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最怕的就是学生学不好数学,教师教不好数学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02-08
手机版


在数学教学中,最怕的就是学生学不好数学,教师教不好数学,问题是有的。而且还有这样的现象,小学的老师责怪幼儿园的老师没有教好,而初中的老师也责怪小学的老师没有教育好,小学生的基础太差等等。我记得上次读了一本书,书里面的内容是这样说的:“从一份部分地区的调查报告中了解到这样的情况,说喜欢数学的学生只占17.2%,认为数学容易学的学生占11.5%,认为数学好教的老师占12.6%,对所教的班级的学生的数学素养满意的教师只占13.2%。有学生反映课堂上听不懂,即使听懂了许多题目也不会做题,而也有教师则认为学生数学基础差,教学困难,从学生数学测试情况来看,学生在数量认知水平、计算技能水平、空间与几何认识水平、代数推理与几何推理能力、对统计与概率的理解与运用水平、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处于较低的程度。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偏弱,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方法没有掌握,数学综合素养偏低,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面对上述的这些情况,不得不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和反思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肯定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上面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放假以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不断总结和反思,我认为要从几下几个方面改进课堂教育教学,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重视情境教学,尽量以实例为情境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生活化。现在的新教材中已有许多示例正是这样构思的,同时我认为要结合实际,联系本地、本校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出一些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课例是可以提倡的。但我也认为仅仅是为了“有趣”、“生动”,而不考虑“实例”与学习内容、学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的相关性,而盲目地为每节课都添加一个牵强附会的“片头”的现象是不可取的,有时候可能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体验快乐。

现在的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在合作中学习肯定是好的方式。但是,对于讨论交流的滥用,甚至没有小组交流就不是课改的极端认识也随之产生了,这种认识是人问题的。我记得有一次去外地培训,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堂好课它的主动权应该是要还给学生,学生的参与率要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至少要占到70%到80%左右。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真的还有待加强提升。

三是减少纯数学的运算或论证,让学生在轻松中增强兴趣。

对于运算和论证这部分内容,学生学起来确实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但是新教材已作了较大调整,既减少了习题数量,又对这类问题的难度做出了明确要求。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尽量避免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这样对学生来说是厌倦,时间长了,学生的的思维就定势了,没有了创新和创意。

四是改进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扬声中激发兴趣。

坚持正面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这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教育教学的评价中,尽量避免简单化的评价现象。比如“你真棒!”“你真行!”之类的语言,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我认为这类表扬有点不大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也是一种指向不明确的评价,对学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做到真正及时有效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我们要不断的改变课堂教学,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在教学中多以生活情境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生活化,减少纯数学的运算或论证,让学生在轻松中增强兴趣,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在评价学生方面,不要一味地沿用老一套针对所有的学生,要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扬声中激发兴趣,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自然就喜欢数学,成绩才能稳步提升。

上一篇:省教学能手刘英:“自主学习任务单”让线上学习更高效 | 战“疫”下的网络教学
下一篇:莆田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加强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常规管理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