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所强基高校浙江省录取大数据透析,2022年强基备考策略!
“强基计划”招生,只在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试点。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一度遭遇“寒流”,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顶尖大学,均未能完成招生计划。
不过,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扬眉吐气,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1026人,北京大学招生939人,均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其他高校也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强基计划”招生的初衷。
下面,我们共同来分析2020、2021年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招生情况,以期给2022届学子,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助力学子们精准备考。
一、2020年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浙江省招生情况统计
从招生总人数看,除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招生名额为187人之外,浙江省是受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青睐的省份,招生名额达到了134人,排名全国第二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人数达到了35人之多,排名全国第三位。
从最低入围分数线看,最高的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达到了680分之多。清华大学排名第三位,678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均未公布入围分数线,使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中山大学以665分排名全国高校第四位。
入围分数线不及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的“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是: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由此可以看出,“强基计划”实施的元年,遭遇的“寒流”有多“寒冷”了。
从总的招生计划看,浙江大学最为“豪横”,共在本省录取了3138人,占全国招生总人数的50%以上。其中,仅高考统招、强基计划、“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869人。
上海交通大学总招生人数为346人,排名全国第二位。复旦大学总招生人数为257人,排名全国第三位。
其他招生人数超过200人的省、市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
从高考统招总人数看,浙江大学仍然高居第一,1638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共招230人,排名第二位。华中科技大学共招226人,排名第三位。
从高考统招录取分数线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非强基计划高校)分别排名前五位。其中,清华大学以700分夺魁,超过北京大学1分!
2020年,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不在浙江省实施“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分别是:国防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5所高校。
二、2021年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浙江省招生情况统计
2021年,在浙江省实施“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由2020年的31所增加到2021年的34所。在浙江首度实施“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仍然不在浙江省实施“强基计划”招生的大学是: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
从招生人数看,清华大学招收72人,北京大学招收66人,均比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增加了2人。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人数下降到30人,比2020年减少了5人。
2021年在浙江省实施“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中,录取人数超过10人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招生人数为52人,通过提前批录取。
从高考统招录取分数线看,北京大学上升到第一位,696分,全省排名第87名。清华大学为695分,全省排名93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以692分,排名第三位。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下降到第四、第五位。浙江大学仅排名第二十二位,令人意外。原因不言而喻,浙江大学招生人数太多,“农林海洋”专业拖了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后腿”。
从“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看,北京大学以683分排名第一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672分排名第二位。而中国人民大学以671分排名第三位。清华大学以最低分667分,排名第四位,有一点小小的“爆冷”。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没有公布“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从高考统一招生录取人数看,浙江大学仍然保持“强捍”的姿态,在浙江省招生总人数达到了3136人之多。上海交通大学仍然保持了340人以上的招生规模。复旦大学也达到了220人以上的招生规模。
高考统一招生总人数超过100人的高校有: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理工大学,共有17所高校,占985工程大学、“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47.22%,由此可见,高水平大学对浙江省学子的“青睐”。
三、2022届学子应对“强基计划”招生初审以及校测的主要策略
第一,首先要了解“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的优势利弊。
应该肯定地说,“强基计划”要招收的对象是有志于基础科学领域,且有恒心毅力的学生。形象地说,“强基计划”招收的专业,相对是比较“冷门”的。就业受到影响是可能的,不过,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应该没有就业之忧虑。
第二,要了解“强基坟墓”招生专业对选考的限制。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对于报考不同专业的考生,有“文科”“理科”“物理”“历史”“思想政治”等限制,考生们务必要看清楚。
第三,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强基计划”招生的专业,是立足于基础科学领域的专业,不热门,只被人们认为是超级“冷门”的专业。而且,录取之后是不可以改变专业的。这些,考生们要充分了解,认清形势。
第四,要适应了解“强基计划”招生报考的一些基本要求。
比如:“强基计划”校测要笔试高校,笔试的学科、试题内容、试题难度各有哪些不同?校测要求面试的高校,如何应对?如何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等。
第五,要做好长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
“强基计划”招收的学生,都是基础学科领域拔尖的人才。这些专业立足于基础学科,没有十年八载的锤炼,是难以达到顶尖科学家的水准的。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还要有坚持不懈、发愤图强的精神,才有可能在基础学科领域出人头地,创新出一片天地来。
“强基计划”招生试点已经实施了两年。但是,很多老师、家长、学生对“强基计划”还是缺乏充分了解。甚至有的人对“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嗤之以鼻”,这是严重误解了“强基计划”实施的初衷。
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是否扩招?2022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阵容是否扩大?这些未解之谜,将会在2022年4月揭晓。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17国庆节手抄报图片内容:国庆节诗句 国庆节歌颂祖国
下一篇:20届跨专业考研最热门专业排行榜新鲜出炉!看看有你想考的吗?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