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阎锡山能掌握山西38年无人能动全靠此人出谋划策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民国时期大小军阀无数,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虽然说不上举世无双,但是其地盘是最为稳定的一个。阎锡山执政时期,山西各方面都位居上游,对内推行“六政三事”(水利、蚕桑、植树、禁烟、天足、剪发、种棉、造林、畜牧),对外多次避开军阀混战让山西免造战火波及。
当时全国只有两个模范省,山西就是其中一个。阎锡山掌握山西长达38年无人能撼动其地位,天时地利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幕后军师辅佐,阎锡山的大政方针几乎都是出自军师赵戴文之手。
赵戴文出身于山西,因为家境殷实所以他也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9岁,赵戴文开始接受启蒙教育。14岁,就可以独自阅读经史著作。19岁,赵戴文进入太原晋阳书院。之后赵戴文博览群史诸子,并且还研究儒学和佛学。39岁,赵戴文留学日本,就此结识了阎锡山,更是山西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
1911年,年仅28岁的阎锡山凭借着培植的力量当上了山西都督。当时的阎锡山比赵戴文小十几岁,所以一直称呼赵戴文为老大哥,共事三十多年几乎形影不离。赵戴文和阎锡山合计了一下决定建立军事教育机构,也就是将校研究所,赵戴文任所长。赵戴文为阎锡山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故称为:“晋绥军将校多出其门。”
北伐时期,阎锡山任革命军北方总司令,晋绥军成了“北方国民革命军”,赵戴文担任军师之位,也就是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参议。在北伐中,阎锡山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地盘从原本晋绥一带扩展到京、津、冀、察两市四省,阎锡山也从“山西王”变成了“华北王”。赵戴文依其资历、地位以及和阎锡山的关系,自然成为入佐中枢的最佳人选。
北伐结束后,蒋开始削弱各军事集团
,先是爆发了蒋桂战争,紧接着分化冯玉祥的西北角,年底时期开始了讨伐唐生智。可能是阎锡山有了唇亡齿寒的感觉,所以准备联合冯玉祥、李宗瑞与蒋开战。赵戴文多次劝阎锡山不要贸然行事,力劝阎锡山不能助唐生智反蒋,避免山西扯入战火中。赵戴文还说道:“我不忍看见中国再打内战。如果再打内战,我就跳长江。”
可惜赵戴文在南京的时候,贾景德和薛笃弼一直怂恿阎锡山造反。赵戴文回到太原劝阎锡山的时候,阎锡山却说:“你被蒋收买了。”苦口婆心的劝阎锡山而阎锡山却这样说老先生,伤心的老先生只能掩泪而去。虽然说服不了阎锡山,但是赵戴文还是希望可以降低损失,于是自己就留在了太原继续担任阎锡山的总参谋。
历史证明了赵戴文是正确的,中原大战以反蒋派的失败而告终,阎锡山被迫把华北地盘交给张学良处置,接受“下野”的惩罚。阎锡山不听赵戴文的劝告,落得个身败名裂,背井离乡的结局。抗战爆发后,山西在日军的进攻下迅速沦陷,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部也只能驻扎在晋西的偏僻山区中。虽然此时的赵戴文年过古稀,但仍是阎锡山的左膀右臂。
抗战中期,晋绥军节节败退,日军攻势越来越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军方对此开始了诱降政策,原本就保守的阎锡山萌生了投敌的念头。由于阎锡山频繁的和日本军方接触,阎锡山准备投降的口风也传播开来,对此赵戴文和阎锡山展开了一次不愉快的对话。
赵:“外面疯传你要对日妥协,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如果有,我们都是反对的。你回太原,我们不愿意和你去。”
阎:“你的意见如何?”
赵:“我也反对!”
阎:“如果我要投降,你能怎样?”
赵:“我一定跳黄河而死。”
阎:“今天是你和他们都不对,山西该如何只有我配主张,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黄河也只有我配跳。你们不该提主张,也不配跳黄河!”
赵:“我是有民族气节的人,我绝不回太原当汉奸!要回。他回去;我的坟墓就在黄河边!”
由于赵戴文态度坚定,尽管阎锡山一直和日军频繁往来但始终没有公开投敌,保全了民族大义。如果没有赵戴文,那阎锡山的立场可能就会发生改变。1943年,这一年赵戴文因肝癌医治无效而去世。历史验证了赵戴文的眼光,如果没有赵戴文阎锡山的结局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赵戴文去世时,在外整军的阎锡山立刻赶回去亲自祭奠赵戴文。阎锡山能掌握山西赵戴文功不可没,最关键的是赵戴文坚定的捍卫民族大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从哪说起呢终于找到在中国的发起人了,论据挺有趣
下一篇:业绩重回中高双位数增长通道,四季教育(FEDU.US)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