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了解未来教育么?科学家带你去探索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主办的“中俄数字经济示范项目——科技赋能教育技术直播”活动,近日通过线上方式举行。
此次活动围绕科技赋能教育展开讨论,通过技术直播活动,让公众近距离了解中俄双方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了解中俄虚拟现实与未来教育领域的技术发展、产业化现状及未来趋势。
MEL Science Business Development Director(钔龙科技商务拓展总监)Mr. Kai Liang(梁凯),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沈旭昆,《科普中国》融创项目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杨再石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围绕科技赋能教育展开主题演讲。
新冠疫情促成了线上教育行业的大爆发,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也不管是老师、学生或者是家长,都感受到了线上教育的冲击。同时,技术也在助推线上教育快速扩张。新兴技术正在与线上教育领域积极结合,催生出一些有趣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其实,VR和AR其实早就进入了教育领域,并且开始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疫情更是催发了许多领域对VR、AR等呈现出更大的需求。无论是线上的正式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如博物馆展陈,科技馆的体验,对VR、AR等新兴技术呈现出新的强大的需求。
梁凯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的教育市场跟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有很大优势,但在科学教育的领域,我们的教育行业还是需要很多的提高。很巧的是VR、AR、MR、XR的技术,对于科学教育的促进更大一些,有很多微观的流程、过程、原理,现实教育手段比较难进行教学和体验,这些技术就可以利用独特的优势进行教学,增强互动性,能够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之中能够加以不断的实验。
杨再石认为,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人机协同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智能化”;基于扩展现实技术,融合调度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促进教学情景“灵境化”;基于自适应学习技术,按需精准推送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个性化”;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精准分析学习数据,促进“教学“精准化”。
沈旭昆在演讲中表示,虚拟现实,增强了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科技馆展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可能是以前的技术不具备的。说到底,数字资源是基础,要真实地,高精度地获取数字资源,建立好数字资源库,促进创作。用户体验是重点,不管K12教育,或者我们参观一个博物馆或科技馆,身临其境现场体验感是非常震撼的,通过VR/MR在线上进行相关的教育和体验,是不是能达到那样的体验感,是不是能够达到很情感和共鸣,这方面任重道远。(张蕃)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