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为舵智慧为帆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记济南职业学院教授王平嶂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午后的济南职业学院,没有了课间的喧杂和热闹,一切是那么的静悄悄,唯独惟实楼408院长办公室有点不一样。西南角的办公桌上,办公电话一直叫个不停,放在桌上的手机闪着一条条未读信息,西侧的沙发上还坐着一位等待汇报工作的老师。这时,一位走路带风、目光有神的老教师走了进来,即刻接听了电话,听取了老师的汇报,处理了手机信息,干脆利落而有序。

  这是谁?济职师生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他是机械制造学院一位得奖无数但依然冲锋在教学一线的老院长,一位为学校向着高水平发展而无私奉献的老教授。

  忠诚教育,不惧困难攀高峰。

  近几年,对于济职人来说,最振奋人心的莫过于学校双高专业群申报成功,这是学校继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之后的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你可能只听说这背后凝聚着机械制造学院专业群申报团队的诸多心血,但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遇到过多少次困难、经历过多少次迷茫、思考过多少解决方案……而这其中,王平嶂功不可没。

  2019年的春节注定令孙玉峰、邹倩、步延生等10余名老师难忘。春节前,王平嶂接到了《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并敏锐地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但细心的他没有马上告诉大家,而是让他们轻松渡过了春节三天假期,初四才告知并要求大家务必于初七当天到南校加班。加班一直持续到元宵节,随着交稿日期的临近,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最后四天大家总共休息时间不超过10个小时。元宵节下午3点半,大部分成员结束手头工作回家时,作为团队负责人的王平嶂还在忙碌收尾工作,最终定稿已是晚上十点。

  加班加点不是难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愿意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成。而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构建专业组群逻辑,提高群内专业之间的关联度。为了破解难题,学校党委书记王春光,副院长尹元华与王平嶂及团队成员坐在一起想办法、提建议,联系了国内多个专家教授帮助出谋划策。王平嶂还曾不辞辛劳专程到青岛、烟台等地拜访专家,力求组群逻辑更加科学。最终,团队成员结合学院专业实际,反复推敲,确定了“一核两翼”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群。

  面对一项很难的工作,但又不一定能做成,他们为什么这么拼?飞机教研室主任邹倩的一段幽默的比喻给出了答案,“如果你看到一个年近花甲的大将军,手握钢枪地冲锋在前,高喊着‘ 冲啊,拿下高地’的时候,你能不紧随其后?我们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累不累,内心只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拿下双高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9年5月20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推荐公示院校,学校名列其中,并被推荐申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2019年10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单位的公示》,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再登榜单。

  跻身双高专业群名单,不是一项工作的结束,而是更多工作的开始。2020年的春节,当大家因为疫情宅家抗疫时,王平嶂已经线上召集团队成员制定专业群建设方案和计划任务书,对原来基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合,拿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建设方案落地。他将专业群划分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等9个子项目组,一一攻克。

  “那段时间,白天工作紧锣密鼓,晚上经常还要继续作战。在打磨其中一组项目组材料的时候,其他子项目组负责人还可以歇歇或睡一会儿,可是王院长作为总负责人则只能一刻不停。”院长助理孙玉峰说,“每个子项目组的方案他都一个一个通,仔细揣摩,不断修改,大到行为逻辑,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他都不放过,直到满意为止。”

  正是靠着这份韧劲儿、闯劲儿、拼劲儿,王平嶂和同事们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写进了双高专业群的名单,为学校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服输。

  王平嶂雷厉风行、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不畏困难的工作作风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而是始终如一。

  时光倒回到1986年,22岁的王平嶂从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怀着一腔热忱和满满的期许踏上济南机械职工大学的专业教师岗位。从那一刻起,他就在精神上拧紧了发条,在心坎里揣上了责任。那个时代,学生都是企业职工,实践经验丰富,年龄较大,这让王平嶂觉得很有压力。为了不被学生们“瞧不起”,他有问题就去企业找老师傅们请教,刀具为什么这样切?某个操作环节用到了哪个原理?问的多,学的多,就进步的多。

  努力总能被人看见。1990年,他光荣入党,1993年担任机械系主任助理,1995年成为教务处副处长,后晋升为教务处处长。

  在此期间,每每遇到可以出去学习、培训等学习成长的机会,王平嶂都像得到宝贝一样倍加珍惜。在做教务处副处长时,全校只有1台80286型号计算机,为了加快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善于专研的王平嶂通过自学DOS操作系统,阅读数据库编程书籍,和学校第一届计算机专业的部分学生一起摸索着建立数据库,后来开发出成绩管理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谈及1999年在济阳县实验中学挂职时,王平嶂颇有感触。“当时,这所学校的老师都很纯粹。哪个孩子掌握的不好老师们就会单独给孩子加课、补课,不求名不求利。他们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上进心和强烈的奉献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也一直影响着我。”

  2004年合校后,王平嶂在省级德育文明校园双评估材料申报、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材料申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申报等学校重大工作中承担了众多任务和工作。他还带领老师们创造了机械制造学院很多个第一,如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群、山东省成人教育品牌专业……他自己也成为了第六届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库成员、2018年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培养中心项目负责人、教育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评审专家,还获得了山东省创新能手,山东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记得一次王院长为了赶材料一个多星期都没回家,我们都很不理解,在我们看来,他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为啥还这么干劲十足?后来听他说,只要他当这个院长一天,就不会让机械学院的发展停滞或者后退,同时也为将来接班的年青人创造一个更高更坚实的平台。”办公室主任兼院长助理牛军谈到他对王院长的评价,眼里满满都是钦佩。

  是啊,如果没有这份责任,这份热爱,只看到钱,那就失去了工作的快乐和乐趣。王平嶂就是抱着这样一份情怀与心胸持续努力工作并屡创佳绩。

  关爱同事,不遗余力促成长。

  王平嶂之于同事,是领导,带领院部不断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是导师,给他们启示,指导他们成长;是战友,和他们一起做项目、加班加点、攻克难关;是兄长,给他们信任、关爱。

  “我们院长特别特别的nice!”“王院长是一个有强烈社会担当的人,责任心极强。”“我觉得王院长很敬业,这也是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在我们心里,王院长是值得尊敬的人,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是我们年轻一辈需要学习的,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负他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悉心教导。”说起王平嶂,院部的青年教师们不吝赞美之词,这不仅因为其全心全意对待事业,还来源于他对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良苦用心。

  注重教师梯队成长,提升教师团队建设水平一直是机械制造学院的传统。学院实施教师分类、分层、分级培养,对于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王平嶂会依据其专兼职教师学习工作经历、技术特长和个性特点,明确其教学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名师的发展方向,帮助他们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建立成长档案。通过完成“基础层→发展层→成熟层→引领层”的教学(实践)能力达标、成果达标、影响力达标任务,实现“新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精英教师→专家名师”的进阶发展。

  “两年前刚入职时,我们对自己未来发展比较迷茫,对具体的发展方向也不是特别明晰。王院长结合多年培养青年教师经验,毫不保留地帮助我们‘拨云见日’,让我们对自身发展有了方向和信心。”说到这里,李善、边红宁满是感激。

  为优化师资结构,王平嶂积极吸引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加入专业教学团队,机电教研室主任步延生就是代表。“刚来学院工作的时候,我上手比较慢,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一堂课上好。王院长手把手教我如何备课、讲课,指导我慢慢适应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岗位。”步延生说。

  王平嶂还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带领他们深入企业调研,增强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结合度。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识,给青年教师开展如何做好教改课题、如何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即便是工作忙,时间紧,他也会见缝插针地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案、备课、设计制作课件,组织说专业、说课程、说单元设计、示范教学等。

  “王院长就是这样,既让人佩服,又让人感动。当我们去找他时,无论是难题还是倾诉,叙述时间是长是短,他总是认真倾听,从不打断,并给出最中肯的建议。每位老师都受到尊重,从而在工作上更加努力。”电气教研室主任滕丽丽感动地说。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收获。一批年轻教师经过项目历练、迅速成长为院部和学校的青年骨干力量。车君华担任中德技术学院院长,成为山东省教学名师;孙玉峰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商义叶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教师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邹倩、张雪淞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情系学生,不辞辛苦助成才。

  从教34年来,一直在王平嶂心中升腾着的是那份对职业教育的无比执着和对学生赤诚的爱。他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先”和“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经常说:“教育的终极目标:一是成人,二是成才,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做事”。

  基于这样的育人理念,机械制造学院培养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今年年初,面对突发的疫情,机械制造学院孔群华、刘深涛、刘丽艳、石昊、牛红波等学生纷纷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当中,开展拦停、询问、登记、测体温、排查准入、紧急处置等疫情防控和秩序维护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担当,彰显了胸怀家国、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在课堂上,他坦诚相待、平易近人,使学生感到得到了尊重、理解和关爱。在学生学习和行为规范方面,他又严格要求学生,宽严相济、循循善诱。他总是能够把握住学生的认知程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志向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的成人成才创造条件。

  为提升学生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王平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基于“课岗证融合、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构建了“三融四进、岗位成才”的专业群培养模式。他还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共建山东省第一个高职层面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与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共建山东省第一个高职层面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实施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项目,实施二期“高端数控设备机械装调和电气装调”订单培养,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懂外语、善技术、会操作”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探寻更多更好的出路。

  34年如一日,王平嶂视责任如使命,视事业为生命,扎根课堂,到企业学习锻炼,去兄弟院校取经,给青年教师培训,为学校发展出力……他担重责、扛压力、熬通宵,培养无数个优秀学子,指导无数青年教师,不管身在哪个岗位,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主动服务社会。

  眼下,学校“双高建设”已起势,全校师生正勠力同心,为打造具有济职气韵、齐鲁样板、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挥洒汗水。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王平嶂也将继续坚守工作岗位,以踏实的脚印、不变的信心、顽强的拼搏谱写人生新篇章。

  编辑:有枝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全省文科第一无法上北大清华!网友:难破天际江苏卷苛刻的等级分
下一篇:北京师范大学推免生去向,保研去向高校的数据统计汇总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