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教学,务必清楚三个理论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01-26
手机版

教育或者启发别人,有三个理论务必清楚,不然的话,会误人子弟。

一是孔子的通过察言观色启发式教育观。《论语.述而》记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大意是说,不冥思苦想不启迪,不郁积难言不开导,举一个方面不能进而理解其他方面就不再讲解了。这句话里有三个关键字:一是“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二是“悱”,口欲言而说不出之意;三是“隅”,即角,物有四隅,举一个可知其他三个之意。

二是前苏联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果茨基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了三种类别:学生能独立进行的、即使借助帮助也不能表现出来的、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借助他人帮助可以表现出来的。维果茨基明确指出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良好的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之。”

三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理论。图式是说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结构。图式具有以下特点: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图式决定着人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可激发性,图式一旦被启动,就会像程序一样被严格执行下去。认知图式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使图式得到量的增加;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的需要。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平衡是人的心理动力,一般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适应环境瓣动态平衡。

上一篇:重点归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都在这啦!
下一篇:收藏!《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常考简答题汇总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