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农耕文化.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伏羲,史称三皇之后,五帝之先,是我国原始社会一位杰出的氏族部落首领,生活在天水一带,他画八卦,制历法,定嫁娶,教民织网渔猎,耕田种黍,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在人类历史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从渔猎到农耕,是历史性的跨越。历史上的甘肃为汉唐盛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但自北宋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南迁,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兴起,加之西北各游牧民族同中原王朝的频繁战争,逐渐导致生态恶化,民生凋敝,经济萧条。严酷的环境注定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必须振奋精神,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

  农耕文化雕塑 农耕地雕像 劳动人民摆件牛耕地雕塑 农耕文化雕像 农业馆摆件以甘肃庆阳为中心的周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黄河及其支流在西北地区形成了巨大而肥沃的冲积原,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连绵不绝的古代文明。特殊的地理与历史环境,是黄土高原孕育了得天独厚、悠久博大的历史文化,并塑造了这一地区的农耕文明。黄土高原是持续不断的西北风吹来的黄土堆积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又把它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平地,称作塬。塬上的土壤非常适宜农耕,为早期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经有一支强大的周民族,在黄土塬生活了几百年,周族的祖先弃,传说是唐尧时代的一位农师,小时候喜欢种树种豆,后来,远近的农人都来跟他学种庄稼。因为教人种地有功,代尧而立的舜就以谷子的原名—“稷”封他为“后稷”。庆阳作为中国传统古老的农业地域之一,也是周先祖创造早期农耕文明的初始地之一。庆阳所在的董志塬,黄土风貌雄厚独特,地域广博,农业资源丰富,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农耕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农夫雕像 农耕主题摆件 农耕雕塑农夫雕像 农耕主题摆件 农耕雕塑追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源,根植于农业。农耕文化除了农业生产本身的规律和技术,还包括由此而产生出来的民间生活方式、行为习俗、民俗文化,以及农人的爱好和文化心态。农耕和农事的发展,引得文人参与其中,他们把农人种地收谷的技术与经验一一收录,整理成农书,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农耕文明的珍贵文献。土地养育了人民,农耕孕育了文化。农业和农人创造的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在人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农业生产是创造财富、推进文明的主要途径,因此,农业劳动和农业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农耕牛雕塑 农耕文化摆件 农耕雕像农耕妇女摆件 农耕主题雕像 农耕雕塑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最早的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和文化内涵。它持续的时间最久,内容也最丰富。中国的农耕文化,不仅使数千年文明得以延续,而且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历数千年没有中断一直绵延至今,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我国独特的农业,才创造了独特的、有别于他国的传统文化。

  农耕牛雕像 农耕动物摆件 农耕雕塑收割雕像 农耕流程摆件 农耕人物雕塑中华民族所孕育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但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源于农耕。各种风俗习惯、民俗文化、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重大节日的确定,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食物结构特点,大都源于农业生产。农业是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文明进程加快。中华文明与农耕文化是连在一起的,传统的中华文明就是农耕文明,传统文化就是农耕文化。

  农耕牛雕像 农耕文化摆件 农耕雕塑 播种雕像 农耕流程雕塑 农耕摆件中国农耕文化和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精神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传承着文明,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文化决定经济发展和走向的今天,庆阳这块农耕文化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以自己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时尚和谐的人文环境,不断提升着老区的现代文明进程和品位。把周祖陵、黄河象、剪纸、香包、刺绣、皮影、陇东民歌等光彩照人的名片撒向全世界,在传承农耕文明,保持生态和谐,弘扬特色文化的战略建设中塑造着新时代的庆阳形象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光明日报丨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个贯通”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2023年考研时间定了!本月开始预报名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