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互联网时代下,该如何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3-13
手机版

  原标题:互联网时代下,该如何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新时代我国的国家安全工作必须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我国有效应对复杂国家安全形势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也更为复杂。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各领域人才的重要阵地,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其成长成才的重要任务,因而也承担着培养维护国家安全人才的重要使命。

  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丰富多元,也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提供了契机,借助微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形势和政策的学习,引导其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高校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年一代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责任。

  青年大学生的三观还未完全成熟,思想意识不坚定,极易受各种诱惑干扰,也成为了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目标之一。

  同时,青年大学生自身国家安全知识欠缺,对国家安全缺少正确的认知,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容易经不住诱惑而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基于这一现实情况,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新媒体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改变。

  因此,校园新媒体便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育的效果。

  借助微平台开展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顺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

  面对当前的安全形势,高校要充分重视对大学生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要在加强学校层面的整体统筹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微平台中教育师资的力量,加强对内容的提炼,推动多元化教育形式的融入,注重教育效果的考评与反馈。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将国家安全理论内容与维护国家安全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能力,进而引导其主动维护国家安全。

  一、加强学校层面的整体统筹

  加强学校党委的重视程度

  高校要想充分利用好微平台优势开展教育活动,提升教育的总体效果还有赖于学校党委层面重视程度的提升。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党委首先应从思想上重视对大学生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从国家发展的现状来看,尽管当前我国整体上处于稳定发展中,但世界范围内发展局势仍较为复杂,一些西方国家借机制造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在国家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和贯彻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引导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进学校课堂、进学生生活、进学生头脑。

  第二,高校应充分重视微平台建设,推动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更好地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微平台的载体优势开展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与学生思想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创建自身的官方账号,充分认识到微平台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借助微平台优势提升教育的整体效果。

  同时,要加大对学校微平台自身安全的管理,既要加强系统维护,保证平台网络运行的安全,也要注重提升平台运营人员在意识形态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意识,整体提升微平台运营水平,从而保障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有效开展。

  加强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

  为充分发挥微平台载体优势开展教育活动,高校在提高自身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加强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要成立国家安全教育的专门部门。针对教育分散,缺乏统筹管理的现状,高校应积极成立由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部门,将其作为教育的主体,整体负责相关教育工作。

  同时由学校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保密部、武装部、学生工作部以及各二级学院协调配合开展教育以及宣传等工作,进而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另一方面,要制定微平台中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具体方案。

  具体来看,由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在部门内部设置负责微平台教育的工作小组,并将其与宣传部领导下的新媒体运营中心对接。

  由二者统一策划,详细制定微平台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计划方案,进一步建立系统的信息沟通机制和任务分配机制。

  从信息沟通机制方面来看,主要由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部门负责与各二级学院以及学校教师进行沟通,撰写和汇集文稿内容。

  通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部门与新媒体运营中心的双向配合,在系统的教育方案支持下推动微平台中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整合微平台中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师资的力量

  引进国家安全教育的专业人才

  微平台中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支持。由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丰富,且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所以引进专门的师资力量十分有必要。

  为此,学校应该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吸纳具备国家安全教育学科背景的教师,比如国际安全学、政治学、网络安全学等有关学科的人才,吸引他们加入到微平台的教育活动中去。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微平台的多媒体技术优势,邀请有国家安全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出镜,制作国家安全教育专题短视频在平台中推送,形成系列专辑,进而能够将理论内容更加全面地通过微平台传输给学生,发挥教育影响力。

  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学科优势能力

  高校微平台中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要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学科优势能力。思政课作为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承担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任务。

  从现实情况来看,思政课教师相较于高校其他教师来说,掌握着辩证思维方法,拥有一定的国家安全理论知识,对国家安全形势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能够从理论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与引导,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

  因此,要积极引导思政课教师参与到微平台的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师中选拔部分具有新媒体运用与制作技术的人才加入到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部门中,与部门其他人员一起对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

  例如,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推文中,可以邀请思政课教师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并欧美综艺从学生思想发展角度提炼思政元素,教育学生要加强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总的来说,学校应打通供稿渠道,积极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进来,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能力,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章的理论深度与教育性。

  责任编辑:

上一篇:定南好工作丨8小时,月休4天,公司免费培训,定期聚餐和旅游、下午茶!
下一篇:@求职者 江夏这些岗位“职”等你来!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