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三阳川】死亡7例!甘肃最新传染病疫情发布!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1-13
手机版

  

  2020年8月,全省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25种6784例,死亡7例。本月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584例,死亡7例;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2200例,无死亡病例。

  全省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乙类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布病,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6.71%。全省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丙类传染病是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8.64%。

  本月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秋季学期开学,各地要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疫情防控,重点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快速处置,防止扩散蔓延。

  2020年8月甘肃省法定传染病报告

  发病、死亡统计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发病数与死亡数按照终审日期进行统计;

  *病毒性肝炎的病例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病例数、死亡数的合计。

  秋冬季节天气多变

  现阶段是各类重点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必须严格做好防控工作,严防传染病

  其中

  以下几种传染病是重点防范对象

  ▼

  季节性流感

  天气越来越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发病将越来越多,很多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儿童,都成为流感的高发人群。

  

  防护措施

  1. 讲究个人卫生,勤换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注意休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身体状况;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到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患者;

  3. 出现流感样症状者,出入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等遮住口鼻;尽可能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及时就医;

  4.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非常重要。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第二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知情接种。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

  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根据太原市近几年流感监测资料显示,每年的11月-来年2月为流感的发病高峰期。

  对于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七类人群建议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为第二类疫苗,由居民自费并自愿接种。一般来说,年龄在 6 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接种。

  七类人群专家推荐接种:

  一、60 岁以上人群;

  二、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三、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四、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五、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

  六、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七、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水疱或溃疡,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防护措施

  1.勤洗手、掩口鼻

  2.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3.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常接触的物品

  4.尽量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保持通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通过飞沫传播。

  

  防护措施

  1.接种疫苗

  2.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妥善清理口鼻排出分泌物

  4.保持双手清洁

  5.彻底清洁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

  肺结核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严重病人可以出现肺空洞或并发大出血。

  

  防护措施

  1.及时接种卡介苗

  2.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肺结核筛查

  4.学校所有新生入学应做结核病筛查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近期小龙虾逐渐下市,山西的小伙伴需警惕相关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防护措施

  1.减少污染,控制食物保存的温度、熟食存放时间

  2.生熟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存放时间较长的食物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3.注意饮用水的卫生

  传染病并不可怕

  我们需要做的是

  正确认识它,正确预防它

  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赶紧转告身边的人吧!

  来源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一篇:《法学》2022年第12期要目
下一篇:2022年下半年青海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试科目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