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手把手传授“幼升小”“干货”,家校社携手缓解家长焦虑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面对“幼升小”这道坎,家长该做些什么?

  日前,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请来了教育“大咖”,给家长们上了堂干货满满的“开学第一课”。

  “孩子在上小学前,对小学非常期待,但一个礼拜不到就再也不想到学校来,甚至有时候还会哭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在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小学,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所长郑国强提出了这个普遍存在于一年级新生中的现象。他说,这主要还是由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造成的,比如有孩子觉得小学老师太严厉,因为幼儿园老师多是鼓励孩子,小学老师会给孩子树规矩,要求更严格,“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家长们,在孩子上学前,能抽出10—20分钟时间,和他们好好聊一聊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家长还能做什么?郑国强建议,首先是把自己的理念完全扭转过来——不要专注于让孩子做多少数学题,而是要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比如良好的坐姿、思考的习惯,“孩子有时可能会来问:‘爸爸我这道题不会。’这时不要马上告诉他答案,让孩子再思考两分钟。”

  “孩子写作业或阅读时,家长不要玩手机。”“睡觉前指导孩子准备好第二天的书。”“列假期学习计划时要做到尽可能详细。”“不要太心疼孩子,看书写作业时不要经常打搅。”

  ……

  一个小时的讲座,郑国强不断给家长建议。记者发现,现场数百名家长听得很认真,台下很安静。

  此外,同一时间,在采荷一小双菱校区,浙江大学教育硕士,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硕士生实践导师王珍,也给在场的家长传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将他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在不知不觉中加以效仿,以父母为楷模。” 王珍指出,对孩子来说,幼儿期、小学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许多生活上的习惯,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要以身立“教”,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孩子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再从主动过渡到自动。

  采荷一小教育集团书记、校长鲍海淞介绍,这是采荷一小开办这么多年,人数最多的一次家长会。也希望能通过这两场有专家、校长、老师、家长多方参与的家长会,成为家校共育的开始,“小学6年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起点,小学6年让我们一起真诚携手,共同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举报/反馈

上一篇:准格尔旗同仁学校正式投入使用
下一篇:天桥区泺新小学:品牌建设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