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七:跨越边界的协同创新发展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原创 辛勤的 中国城市规划

  导读

  2023年9月24日上午,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跨越边界的协同创新发展”学术对话在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全国学界与业界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跨越城市边界,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产业配合与分工、连接通道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链接与统筹、空间治理信息共享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协同创新。

  本文字数:5910字

  阅读时间:18分钟

  在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行政边界都是客观的存在,为地方的有序管理提供了重要前提,但同时也带来跨边界区域的发展及管理差异乃至问题。跨边界协同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在认可边界存在必要性的前提下,对跨边界区域当下存在问题的积极介入,以期减少乃至消解边界带来的不利因素,实现跨边界地区在发展愿景和实施管控方面的协同,并激发跨界资源共享带来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潜力。 2023年9月24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称“学会“)主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承办了“跨越边界的协同创新发展”学术对话活动。

  本次学术对话邀请了学会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深圳大学名誉教授吴志强作为特邀嘉宾,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仲德崑教授为会议主席,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分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杨晓春教授为学术负责人。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方煜教授,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健教授,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委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执行院长、教授宋聚生,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栾峰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分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陈天教授,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主任、副教授林翔,学会理事、详细规划专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主任、教授周剑云,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香港大学副教授周江评等嘉宾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致辞、引导性发言、主题对话、互动讨论与总结等环节。致辞与引导性发言由杨晓春教授主持。主题对话分为上下两个板块,分别由周剑云教授与栾峰教授主持。

  一、致辞

  致辞嘉宾 | 吴志强

  学会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深圳大学名誉教授

  吴志强院士指出,跨越城市边界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创新力量是华南地区能够崛起最重要的两双翅膀。从本质上看,地球本来是没有行政区划的,人与人是隔壁村庄,没有国界线,都是因为有了行政才有了界,实际上老百姓相互之间的生活边界是模糊、渗透的。因此,除了科学前沿、政策灵活、机制政策等新词以外,我们还更需要回到本源。

  会议主席 | 仲德崑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仲德崑教授在致辞中说,在实际的城市建设当中,“边界”的内涵远远超出物质边界的概念,是多元、综合的边界,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的、综合的研究。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然而城市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行政辖区,常常跨越多个行政边界,形成城市群或者大都市区。这种跨越行政边界的城市发展现象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

  二、引导性发言

  学术负责人 | 杨晓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分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杨晓春教授

  跨越边界的协同发展创新,聚焦的不仅是内地城市与城市的边界,亦是内地与港澳台的边界,实际上是一个广泛的关于边界地带发展的探讨。本次主题源于六年间五百多师生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毕业设计,基于联合设计推动了诸校的协同研究,因此本次对话将分为“联合教学板块”与“联合研究板块”。会议将会围绕“如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协同机制”、“如何进行战略产业功能的配合与分工”、“如何推进连接通道与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如何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链接与统筹”、“如何探索空间治理的信息共享与机制创新”五个议题展开讨论。杨晓春教授基于深圳大学的研究,提出深圳南北边界生态空间治理协同呈现的明显差异所体现的深港和深莞政府间在边界协同治理的差异、深港产业经济合作区域的空间与政策演化历程、以及边界空间节点的解剖研究具有重要的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的样本意义。

  三、主题对话一

  对话一由周剑云教授主持,与嘉宾围绕六年联合设计教学内容的总结与思考进行了交流讨论。

  对话一主持人 | 周剑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详细规划专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主任、教授

  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复杂格局下的跨界深度融合

  对话嘉宾 | 方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方煜教授总结了大湾区多元复杂格局的两个特征。一是高密度、强流动、城市群都市圈嵌套的巨型都市网络;二是多尺度自然边界、制度边界、成本边界叠加影响。跨越“三类边界”的深度融合需要“区、群、圈”的三大动力。“区”,即“大湾区”、“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需要以“空间+政策”的全球化动力,跨越成本、规则、行政、权益等多因素下的制度边界。“群”,即“城市群”,需要以“空间+系统”的网络化动力,实现人员要素网络流动与均衡弹性,跨越自然边界。“圈”,即“都市圈”,以“空间+链”的都市化动力跨越成本边界。最后,方煜教授为大家展示了基于“数字湾区平台”的跨界融合模型的建构与集成,能够应用于识别和构建巨型都市网络中的“慢变量”跨界战略空间,寻找20%的核心战略节点作为“慢变量”,支撑跨界深度融合、撬动结构优化。

  在系统中认识和利用“边界”

  对话嘉宾 | 宋聚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委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执行院长、教授

  宋聚生教授认为“边界”的作用是中性的,它有限制与阻隔作用,但在很长时间里它可以是保护作用。作为城市环境要素,随着环境变化,边界的作用在保护、限制、阻隔之间发生转换。对“边界”作用的认知,一定要放在其所依存的城市环境系统中进行。系统基本结构的要件构成包括要素、连接和功能。其中,要素是最明显的,也是变化最多的;连接具有隐藏性,改变后系统会发生变化;功能同样具有隐藏性,是决定系统行为最关键因素。宋聚生教授认为随着深港两地协同发展趋势的加强,作为系统要素的行政边界,即粤港边界线与特区管理线线的作用也将随着其所在片区的系统功能变化和连接方式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如在河套深港创新区深圳园区的三大新功能定位下,深港两侧的园区连接需求增强,此区段的粤港边界的连接作用变成尤为重要。在空间系统中认知边界,有助于确定是利用边界的阻隔、保护作用,还是突出和强调它的连接作用。同时,增加对系统变化时间的纬度认知,就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生态环境、战略产业、通道与交通、服务设施、空间治理等方面跨越边界协同创新发展。

  从“跨界、开放、融合”谈教学感想

  对话嘉宾 | 林翔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主任、副教授

  第一个词是“跨界”。一是可以理解为“边界”,从几次的联合毕设中,同学们探讨的议题十分多样化,有偏向于新城设计,也有探讨村中村、城边村如何发展,所以“边界”的“界”能够带来更多可能的预设。二是可以理解为视野和知识结构上的跨界,传统的城市规划,更多是处理城市的问题,从这几年选题来看,有不同地区的城市治理模式影响下的空间差异问题,不同空间要素管制方法的差异,带来多学科的交叉思考。第二个词是“开放”,可以理解为教学方法、形式、成果自由度的开放。比如今年的汇报打破了传统PPT汇报形式,而是在展厅中,学生与专家面对面看着图纸、模型交流。第三个词是“融合”。各个学校各有所长,通过联合毕设能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但保持学校特色。此外,未来教学中仍需要加强研究与设计的融合、多专业的融合,从教学联盟走向专业教育研究协同发展创新体。

  就对话一的总结

  对话嘉宾 | 栾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边界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往往会呈现出发达地区的边界地带开发建设度不高,而欠发达地区持续投入开发以接近发达地区,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那么如何通过设计去介入呢?栾峰教授总结到,一是要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并要有一些突破,同济多次尝试用提供场所的方式来改变原来边界线的形态方式,因此也非常愿意选择关口的隔离地带做出尝试。二是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跨界的交通与生态等问题,将传统的措施和手段放置于冲突的地带来探寻政策、规章、制度的创新破局可能性。三,通过活动的营造来加强沟通和提升关注度也是破解边界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联合毕业设计也是这类活动,因此应当进一步扩大影响并且扩展到行业之外,同时还可以回溯过去六年,将研究型设计中已经取得的经验沉淀下来,为今后聚焦一些关键议题推动研究和贡献于实践奠定基础。

  四、主题对话二

  对话二由栾峰教授主持,与嘉宾从理论研究层面对跨界协同治理的创新进行了互动与讨论。

  跨界协同治理

  对话嘉宾 | 刘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在当下跨越边界的城市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时,协同就变成了一个必然需求,而协同的目的往往是出于共有利益。刘健教授认为,协同有三个要素可以落实下去。第一是治理情景。有共同的诉求与共同的目标,有一个共识这是所有协同的基础。第二是协同。需要有一个原治理者作为协同的中枢,发挥协调的作用。第三,协同得有一个平台。协调中枢的组织需要有一个平台,协调平台更多是面向某个目标或某个共识,要做的某个事情,以及做这个事情所要用的工具。因此,协同治理需要依托一个平台,充分运用现行三种治理模式的有效组合,即依托行政组织的科层化治理,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市场化治理,融合社会多元的网络化治理,同时将规划设计视为传递与反馈信息和知识并最终获得共识的过程,通过更多的互动获得知识传递和意见反馈,再汇总到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最后达到协同各方力量、实现共同发展愿景的目的。

  理解边界地区及其公共交通的两个视角

  对话嘉宾 | 周江评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香港大学副教授

  周江评教授提供了两个视角,以更深入地理解边界地区及其公共交通情况。首先,我们可以从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角度来考虑。联合国人居署提到了规划中的四个核心要素。首先是目标,任何规划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其次是路径,不同的路径需要有相应的评估标准。第三是底线思维,即我们需要考虑规划中的最低限度。最后是动态评估,因为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我们的目标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以香港为例,尽管强调加强与内地的交流,但其路径过于依赖港铁,缺乏有效的拓展。一旦港铁未能建设,就会导致路径的中断。因此,我们需要超越具体问题的范畴,思考边界地区公交一体化以及其他相关议题。

  第二个视角是公共政策的角度。了解边界地区的跨界交流和一体化,需要考虑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部门、社团、商业机构和居民。他们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因此他们的需求、利益和观点对于推动边界地区的交流与一体化至关重要。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边界地区的特殊情况和挑战,如法律法规、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要处理利益冲突和合作机会,以政策手段促进边界地区的协调与合作。

  最后,周江评教授还指出,香港人对内地人的心理边界远远大于深港之间的20多公里空间距离。正如方煜教授所指出的,深港之间的制度差异相当于500多公里的距离。因此,如何消除心理边界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协同机制

  对话嘉宾 | 陈天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分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陈天教授通过讨论国家战略转型的生态建设意义,就行政交界带过渡区生态问题提出了三点应对思路。一是以综合治理为目标:深入研究大湾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侧重于水资源、耕地、森林和湿地等资源要素的协同管理。二是以协调区域布局为目标:以大湾区整体发展为出发点,明确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优先区域,完善全范围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三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综合考虑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和协同关系,将生态保护与修复融入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行动。一,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合作机制:推动粤港澳三地共同设立粤港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小组,推进三地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二,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编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遵循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合作试验区等要求,深入推进大湾区生态建设。三,联合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支持指导粤港澳三地共同完善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支持深港、珠澳合作开展跨境跨界水体污染治理,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对话二总结:边界作为空间场所及其规划目标实施的工具

  对话嘉宾 | 周剑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详细规划专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主任、教授

  以毕业设计为载体,以“边界”为主题聚焦规划设计思想与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从“土地利用规划”向“空间规划”思想方法的转型。周剑云教授指出,无论是既往的城乡规划,或者是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其核心仍然是“土地利用规划”,将规划的事物简化为事物“场址”及其场址之间的关系,而“空间规划”是处理事物空间的关系,场址只是事物空间的一个维度,较之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更宽阔的视野。因此,跨界问题要从空间规划角度中梳理事物关系,空间规划能产生新的事物类型,并且是处理事物最重要的方式,而土地利用规划是给定了土地类型,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空间规划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设新的空间类型来容纳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也就是创设新的事物空间。二是制造边界场所,缓和政策制度边界的缺陷,为融合探索实践性的空间。

  五、互动讨论与总结

  在嘉宾引导发言后进入互动讨论环节。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朱文健副教授提出,未来毕业设计选题是否可以超越城市边界拓展到更广泛的边界含义;参会听众也提出在行政边界带来的下一阶段执行问题远远大于空间层面的边界时,如何去思考与定位具有生态敏感性又有开发诉求的场地等问题,讨论嘉宾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与交流互动。

  会议最后,杨晓春教授对本场学术对话进行了总结。首先,边界本身不仅仅是一条线,还可能是一个标志、一个场所、一个区域,不仅是阻隔也可能是连接。在这样理解边界的前提下,可以对边界本身的特质以及边界两边未来互相的协同发展有更丰满的认识。如何实现边界发展的协同?协同发展需要有目标、有路径、有机制、有中枢、有平台,而且还应该有底线思维,采用动态监控与评估的方法。期待未来通过更深入、广泛和开放的教学与研究合作,催生出更丰硕的创新成果。

  供稿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核。

  关注我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您可以通过各个平台关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账号,年会资讯早知道。

  微信、抖音、视频号、学习强国号:中国城市规划

  微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网、规划年会

  官网:http://www.planning.cn/

  其他年会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通知!童鞋们、盆友们如何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文末留言交流哦。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要闻 | 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治理规划 | 张勤:城镇开发边界,工在界外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原标题:《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七:跨越边界的协同创新发展》

  阅读原文

上一篇:成人高考报考执业医师条件
下一篇: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招生考试有关事宜的说明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