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频频关门跑路的背后:大部分学校都栽在了这一点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0-02-14
手机版

“培训机构频频关门跑路的背后:大部分倒闭的学校都栽在了这一点。


一、培训机构跑路引出麻烦

近日,霍女士(化名)在给自己的孩子办理补习班退费手续时,遇到了重重阻碍。

据悉,早在2018年底,霍女士给数学成绩较弱的孩子报了个数学补习班,按照补习班80元/课时的标准,预交了2个月的费用。但是,孩子去了5次之后,任课老师突然告知家长,有事暂时上不了课,需要暂停一段时间。过了一个多月,霍女士再去询问,该老师表示自己的母亲生病住院,抽不开身。


再后来,又说是家里老人去世,需要回去处理家里的事情。于是,霍女士一等再等,等到2019年5月份,也没能等到开课的通知。于是,去找老师申请退还剩下的课时费,结果发现学校大门紧闭,老师“失踪”了。

网上关于培训机构关门倒闭的新闻,时有发生。就在3月初,广州羊城晚报就曾爆出某教育机构拖欠教师工资、拖欠场地租高额学费未退,老板关闭了在当地开办的6家培训机构跑路的消息。


二、严控办学成本埋下隐患

我们说,教育是阳光的事业。然而,培训学校作为教育行业的一份子,为何有的机构会干出一些不得人心的事情来呢?笔者认为,这些关门跑路的培训机构,都栽在了急功近利上。

办培训学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中小学文化课辅导班,上课时间基本安排在寒暑假、平时的周末和晚上。国家新政的管控下,要求补习班最晚放学时间不得超过晚上八点半,于是,平时在补习班上课的时间就更短了。这样以来,培训学校的教室和教师利用率就大大降低,如果聘用全职教师,相当于每周有5天时间是不上课的(晚上可能要上两三个小时),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少培训学校聘用兼职教师、大学生兼职,一方面师资不稳定导致管理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出成绩,再加上个别招生咨询师在向家长介绍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
给了家长过高期望,所以很容易出现中途申请退费的情况。


三、盲目扩张带来的双重风险

另外,培训机构的急功近利还表现在盲目扩张上。我们都知道,补习班收取的学费,只有消耗掉的课时才算收入,其余的属于预付款,相当于是家长“暂时寄存”在你这里。但是,很多校长似乎忘了这一点,收取了家长的学费之后,拿这些钱去招兵买马、租赁场地开办分校。
与全日制中小学不同的是,新开的补习班大多要靠自己去做招生宣传,这又是一大笔开支。无论是场地租赁、设备采购,还是教师薪资、广告投入,花的钱都是家长的预付费。一旦有大面积的家长觉得教学质量不满意,要求退费,极有可能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支撑不下去。
尤其是,有的培训机构属于无证无照违规办学,家长只要往工商局、教育局一捅,十有八九会面临查封的下场。

因此,作为教育培训行业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清醒地记住一点,资本求快、教育求慢,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让步子放慢一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在风云激荡的教培行业市场里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实现“旱涝保收”。

上一篇:在线教育机构私域流量运营指南
下一篇:该在线教育机构用户突破600万,走进在线教育\"深水区\"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