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南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参加陕西省中考研讨会
原标题:渭南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参加陕西省中考研讨会
为切实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教学的导向作用,阔别三年的陕西省中考研讨会终于拉开了帷幕。4月1日,我们地理组一行教师赴西安参加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地理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上聆听了四场专题报告,分别是汉中市教研室李慧群老师的《2022年陕西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与教学反思》的讲座;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张小燕老师的《依标备考找准方向 高效复习赋能学生—关于初中地理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辅轮中学蔡新老师的《双减赋能提质量 创新育优研课堂—基于学考试题引导下的课堂教学讨论》以及陕西省教科院贺辉老师的《2023陕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解读与评价改革方向分析》,四位专家老师从不同的侧重点为明确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方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具体建议。
在此次会议中,我校一行老师认真聆听报告,相互交流学习,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吸取报告中的理论精华,每位成员也对本次学习及时做出反思,分享学习中的收获。
杨红老师提到通过培训学习,让她对地理这门学科有了高屋建瓴的看法与想法,地理这门学科以地理实践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深刻认识了学科本质,更利于后面的均衡教学。
罗立荣老师注意到各位专家在分享过程中都提到的考试新方向和新思路,更加注重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知识的考察,增加综合性思维和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的考题,增加开放性题目,增加跨学科题目的考察。后续我们在备考阶段一定要紧扣命题要点,讲清基本概念,设计好拓展问题,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曹斐老师讲到“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考备考时间紧张,教师要对地理教材进行加工,使枯燥理性的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发生某种“反应”,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进行研究,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的创设教学情境,具体可按照如下流程做“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核心问题——商讨解决方案——组织研讨学习——展示成果、评价反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范文斌老师讲到“无图不成题”是地理学科较为突出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发挥在教学的主导作用,细化地图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忆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手眼口同步并行——指、看、说、想、做;教学中能画图不写图,能画图不说图,给学生建立直观地图模型,形成清晰的地图轮廓表象。范老师结合自己的教研成果提出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清晰且理解地理概念是进行新授知识的前提,利于学生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利于学生新知的深入探索,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做了一定的铺垫,也利于教师能由表及里、从浅入深的进行教学。目前教学中关于概念存在的问题是:单一化、浅表化、绝对化、碎片化、机械化。鉴于上述问题,可从“感知活动——思维加工——理解应用——形成结构”来进行概念教学。
韩晓敏老师讲到本次培训我更加认清了考试的方向,清晰了知识的结构,了解了试题的特点,把握了考试的脉络。中考命题特点:无情境不成题,无探究不成题,无创新不成题,无热点不成题,无生活不成题。针对此命题特点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境教学,自主探究教学,关注热点生活,开拓学生思维训练。开展思维训练的途径有看章节目录,画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天天提问;猜图游戏。通过这次会议使我更加清楚了今后在复课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并养成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新闻热点的习惯。
石岩老师作为七年级教师也吸取了许多对当下教学有益的思路,她提出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线索不清,空间定位意识不强,空间关系意识不强,教学抓不住重点内容,关键环节缺失,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问题。改进的措施有:先自然后人文,先要素后综合,先特征后评价。利用读图工具,认清区域位置,强化空间联系,理清空间关系。抓住区域特点,对比区域差异,抓住人地关系的主线,强化区域评价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关系思维。
任园园老师讲到以后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王萍老师提到这次中考研讨会是她教育生涯中教学理念的一次彻底更新,陕西省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经历了4年的时间,逐渐趋于成熟化,对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考察成为了考题的主要方向,真实情景下出题是必然趋势,“单纯的简单”已经成为过去式。对标一线地理教学,我们应该从课标、从课本入手,关注国家时政、身边地理现象、全球环境问题等,以情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的全过程,综合处理“地图、课本、考题”之间的关系。
这次培训会上的每位老师的报告分享都很精彩,大家可以近距离地学习到众位名师、专家的授课技巧和经验,还有机会跟自己同专业的不同市区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通过学习我们坚定了复课要达到:细、精、新、活、实。
细:通读课本,牢固掌握基本原理、概念、方法、技能、不留死角、消灭盲区。
精: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精讲精练、详略得当,在答题规范、准确、速度、书写四个方面强化训练,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
新:观念要新,在教学中自觉渗透课程改革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选材要新,学生复习不是重复讲课,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练习选题精准,要求学生练习的试题,必须是经过老师精选的试题;激发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活:一是重视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使学生在解题方面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快速解题的能力。
实:一是狠抓落实,执行计划要不折不扣,有始有终;二是落到纸面,确保学生会的试题能做对,避免出现“学而不会、懂而不对”。
图文:地理教研组
编辑:张皓月
审核:刘亚军
责任编辑:
上一篇:2023首届四川社区才艺电视大赛首场海选赛今天正式开赛
下一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推动吉林全面振兴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