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难忘高中的劳动课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文/王广才 图片/来自网络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是上世纪60、70年代,对学生的最高要求。从上五年级到高中,一直有劳动课,劳动是那是重要的上学内容。我的高中生涯是在枣庄三中度过的,记得刚到三中时,高中有九个班,高一五个,高二四个,我在高一五班,只有我们班是农村户口,其他班都是非农业户口。上高中时,大多学生已十五六岁,已能干体力活,农村孩子能吃苦耐劳,干活是一把好手,许多劳动场面还记忆犹新。运高岭土学校西南角 ,紧邻操场,有一个耐火砖厂,是学校的,烧耐火砖主要用高岭土。各班轮流劳动,为耐火砖厂拉高岭土。学校在枣庄龙头,一个不太高的岭上,高岭土矿在枣庄三角花园东边的高岭土矿,两地相距有七、八里路。拉高岭土用地排车,两人一组,一拉一推。农村孩子干活早,挑水、推独轮车、拉地排车什么都干过。因此,干这活不在话下。初次干,同学们都想表现一下,干起来生龙活虎,你追我赶,我们班54名学生,只有六名女生,战斗力明显高于城里学生。虽然老师要求要注意安全,不要装多,要悠着干,但几个力气大的,每次都要装得满满的,拉起来喊着号子跑。我的力气一般,和我一组的同学年龄比我小,但我们不示弱,鼓起劲来干,与力气大的不相上下。俗话说,远行无轻担。拉地排车是很累的,空车还好,重车而且要爬一个上坡,一两趟还行,次数多了,还真吃不消。不过农村孩子能吃苦,在一个星期的劳动时间里,天天汗流浃背,一直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我们不像城里的孩子,吃得好,我们是吃煎饼卷咸菜,喝开水,原来一顿吃两个煎饼,拉上一天的地排车,每顿需要增加一个煎饼 ,保证有足够的体力去劳动。好在老师提前通知,从家里多带了煎饼,但由于天气热,煎饼不好保存 ,一周有一半的时间,要吃发霉的煎饼,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看到学生们个个都像小老虎,吃苦耐劳,没有人退缩,班主任罗尊礼老师,高兴地合不上嘴,一个劲地夸赞我们,农村孩子真能干。时间长了,都知道我们班的学生干活有拼劲,不惜力。插稻子学校不光让学生在校劳动,也安排去附近农村干农活。学校西南面的涝坡有水稻田,老师便带领我们去插稻秧。我生长在山区,听说过稻子,但从来没有见过,就别说插稻子了。这天怀揣好奇,跟着老师来到了涝坡,只见田野里成块的田地,灌满了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一片,有的稻田已绿意盎然,与远山、村庄、组成了壮丽的山水画。社员们正在劳作,看到我们的到来,都露出惊奇而又怀疑的目光,好像说,毛孩子们能插稻子吗?劳动前,大队领导给我们做示范,介绍如何插秧,告诉我们不要插太深,两厘米就行,间距一拃之内,每墩四五棵,行距保持两拃之内,一边插一边往后退,要保持齐整。听完介绍,我们退掉鞋袜,走进水里,拿着水稻照葫芦画瓢。一开始,心里没谱,你观我望,有些犹豫,大队里的人鼓励我们大胆干,说慢慢试着来,熟中生巧。同学们个个弯着腰,试着插着稻子,起初,有的深有的浅,且歪歪斜斜,看着参差不齐的水稻,大家互相取笑,稻田里回荡着欢声笑语。因在家时经常干活,对农活悟性较高,慢慢就有了感觉,插的稻子越来越齐整,有模有样。社员们由怀疑变为惊喜,都夸我们干得好,在社员的鼓励下,初次插稻子,就有成就感,心里美滋滋的。还有更高兴的,给农村劳动,不同于学校,大队要管一顿饭,每人发两个烧饼,还有大锅菜,白菜粉条炖肉,对于整天吃煎饼咸菜的我们,有种过年的感觉,因此记忆深刻。虽然已过去50年,仍深深留在了脑海里。浇苹果树在枣庄北部有个钓鱼台山,山脚下有个苹果园,上高二时,我们班在果园劳动了一周。在果园的任务,就是为苹果树施肥浇水,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流程都清楚。浇水前,先把苹果树周围挖低用土围起来,以防水外流。干活时,每三个人一起,从水塔接水,把大圆铁桶灌满后,用地排车拉至树边。然后分工进行,有的撒肥,有的浇水。给果树浇水说起来容易,实则很辛苦,果园里有的地方有路,有的没有,有路的拉地排车省力,没路只能在地里拉,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土松软,车轧过是一道沟,一个个把吃奶的劲都使上,铺下身子拉,憋的脸红脖子粗,一天下来,胳膊腿都疼。不过,看到我们浇过的苹果树,想想枝繁叶茂,满树红红的苹果的画面,一且辛苦都值得。虽然累些,但睡过一觉,第二天仍然劲头不减。在果园劳动,管吃住,米饭,馒头换着吃,每顿有份菜,荤素搭配,能量有保证。因此,同学们的热情高涨,圆满完成了任务。果园北面的山叫钓鱼台山,我家虽然离此山也就七八里路,但和同学们一样纳闷,不知为什么起这么好听的名字。家在山下的同学,便利用休息时间,领着我们爬了上去,帮我们解开了谜团。山不太高,也就海拔几百米,顺着小路,一会就爬到山顶,靠近山顶处有一个小庙,已记不清名字。山上是平顶,有大块大块的平的石块连在一起。在西南角的石头上有一双深深的脚印,令我们感到惊奇,同学介绍说,传说姜子牙曾在此钓鱼,由于经常站在这里,留下了这对脚印,这座山后人便称为钓鱼台山。这次劳动很有意义,不仅为果园贡献了力量,也了解了钓鱼台的来历,更为我提供了孝敬奶奶的机会。一周的劳动,每天不是吃米饭就是吃馒头,我便省着吃,攒下米饭留给奶奶吃,因为奶奶很少能吃到米饭,奶奶看到我拿回的满满的一铝饭盒米饭,一个劲地说,我得了俺孙子的记了。看着奶奶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里也暖暖的。锄庄稼在枣庄三中上学 ,我们多少有些自卑感,吃穿明显不如城里学生,有不少城里学生也看不起我们,能找回自信的就是学习和劳动。学习的劲头和成绩不逊于任何班,到农村劳动更有优势,特别是锄地,不用教就会。一次,老师领着我们去龙头附近的大队,为麦茬后的玉米锄草。到底里后,大队已为我们准备好锄具,我们班的同学,没等队长提要求示范,便拿起锄头忙起来。弄得队长一个劲地咋呼,“不要慌不要慌”。“我们都会干”。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也对队长说,我们班里的学生都是农村的,都会锄庄稼,队长这才放心。除草有要领,就像豫剧《朝阳沟》里的唱段,“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把脚步放稳劲使匀。那个草死苗好土发松,得儿哟得儿哟土发松”。锄地要站稳,锄头要重拿轻下,慢慢使劲,锄庄稼苗边的草,不能用锄头钩,要用锄尖往前推草,动作不能太猛,才能锄掉草保住苗。城里的学生,基本不懂,拿起锄头不知如何下手,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都干得得心应手。有几个大一两岁的,比大队里的社员干得都好,而且干完活后,都知道把锄头上的土清理干净,防止生锈。看到我们都很专业,队长社员老师都表扬我们。回望我们锄过的地,草净苗齐,锄的均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干了一上午,中午队里集体就餐,就在地边 ,队里准备了几盆大杂烩,烧饼随便吃,我们班的同学吃得很开心,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1975年,因教育制度改革,寒假毕业改为暑假毕业, 在枣庄三中多上了半年,边学习边劳动,后又分班学习,我上了语文班,还到台儿庄农村采访过,达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高中是我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段,也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最深记忆,老师对我们视如孩子,谆谆教诲,悉心调拨我们的人生,使我没齿难忘。我曾数次路过母校门前,每次我都激动不已。但时代变迁,三中已迁到别处,这里只留下思念。我衷心感谢母校,衷心感谢对我关爱有加的罗尊礼老师,王玉卿老师,刘建中老师。壹点号 云谷山人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举报/反馈

上一篇:访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东湖区青年教师肖志清:三尺讲台一片天 坚守
下一篇:自考文凭有没有用?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