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年前故意考0分,写8千字长文控诉高考的蒋多多,现在怎样了?
2006年,河南南阳女孩蒋多多,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洋洋洒洒写了八千字的长文,控诉对教育制度的不满。
并且在考试中,蒋多多故意违规答题,想要全部科目得零分,希望以此引起社会的关注。
事情一经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的人说她很是潇洒,没有被应试教育固化,能够勇敢地选择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还有的人说她很不明智,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毁前程。
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蒋多多决定写长文控诉并故意考零分呢?
后来的她又怎么样了呢?
考零分表达不满
2006年6月23日,正值广大高考考生等待着高考成绩出炉的时候,河南省南阳市的蒋多多被老师叫到了学校。
在办公室里,老师问蒋多多:“怎么回事儿啊?不是跟你们说得很清楚吗?只能用黑笔答题,你怎么用两种颜色的笔作答啊?”
蒋多多还正在犹豫怎么回答呢,老师随之拿出一份“违规处理决定书”放到了桌子上,“你在上面签个字吧。”
蒋多多拿起来看了看,问道:“为什么只有一个科目被视作零分?”
老师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看着她,“什么意思?你还想有几科啊?”
蒋多多鼓起勇气,对老师说道:“我本来想全都考零分的。”
听到蒋多多的话,老师感到惊讶,随之她又想起之前蒋多多曾经有几次来办公室找她,跟她讨论应试教育弊端,希望能向上级教育部门做一些反映。
但她当时劝蒋多多现在不要想太多,等考上大学以后思考这些问题也不迟。
经过仔细询问,蒋多多故意要考零分还真的和这个有关,蒋多多说,她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
并且她还在语文试卷上写下了8千字的长文,控诉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弊端,希望能以此引起社会的重视。
蒋多多自己说出原因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她的事情,各个媒体开始到家里去采访她,蒋多多的父母知道她故意考零分后,也感到非常失望。
他们很不理解,一向学习成绩不错的女儿,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傻事。
在蒋庄村的家里,父母一边拿出女儿从小到大得的一沓奖状,一边向记者讲述着一些情况。
蒋多多的父母有两个女儿,分别是蒋多多还有她姐姐,另外还有一个儿子,也就是蒋多多的弟弟。
他们家所在的蒋庄村是一个人口只有150左右的小村庄,村里现在只出了两个大学生,蒋多多的姐姐就是第二个,当时正在郑州上大学。
父亲是一名保险业务员,母亲独自在家打理着15亩耕地,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主要就靠父亲的收入。
父母深知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虽然生活辛苦,但是父母坚持供三个孩子上学,希望他们将来能有更好的前途。
蒋多多从小成绩就不错,2003年,初中毕业的她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南阳市第八中学。
父母对这个女儿也是寄予了厚望,希望她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让父母没想到的是,她竟然会在高考时故意考零分,父母很疑惑,高中这几年她的思想怎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经过对蒋多多本人的采访,以及对其同学和老师的询问,记者终于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在高中一、二年级的时候,蒋多多的成绩始终能够保持在年级中上游的水平,家里人都充满了希望,相信她一定能够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从小地方走出去。
在平时学习疲惫的时候,蒋多多会拿出一些课外书来读,包括杂志、小说、散文等。
高二下学期的时候,蒋多多好奇地想,写小说好像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试试呢?
当时正值郭敬明、韩寒等年轻作家红遍全国,在中学生群体中,很多人都非常崇拜他们。
尤其是对于韩寒高中辍学专职写作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让许多人相信,除了上大学以外,成功的出路还有很多。
当时的蒋多多就想,如果自己也能够写出一些不错的作品,然后成为作家,那根本不需要参加高考上大学,自己也会有好的前途。
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蒋多多就开始在课余时间抽空写小说,写了一些之后,回家拿给姐姐看。
姐姐看看之后说写得不错,不如投稿给报社,看看能不能发表。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把小说寄给了几家报社,结果还真被一家报社采用,刊载了其中的几段。
蒋多多感到非常高兴,她把印有自己文章的报纸放在枕头下面,每天睡觉之前都会拿出来看一看。
并且从此,她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写作上。
之前只是下课时间和休息时间写,后来变成了自习课上也写,再后来甚至上课时间她都在写,已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说世界里。高考的升学压力似乎与她也没有了多大关系。
中午午休的时候,许多同学如果不睡觉,下午就会感到提不起精神,而蒋多多则是如果午休时间不写小说,下午就会感觉昏昏欲睡。
对于她来说,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到了高三的时候,她把大多数的精力都用在了写作上。
她写的有武侠小说、校园小说,如《魂断北京城》、《天凉好个秋!》、《网中人》等,还有一部电视剧剧本,但是大都没有写完。
蒋多多说,她很少看别人写的小说,因为看多了以后,自己的思维就会受到束缚。
虽然并没有看过许多小说,但蒋多多写小说的时候思路非常流畅,常常是一天能写一万多字,而且一遍写成,并不需要怎么修改。
有时候她会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同学和老师看,同学看了之后纷纷夸赞她有才华,而老师却批评她的作品为“乱七八糟看不懂的东西”。
在蒋多多的家里,她从箱子里拿出厚厚的一摞英语作业本,足足有40多本,打开这些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她写的东西,蒋多多说,一共有100多万字。
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中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写作上,蒋多多的学习成绩自然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父母劝她先把写作的事放一放,先考上大学再说。
她虽然有所转变,但是依然没有完全放下,每天还会写,高考将近时,她还有了出书的打算,但因为后来考试违规事件的影响,她决定先推迟出书的计划。
高三下学期,蒋多多的学习成绩已经严重下滑,但此时的她醉心于自己的写作,对此并不在意。
看着周围同学为了高考而争分夺秒地复习,蒋多多开始思考起应试教育的弊端和高考制度改革。
她多次找老师陈述自己的看法,刚开始老师是劝她不要想那么多,先把学习搞好,但是蒋多多并不听,仍然去找老师,后来老师开始严厉批评她。
但蒋多多表面上不再和老师理论,但是心中并不服气,她默默地酝酿着做一件事情出来,希望引起上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于是就有了高考时“特殊”的答卷。
高考时,蒋多多在所有科目的主观题答题区都写满了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抗议,在语文作文答题区,她写下了八千多字的长文,批判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弊端。
她在试卷的密封线外写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每科试卷都用两种颜色的笔答题,打算通过这种方式让每科成绩都得零分。
她希望以此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甚至引发社会的关注。
意外出名,外出打工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她所写的内容并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相关反馈,社会也没有看到她所写的八千字长文,反而是她自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让她感到有些头疼。
在村子里,大家每天都能够看到好几拨人带着摄像机和话筒来采访蒋多多,在村民们的眼里蒋多多已成了一个名人。
但蒋多多说,自己真正在乎的并不是这些虚名,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思想有没有人重视。
她无奈地对记者说道:“刚开始有人来采访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痛快,因为能够向人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接下来每天都被采访好几次,相同的话都会说上好几遍,感觉很烦。”
除了各家媒体的关注以外,其他一些单位部门也关注起了蒋多多本人,南阳市政府的相关部门和蒋多多的学校给她送来了一些作业本和图书,她收下了。
后来,南阳市卧龙区教体局、妇联还有王村乡政府给她送来了两件衣服和500元钱,这次她说什么也不愿意收,眼中还冒出了泪水。
工作人员最后硬是把东西放在家里就走了,蒋多多急了,她逼着母亲让已经走远的工作人员冒雨回来,把衣服和钱拿走。
接受采访时蒋多多对记者说:“如果是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我愿意接受;但物质上的帮助,特别是直接送钱,让人以为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追逐名利,这是对我的羞辱,我不会接受。”
来自社会的压力虽然让蒋多多感到苦恼,但是让她最难受的还是来自父母的压力。
高考刚刚结束时,父亲听说今年的高考题不太难,问蒋多多考得怎么样,但是无论父亲怎么问,蒋多多就是不直接回答。
最后她只说了句:“考上是不可能的,我有自己的打算。”父亲感到很失望。
其实早在高考前的几个月蒋多多就有了高考考零分的打算,当时她就意识到之后会面对来自父母的压力,于是开始攒钱,准备高考结束后出去打工。
当时父母每个月给她一百多元的生活费,勉强够她在学校的生活,而她为了省钱,每顿饭只吃一个包子,最后攒下了两百多元。
填报志愿结束的当天,蒋多多就去了郑州。
到达郑州火车站时是第二天凌晨十二点多,她给在郑州上学的姐姐打电话,姐姐的电话关机,她就在火车站附近坐到了天亮,直到联系上姐姐。
她向姐姐讲述了自己高考故意考零分和被违规处理的事,姐姐批评她道:“你怎么那么幼稚啊,教育制度哪有完美的?不都是在摸索中逐渐进步的吗?要进步总要有个过程的啊。”
蒋多多低着头小声说:“我现在明白啦,但现在也没办法啦,我现在想去菏泽打工。”
姐姐不许,“我知道你上学的时候就喜欢菏泽这个城市,但是你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小姑娘,自己去打工不安全,先回家再从长计议吧。”
蒋多多随口答应了姐姐,但是从姐姐学校离开后,她还是没有听从姐姐的劝告,一个人坐火车去了菏泽。
到菏泽火车站时,时间是凌晨一点多,夜里出站容易迷路,她就在火车站里一直坐到了天亮。
这段时间里有好几个人上前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是不是需要找工作,表示可以帮助她,她都警惕地保持沉默。
天亮之后,蒋多多开始在大街上寻找各种招聘广告,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但是并没有什么结果,身上的钱也快用完了,她只好沮丧地回去了。
回到南阳后,蒋多多依然不敢回家,她白天的时候就在市区的各个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溜达,晚上到亲戚家借宿一晚。
有两个夜晚,她走到南阳师范学院的校园里,希望能在通宵自习室里坐着过夜,但是通宵自习室并没有开门,她就到女生宿舍楼下,连续坐了两个晚上。
回忆当时的状况时,蒋多多说:“那一段时间感觉非常无助,心里很焦虑,总觉得对不起爸妈。甚至连自杀的念头都有了。”
最终,没有找到人生方向的蒋多多还是回到了家,父母劝蒋多多复读,但是她并不愿意。
现在的蒋多多
后来,在家里人的建议下,蒋多多进入了一所技校学习,并在毕业后靠学来的技能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写作的爱好已经丢弃。
虽然她的事情依然会偶尔被媒体报道,但是已经很少有媒体再关注她本人。
如今的蒋多多已经结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过着平静的生活,有记者联系到她,面对镜头,蒋多多说:“当时我以为我什么都懂,到后来才发现,我的做法挺傻的。”
当被问到对孩子有什么期望时,蒋多多说:“还是应该好好读书。”
记者问:“如果再让你重来一次,你会好好参加高考吗?”
蒋多多:“我想会吧。”
记者:“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后辈年轻人说的?”
蒋多多:“虽然教育制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总是要有个过程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考还是很重要的,还是不要轻易地拿自己的高考成绩作为‘赌注’来做出所谓的抗议吧。”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