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在人民,利归天下”
“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为民情怀。”习主席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专门引用胡耀邦同志题的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副对联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可以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1958年,胡耀邦在参观河南南阳武侯祠时,看到曾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蘅留下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于是提笔改写出上述的那副对联,昭告了共产党人应有的群众观、利益观。
“心在人民,利归天下”,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先进性所在。在共产党人的眼里,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群众才会“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
1942年,晋察冀根据地司令员聂荣臻曾签发过一道“树叶训令”。为小小的树叶颁发一道训令,原因何在?当时,由于日寇的封锁扫荡,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树叶成了最主要的口粮。聂荣臻果断下发训令,要求部队不得在村庄方圆15里之内采摘树叶,“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老百姓正是从一件件具体的事中来认识我们党、我们军队的。我们党能得民心的答案就在这里,人民军队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也在这里。
告别战争年代,当年那种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地淡化了,有的甚至把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水火关系。个别党员干部不是“心在人民”,而是心在小家庭、小圈子;不是“利归天下”,而是大利归自己、无利不起早。如果这样做的党员干部多了起来,群众还会像战争年代那样倾家荡产、舍命相随地支持我们吗?
刘伯承元帅曾这样追问:“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党我军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把自己的根牢牢地扎在人民群众当中,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始终站在最广大群众的一边,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张龙)
上一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手机APP也将启用
下一篇:不忘初心,再续征程——东北师大附中2020级高二年级上学期开学典礼线上举行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