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编外记者”:新闻因有你们而更精彩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07
手机版

  今年11月8日是第十六个记者节。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真正的记者,但却经常忙碌在报道一线进行拍照,犹如“编外记者”,他们就是拍客;在单位里他们负责搜集撰写新闻信息,他们的新闻敏感性比任何同事都强,记者的很多稿件中都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他们就是通讯员;在高校里,他们是学生记者,在媒体里,他们是实习生。他们掌握新闻知识,也有新闻理想,他们就是新闻专业学生;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记者”。对于微信公众号来说,他们虽然没有记者的采编资格,但他们发的一条条消息,却拥有强大的传播力,无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他们虽然不是真正的记者,但荣耀同样也应属于他们。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编外记者”,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大众网威海拍客团团长赵学军

  赵学军:成为拍客源于自己的记者梦

  赵学军是大众网威海拍客团团长,虽然不是一名记者,但在许多的采访和活动中,都有赵老师忙碌的身影。他用自己专业的摄影技术,记录其中的点点滴滴,为广大网友们提供赏心悦目的视觉大片。甚至有一次在参加网站活动拍照时,不慎摔伤了腿,敬业精神令人动容。

  赵老师说,成为一名拍客源于自己的记者梦,而追随大众网则是出于对网站那些朝气蓬勃、善于观察、奋发向上、勇于担当的记者的仰慕。总觉得虽然年龄上有点悬殊,但在跟他们的交往中,尤其参加大众组织的各种活动中,相互间犹如兄弟姊妹,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不但相处融洽和谐,也从他们这些年轻人身上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亲眼目睹他们东奔西忙时那雷厉风行的做派,那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韧劲,就感觉特别的受益。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作为职业的观察者、记录者和传播者,舍弃自身个中的酸甜苦辣,用他们自己的汗水谱写着社会的光鲜亮丽,他们的精神、他们肩上那份责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担当,始终激励着自己。

  “如果说成为一名拍客是偶然所得,那么结缘大众便是一种必然。”赵老师说,自己在单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正是在与这些兄弟姊妹采编们的交往中,耳濡目染,自己从中也慢慢学会了怎么用新闻眼光观察事物,如何用新闻的方式分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了解了一些新闻写作和摄影技巧,从而也促进了工作开展。得益于大众网记者采编的传导和影响,几年来单位新闻报道工作在系统内也取得良好成绩,单位和个人连续多年被省评为通讯报道先进单位和个人。

  信奉这样一句话:行者无疆,工作在路上。而记者的工作恰似路上行者,我想这也是我仰慕记者的理由吧。

  

  威海海事局龙眼海事处通讯员缑自国

  缑自国:记者就像是一个24小时运转的时钟

  缑自国是威海海事局龙眼海事处一名通讯员。作为通讯员,是一个单位里和记者打交道最多的岗位,而在本单位里,他们也相当于一名“记者”,采访搜集各种信息,许多记者的稿子也都有他们的辛勤付出。

  缑自国说,自己2013年开始接触通联稿件写作,在这之前从未接触过新闻稿件。后来通过向同事请教、看行业新闻、看媒体稿件,从消息怎么写开始学起,后来开始接触摄影。目前在稿件写作以及摄影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现在经常有行业媒体约稿。

  用缑自国自己的话说,理科生出身让他在逻辑思维这块占了一定的优势,所以开始写的通联稿件尽管文采不多,但是思路还是很清晰的。而之前写总结的经验,也让他养成了语言简练的习惯。做通讯员以来,缑自国觉得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写稿能够和读者拉近距离。“知道老百姓怎么看待我们的工作了。”缑自国说,写稿子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他们要了解哪些信息,也能更好地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

  从2013年开始,缑自国开始与媒体记者联系沟通,三年来,耳濡目染,对记者工作体会颇深。“尤其是大众网的王记者,就像是一个24小时运转的时钟。”缑自国说,海事工作是一个24小时都可能有新闻消息的工作,例如海上搜救,每当有这样新闻的时候,无论多晚,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通过电话、QQ都能联系到王记者,稿件总能第一时间传给她,她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让我非常佩服,把稿子传给她总是最让人放心。

  透过记者,让缑自国对这个群体有了很深的印象:责任心强,吃苦耐劳,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在记者节来临之际,缑自国在祝所有记者节日快乐的同时,希望社会也能多关注记者这个群体,“关注下他们背后的故事,因为他们真的很辛苦。”

  

  山东大学(威海)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高虹

  高虹:想做记者必须怀有饱满的热情

  在许多高校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还未踏入社会,却早已跟“记者”这一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高校中的新闻类专业学生。

  高虹是山东大学(威海)新闻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在班级和学院都有任职经历的她浑身散发着干练、利落的气质。与一些同学不同,在当初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她果断报考了新闻学这个专业。这个决定是她自己的想法,她一直认为记者是有意思的职业,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

  高虹可谓是一个“资深学生记者”。怀着对记者这一职业的期待和追求,高虹在空余时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她曾在大一暑假去济南日报实习,今年暑假,她又跟随齐鲁电视台《小溪办事》栏目组的威海站记者出去跑了几次采访,同时还在大众网威海频道做实习生。

  谈及在大众网的实习,高虹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要采访供水公司一位负责人,结果他答应接受采访之后又说临时出差。后来打给其他人,却得知他还在,感觉还是被人家拒绝了采访。”这次采访虽然令其感到当记者不容易,有时候可能会像这样不顺利,但是也让她明白在以后的实践中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应学会如何去克服困难。她认为记者在很多时候需要学会变通,才能拿到想要的新闻。

  丰富的实习经验让高虹深入接触了记者这一职业,使她的新闻业务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了开拓视野,高虹还曾赴台湾做了一学期的交流生。在台湾的所学所见又让她对台湾新闻行业有了深刻的认知。

  综合自己的见闻经历,高虹愈发认为,如果一个人想做记者,必须要怀有饱满的热情去投入这份工作。“记者每天到处奔波,是一个有点辛苦的职业,倘若没有热情,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电影盒子

  王玉明(左一)在和编辑商讨发布信息

  王玉明:微信粉丝就是我们的“记者团”

  随着微博、微信的迅猛发展,在自媒体时代,各种终端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让人人都成为了“记者”。在威海,有一个叫“乐威海”的微信公众号,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贴近生活,受到许多市民的喜爱。

  王玉明是“乐威海”的创建人,除了他外,还有2名编辑和2名程序员,这就是“乐威海”的全部人马。虽然人不是很多,但“乐威海”的粉丝已经有20万。王玉明2011年开始做网站、论坛,后来为了顺应受众需求进行了转型,2014年3月做起了微信平台。他说,由于自己是做网络出身,当初并没有筹划太多,一直是在顺应市场需求。

  和大众媒体不同,“乐威海”没有专门的采编队伍,微信信息的获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由2名编辑从互联网各大新闻网站、微博、论坛等搜集而来,经过再次编辑发布到公众平台;二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新鲜事,如果有价值的,会予以转发,给提供信息的朋友发个微信红包,表示感谢。而对于信息的筛选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粉丝感兴趣,选择与威海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发布。“我们微信账号有众多的本地人,这就是最大的信息源,像是我们的‘记者团’。”

  王玉明讲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9月底,有网友提供了一条线索,威海一名老人家中接连遭遇不幸,葡萄滞销。在经过核实后,“乐威海”发布了一篇《威海老人儿子突逝,葡萄园遭偷,大家快帮帮他吧!传递一份爱!》的消息。“很多人把老人的遭遇转发到朋友圈,没想到第二天的阅读量就达到了70万,一些热心人士纷纷打来电话,要买老人家的葡萄,老人一天卖出去了700多箱葡萄,这条消息的最终阅读量高达100多万。”

  说起记者行业,王玉明表示自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感觉记者很辛苦,工作量很大,“有一次去报社,看他们的记者不停地更新网络页面。”在王玉明看来,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自媒体,都要走一条符合传播规律、符合自身实际、符合受众需求的发展道路。他打算在现有微信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更加细致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让粉丝线上线下都能享受到服务。 记者 王晓青 见习记者 宋阳 实习生 周宇

上一篇:智慧浇筑学习梦想 用新IT书写教育公平“联想答卷”
下一篇:记者暗访宁波有偿家教,老师只接收熟人家孩子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