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疾控提醒!去过这些地方的人要注意!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随着国内出境游按下重启键

  一时间

  许久没有踏出国门的小伙伴们

  都按耐不住了

  天朗气清、入境政策友好

  再加上阳光沙滩和各种美食

  东南亚各国自然成为了

  热门出境游目的地

  不过要想愉快畅游东南亚

  登革热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

  背景知识

  登革热好发于夏秋季节,一般在每年北半球的5~11月流行,也即伊蚊繁殖季节流行。但近年来,全球变暖让不少热带和亚热带国家面临登革热病毒提前和扩大传播的风险。

  今年,在如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多国,登革热病毒早在1月下旬至2月初,就开始呈现流行之势。

  以菲律宾为例,据该国卫生部门统计,从2023年1月1日到2月18日,共计报告17136例登革热病例,与2022年同期报告的8491例相比,增加了102%。迄今已报告55例登革热相关死亡。2022年全年,菲律宾报告了226497例登革热病例,包括737例死亡。

    温馨提醒

    出境旅游需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注意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5点”认识登革热

  01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02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03

  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

  ☆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

  04

  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

  05

  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2点”注意事项

  01

  近期计划出境游人员

  前往东南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及时查看旅游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提前了解当地登革热病例情况及疫情风险,学习相关预防知识,做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

  02

  归国和即将回国人员

  登革热潜伏期为1-14天,归国人员在入境后14天内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4天境外旅居史。

  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告知海关检疫工作人员近期旅行史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并转运至当地医院隔离治疗。

  “3步”预防登革热

  01

  消除蚊虫孳生地

  清:及时清理房间内的垃圾及卫生死角,闲置的容器翻转倒扣放置于防雨场所,保持干爽、干净的卫生环境;

  换: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鱼缸等,至少每星期清瓶、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适时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登革热流行期间,室内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需种养建议改为沙石种养;

  排: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门前屋后的沟渠积水,空调积水,饮水机托盘积水,阳台可积水容器的积水等等。

  02

  灭蚊虫防叮咬

  驱:外出游玩时,随身携带驱蚊手环,表露的皮肤和衣服喷洒或涂抹蚊虫驱避剂;

  避:出门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蚊虫频繁出没的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

  隔:卧室尽量安装纱门、纱窗和蚊帐;

  灭:房间内可使用蚊香、灭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进行驱蚊,适时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03

  有症状及时就医

  目前无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登革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防蚊灭蚊,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问诊。

  来源:扬州疾控、华医网、广东疾控、北京日报

上一篇:如何做好客户体验管理
下一篇:「网络安全知识」快来关注这些网络安全科普知识~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