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点+图文解读+练习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电子教材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

  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

  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

  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

  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

  二、多音字

  看:kàn(看见)kān(看护)

  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

  三、理解诗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四、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 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课文主题

  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图文解读

  ▼▼▼▼

  

  

  

  

  

  

  

  

  

  

  

  

  

  

  

  

  

  

  

  

  

  

  

  

  教学实录

  以文带文,让孩子爱上小古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5课,课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篇写人的小古文,以具体事例展示了少年王戎的聪慧。教学本课,旨在通过多层次、多梯度的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渗透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同时多元迁移,以文代文,发展学生朗读、理解、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孩子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戎、竞”等生字,理解“唯”“折枝”等重点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重点)

  3.结合注释,读懂文言大意,感知王戎等人物形象。

  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文言导入,了解题意。

  1.师: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送给大家一句话,谁来读一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说的话听懂了吗?你们有发现吗?这些语言和我们平时说的话一样吗?像这样的语言叫做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2.指导读好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3.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戎”:出示甲骨文“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武器、军队的意思。

  4.了解出处:预习了课文,知道这则文言故事出自何处吗?【板贴:看注释】

  5.解题:“取”作何解?谁来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朗读感悟,培养语感。

  师:文言文本身没有标点,是后人加上去的,即使加上,有些地方还要注意停顿。读好古文,一定要先“明句读”。

  1.自由读课文,读两遍,一读读准字音,再读试着读出停顿。

  2.指生朗读,正音。重点指导“戎、诸、折、竞、曰”的读音。

  

  3.交流难读难理解的字句。

  ①尝/与诸小儿/游 理解“尝” (独字成词)

  ②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重点理解“折枝” 【板贴:联系上下文】

  (拓展:李子成熟挂满枝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这样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在这里就是——看道旁李树,千颗万颗压枝低)

  ③诸儿竞走取之。 理解“之”的不同含义。

  人问之。(虚词丰富)

  4.师范读,生标注停顿。

  5.生练读。

  6.出示竖版古文,生读。

  7.去掉标点读。

  明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你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多朗读也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板贴:多朗读】

  8.了解故事大意:短短古文,仅49字,却描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感知形象,收获启迪。

  (一)感知王戎形象

  1.师:读了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王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师: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要把树枝都压弯了。其他小朋友怎么做的?王戎又是怎么做的?

  板书: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唯戎不动

  ②师:看到路边的李树结满了果子,小朋友们直流口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向李树,像猴子一样爬到树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小朋友们会怎样问呢?

  ③师:王戎是怎么回答的?他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那他是随便猜猜的吗?他是怎么想的?

  李树多子——人们不摘——此必苦李(有理有据)

  树在道边而少子,此必甜李。【板书:善观察 勤思考】

  (二)感知诸小儿形象

  1.师:李子究竟苦不苦?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取之,信然”)

  2.明确:诸小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辩证、全面评价)

  四、以文带文,课外延伸。

  1.总结写法:作者不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先用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这种方法叫做?(对比:反衬出王戎的聪慧过人)

  2.拓展:《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王戎的其他故事《王戎观虎》。

  【出示】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①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②,戎/湛(zhàn)然③不动,了无惧色。

  注释:①承间:趁机。②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③湛然:安详沉静地。

  ①请你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读故事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就更棒了。

  ②思考:你感受到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勇敢、从容淡定……)从哪读懂的?

  ③补充: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豪杰,王戎自幼聪慧过人,胆识过人,后来成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师:人都是有多面性的,在《世说新语》之《王戎死孝》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王戎卖李》中他又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中找找答案吧?

  3.《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很多孩童智慧的故事,比如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孟尝君以语启父》、《陈太丘与友期》、《杨氏之子》、《咏雪》、《张吴兴亏齿》等,让我们共读《世说新语》,感悟智慧人生。

  

  同步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本文出自《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常与诸小儿游。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取之,信然。

  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

  1.点拨:掌握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

  答案:世说新语

  2.点拨:结合故事内容理解重点字词和句意。

  答案:(1)曾经 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2)跑 看到道的一边有一棵李子树,伙伴们都跑过去折枝取李子。

  (3)的确如此 把李子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

  3.点拨:仔细阅读选文,体会文章的内容,总结中心思想。

  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不能盲目的跟从。

  四年级上册语文目录

  字词句段篇

  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写字表字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生字笔顺描红》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背诵闯关表及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识字表300字同步字帖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生字卡片(偏旁、部首、组词、造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写字表同步字帖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写字表生字组词汇总

  试卷

  其它资料

  2020小学语文上下册网课资料汇编

  免费领取::

  口语交际

  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

  2020小学数学下册资料汇编

  1-3年级免费领取:

  4-6年级免费领取:

  小学语文数学各单元测试卷

  2020小学英语下册资料汇编

  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三至六年级下册英语在线教程

  [][][][][][Unit5][Unit6][Unit7]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人教版)
下一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题型多样,题目并不难,收藏一练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