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那个高考670分,却要卖菜攒学费的清华状元,如今怎样了?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1-13
手机版

  他高考以67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又自豪的事,可全家人却在为他的学费担忧,夜不能寐,他就是王志龙,一个山村里的状元郎。

  他最后成功入学了吗?他的身上又有着让人感动敬佩的故事?本期的子牙童趣咱们老百姓,将为大家讲述寒门学子王志龙的故事。

  

  家中出了高考状元,却在为学费发愁

  王志龙,2000年出生在四川省甘孜的一个贫困山村,是一个藏族小伙子,父母是朴实本分的农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王志龙的父亲在山村里长大,没有怎么读过书,但他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他教导王志龙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用学习给自己创造一个精彩的人生,王志龙将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

  

  心中有了信念,做事的时候就会更加坚定,任何事都不能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王志龙就是这样。

  他从小学习成绩就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的成绩,而且甩第二名很大一截,可谓是断层式取胜。

  在他的心里,学习固然重要,但父母也很重要,他的父母从不让他上地干活,让他专心在家学习功课。

  

  可随着王志龙慢慢长大,他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每次放假,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会帮父母分担一些家里的农活。

  但每次都会被父母驱赶回家,他告诉父母学习成绩很重要,一个好的身体也不可或缺,在地里干活就当是锻炼身体。

  十年磨一剑,王志龙最后在高考这场千军万马的战斗中,考出了670的高分,是他们县城的状元,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考入清华的寒门学子。

  

  王志龙的这个分数可以报考很多优秀的大学,他在老师们的建议和指导下,最终报考了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

  2018年8月,王志龙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换来了今天的成功,他不仅家里的骄傲,也是全村人的希望。

  为了庆祝王志龙被清华大学录取,村里人给他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大家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场面欢快幸福,给王志龙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在王志龙父母满脸笑容下隐藏的事是心里无限忧愁,他们在担心王志龙学费的事。王志龙之前是学校的尖子生,获得了免除学费的资格,而且每月还会给他生活补助,父母完全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

  可这次不同,王金龙一入学就要缴纳6000元的学费,为了凑齐这笔学费,王志龙开始卖菜,做零工。

  山里面的农作物种植很受地区影响,他们不能大面积种植玉米水稻,只能种一些蔬菜花椒这种蔬菜。

  

  王志龙家里的收入来源就是花椒和一些蔬菜,王志龙父亲每天天还没亮就出门去山上的花椒园摘花椒。

  虽然手上戴的有手套,但是光线太暗,胳膊和脸还是会被花椒树带刺的枝条刮伤,王志龙看到父亲身上的一条条的红印,心里早就泪如雨下,但是他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一家人齐心协力,终于凑齐学费

  王志龙家的花椒一直以来都有稳定的买家,这次买家不仅把他们家全部的花椒买走了,还给王志龙送了电脑和手机,作为升学礼物。

  

  他们知道王志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但还是想尽一些绵薄之力,让王志龙可以继续学业。

  家里的花椒卖了近一千元,但是离六千元的学费还有一大截,王志龙的父亲准备把家里的菜园的蔬菜拉到下面的镇山去卖。

  王志龙一家住在山上,日常出门都是靠腿,因为山路不仅窄而且很陡,驾驶三轮车这种交通工具太危险。

  

  但为了可以多卖点钱,王志龙父亲还是冒险开着家里的三轮车去下山卖菜,王志龙担心父亲的安全,每次都会和父亲一起,两个人一起可以帮衬。

  知道他们在卖菜,镇上很多人都会来围观,镇上的学生本就不多,他们自然而然地知道王志龙考上了名牌大学。

  现在他们也只是想看看镇上的这个状元,买不买菜的根本不重要,有些人知道他们家里的贫困条件,多少会买一些菜,希望给他们家一点帮助。

  

  为了省时省力,王志龙和父亲两人晚上就睡在三轮车上,王志龙说条件纵然条件艰苦,却很值得,坚持坚持就过去了。

  父子两人卖完后,王志龙一人留在了镇上,原来他找了一个小时工,在一家仓库做分拣,相比于卖菜,这个工作更轻松些。

  毕竟是自己上学,王志龙不想全靠父母,十几年来,父母已经为他付出很多了,他必须靠自己双手为自己挣取学费。

  

  王志龙的母亲身体不太好,不能下地干重活,就在镇上和别人一起讲十字绣,一幅画可以卖一两百块。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凑齐了王志龙的学费,他可以前往北京开始自己的大学之路,改变自己的命运。

  王志龙报考的是土木专业,一开学就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有了明确的规划,和同学交流后,他决定辅修电子自动化专业,技多不压身,以后肯定有很大的用处。

  

  上了大学的王志龙,每天的也是日程满满,早上给自己安排了早自习,然后开始自己一天的课程,晚上去做兼职挣生活费。

  自王志龙上大学后,就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他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做了很多兼职,这些钱足以支撑他的生活费,而且每个月还会给家里的父母寄一些,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王志龙的同学知道他的经历后,很是敬佩,同样是清华学子的他有些惭愧。自己有较好的家庭条件,父母也是知识分子,城里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便利,而且门槛没有山区那么高。

  

  王志龙就大不一样了,他来自贫困山区,在各种资源那么匮乏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学习,用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以后要多向他交流探讨。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只要自己有目标,任风吹雨打,自己都无所畏惧。

  大三的时候,王志龙获得免试资格,成为了本校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一步步完成自己入学时候对自己的规划。

  

  走出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今后的他还会在更大的舞台绽放自己的光芒,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山村小伙到清华学子,在学习条件艰苦的山区,王志龙也能靠知识走出山区,走向世界。

  这一路走来,他经受了很多我们不曾看到的苦,我们也无法感同身受,但好在结果皆大欢喜。

  

  王志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家庭贫困,条件艰苦,并不能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拥有坚定的信念很重要,它支撑我们勇敢向前,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只要我们足够坚强,努力,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功,享受独一份的喜悦。

  了解了王志龙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吗?你对生活抱着一种什么态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期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请转发点赞并关注,你的支持将是我做出更好作品最大的动力。

上一篇:2015北京高考改革: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下一篇:2021高考迎来“变革”,英语将被淘汰?还有个“坏消息”随之而来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