜女士是上影节电影展映的“幸运观众”,被抽中来到了颁奖现场,她说,自己看到了很多不常见的展映影片,“看得很爽”,“市场上引进的大多是商业大片,小一点的纪录片或生活类的影片、不太卖座的艺术片,在电影节之外很难接触到,以后这样的影片要多来一些就更好了。”来自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一家文化企业的王女士,一直在“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展映中关注喜欢的作品,“我们是做线下戏剧的,有了电影周这个平台后,我们希望未来自己的戏剧能够形成IP、改编成电影,也来参加巡展、参加比赛。”
文化交流将点亮更多电影绮梦
6月12日首次“光影带路”工作坊
王女士的愿望,也是入选本次“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片单的希腊影片《一日有朝》导演习落实曾经的梦想。几年前,他是希腊驻上海总领事,曾作为嘉宾出席过“一带一路”电影周的电影展映活动,随后被光影的魅力打动,内心深处的导演梦想被彻底点燃。卸任外交使节后,他再次回到上海时的身份已经变成了电影导演和编剧。
2019年9月,习落实的电影处女作《一日有朝》在上海正式开机。作为一部中国希腊合拍片,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上海女孩与一位希腊男孩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而上海是这个故事的灵魂所在。他曾告诉记者,在这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却又有宁静而婉约的一面,那些老上海的街角巷弄让他着迷。通过爱情这个外壳,他在影片中呈现了上海特有的城市人文风情,以及多维度的文化与碰撞。“这是一部具有商业吸引力的艺术电影,既能引人欢乐,又能潸然泪下。”他说,这部作品融入了他对中国和希腊两国生活方式与文化差异的深入思考。
事实上,这样的文化对话,也正是“一带一路”电影周和“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创办初衷。在经历了5年的发展之后,上影节的这个板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各国电影节之间的合作能级逐年提升,电影交流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自2018年创办以来,联盟在五年时间里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影片影人互荐机制,从首批29个国家31个电影节成员机构发展至今,已有来自48个国家的55个成员机构。
下一步怎么走?此次电影周期间新设立的“光影带路”工作坊,或许将是新的突破口。作为全新板块,工作坊邀请来自电影节、电影公司的行业专家与电影人交流,探讨内容创作与国际制片发行相接轨的实践策略,分享经验与展望行业未来。
6月12日,首次“光影带路”工作坊邀请到了华夏电影有限公司合作业务部经理刘莉莎担任主讲嘉宾,以华夏电影业务为案例,向来宾介绍中国影片和进口影片的双向交流情况与模式。今年上影节和华夏电影达成了“战略合作”,这将有力推动联盟成员机构之间的制片发行交流。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极具本土特色的电影,将在更多的国际平台上传播,扩大多样性文明的影响力。
“光影带路”工作坊,只是“一带一路”电影周和“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找寻发展新契机的一个小切口。闭幕仪式上开启的新一轮“一带一路”电影巡展机制,有望扩大规模,让联盟内的文化交流成为全年的常态。就在“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仪式同一天的上午,匈牙利著名导演茵叶蒂在上影节电影学堂亮相,作为2018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评委,她这次是以“一带一路”电影周邀请的电影大师身份参与,而担任本场主持人的中国导演郑大圣,则在2019年担任了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的评委——这,就是“一带一路”电影周所推动的文化交流,所形成的默契。
匈牙利导演伊尔蒂科·茵叶蒂做客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学堂
当这样的常态形成,也许有朝一日王女士将和习落实导演一样梦想成真,在更多的国家,展示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2023年非心理专业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吗?心理咨询师在哪报考?
下一篇:寻找逆风飞翔的河南准大学生,每人奖励1万元!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