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与经方人才培养采访黄煌教授(三)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03-01
手机版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际经方学院院长

采访人:张薛光(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

问:伤寒学、温病学一直是指导中医临床防治发热性疾病、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也是当今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当前的疫情之下,如何看待温病学?
答:温病学,作为一个学科提出来是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起步以后的事情,但历史上确实存在着温病流派。细分之,大约有三个学术群体。
一是以温疫为研究对象,肇始于金元,昌盛与明清,代表人物较多,著名的有金代的刘完素、明代的吴又可,清代的余霖、杨栗山、陈耕道等,他们大多强调温疫有特殊的致病因素,有相对稳定的基本病机,治疗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我称之为“温疫派”。
二是由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组成的“温热派”,他们擅长治疗新感温热病,主张温病与伤寒分论,多用卫气营血与三焦论温病,临床擅长养阴开窍化湿等法。目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的《温病学》课程,基本上参照了该流派的学术体系。
三是以晚清柳宝诒为代表的“伏气温热派”。清代后期,以叶天士《温热论》为代表的温病学说已经得到普及,同时,也在实践中暴露出存在的不足。针对《温热论》详于新感而略于伏气的问题,柳宝诒强调了伏气致温,尊六经辨证,创助阴托邪法,从而自称一派。
我在《中医临床传统流派》一书中,曾专门介绍了这些温病流派。这些流派的形成,是与当时流行的疾病密切相关的,当然也与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不可分离。在当前的形势下,温病学并没有失去其应用价值,仍有研究推广的必要。我国高等中医院校应该仍然重视温病学科建设。
这次武汉地区的新冠肺炎,就其极强的传染性来说,属于温疫的范畴。所以,吴有性《温疫论》里的达原饮被一些专家所推荐。另外,患者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腹泻等临床特征提示本病有“湿阻”的特征,许多临床医生都提到可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温病方治疗。在预防方的选择上,宋代用于温疫防治的人参败毒散也被提及并在临床应用。这都说明,后世治疗温病的许多经验仍有应用的价值。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学术无疆界,治病在疗效,《伤寒论》要读,温病各家的书也要读。只不过,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挥。

《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是递进关系,是交错关系。许多温病学家都是研究《伤寒论》的高手,比如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活用经方的医案非常多,他用桂枝汤、栀子豉汤、半夏泻心汤、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等都是出神入化。吴鞠通医案、王孟英医案也是如此。人为将伤寒与温病对立是没有必要的。
问: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运用,随着新型高效的抗病毒药的成功研制,许许多多传染性感染性疾病被逐渐控制。中医学者们和临床医生也纷纷将伤寒学、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慢性病和各科杂病的防治中。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张文选教授撰写的《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便是如此。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您提到的张文选教授是我非常敬重的学者。他是我校首批温病学博士生,是孟澍江先生的高足。他的研究,吸取了经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归纳总结温病方药在慢性病上应用的规律,这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
从温病的许多方看,其中都是经方的底子,如三仁汤可以看作是半夏厚朴汤、麻杏苡甘汤等的类方,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可以看作是炙甘草汤的类方;清瘟败毒散可以看作是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的合方。所以,以经方为基础,结合药证,是完全可以完善温病名方的方证,并将用于慢性疾病的。张文选先生《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一书中类似的案例非常多,值得一读。

上一篇:《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解读
下一篇:人民路小学北校召开线上教育教学视频工作会议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