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81岁退休中学教师讲述“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1960年的夏令营,朱长春(最上排,左三)带领营员抵达目的地后,到照相馆拍下了艰难岁月里的精神焕发。(图由受访者提供)

半岛记者 王媛

60年前,居民生活尚处于“缺衣少食”的艰难时期,青岛的中学里却已经有了“夏令营”“小记者团”;50年前,老师的家访不是“告状”而是在“求家长”;20年前,老师讲《听潮》就真的带着学生去大海边听潮……今年81岁的朱长春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35年讲台生涯,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育人之路,并成为探索“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哥哥老师”只比学生大一岁

朱长春出生于1938年,195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青岛师范学校,1958年毕业时,正赶上青岛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大发展时期。朱长春被分配到青岛23中(现城阳一中),教语文,任初中一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开启了他35年的讲台生涯。

第一次当老师,时年20岁的朱长春面对的,是一群“大龄”学生。当时班里共55名学生,平均年龄比他小4岁,其中,班主席(班长)只比他小1岁。“这种‘不正常’的年龄差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足为奇。”朱长春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先前的战乱,加之缺衣少食,许多孩子的教育被耽误了,一旦能坐到教室里了,已经超出了应有的学龄。

奇特的师生年龄差也是那一代学生们的“独家记忆”。2013年,该班学生牛平光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年轻的朱老师看起来就像邻家的大哥哥,于是同学们私下亲切地称呼他为‘哥哥老师’。”

家访力劝“勿断孩子求学路”

刚从教的“哥哥老师”踌躇满志,热情似火,对学生更是爱护有加,只用了半个学期的时间,朱长春就完成了对全班55个学生的家访工作。“没有车,连像样的路都没几条,家访全靠两条腿走,最远的要走20里地。”现年81岁的朱长春仍清楚记得,一个黄布书包,揣上一分钱的咸菜,二分钱的窝窝头,就是他家访时的全部“装备”。

60年前的家访都“访”啥?朱长春告诉记者,除了谈学生在校表现外,大部分的时间,其实在做家长的工作。“那时候穷啊,家长觉得上初中就到头了,不想让孩子再念高中。”朱长春的家访,就是力劝家长“生活再难,也不能断了孩子的求学路”。

1961年,朱长春班上有一位名叫王竹玲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其父亲坚决不同意她考高中,初中毕业便留在家中劳作。这下急坏了身为班主任的朱长春,他多次上门,磨破嘴皮,终于让王竹玲的父亲松了口,同意“让孩子先考考看”。这时离升学考试只有四五天时间了,幸亏王竹玲学习基础好,连夜复习,最终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中。高中毕业后,王竹玲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经济管理专业,参加工作后曾多次写信表示感恩。

艰苦岁月的“夏令营”

朱长春刚当上老师不久,新中国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校园秩序也受到巨大影响。1960年暑假,为振奋学生斗志,树立信心,青岛23中(现城阳一中)决定举办“树雄心,立壮志,不怕苦,渡难关”杭大式的少先队夏令营,22岁的朱长春被任命为夏令营总辅导员。

朱长春回忆,为了省钱,夏令营不坐客车,坐无座无窗的闷罐车,7月23日从城阳火车站出发,一路到大港,“整票才3毛钱,学生还半价。”下车后,他带领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高喊口号,唱着革命歌曲,一直走到10余里外的住宿地——延安二路的青岛29中。

还是为了省钱,朱长春带领学生睡在教室的课桌椅上,吃的是自己带的饭。“当天晚上,大家饭后简单梳洗一番,就直奔中山路天真照相馆,拍下了这张极具纪念意义的照片。”朱长春至今仍保存着这珍贵的照片,记者从照片中看到了60年前的“夏令营”,也看到了在那个困难年代的精神焕发。

60年前的“素质教育”

60年前的中国,还没有“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朱长春却身体力行,成为探索“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1962年,朱长春转至崂山35中(后来的崂山8中,现在的城阳职业专科学校)任教,他不但抓班级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成立了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等课外活动小组,并兼任足球教练。1965年,他带领校足球队代表崂山县参加了全国29个单位在青岛举办的少年足球赛。1966年开始,朱长春任高中班主任,面临“升学率”,他仍然坚持学习应当“走出教室”,带着学生到乡镇企业、葡萄专业户的种植园、到青岛自行车公司烤漆厂、青岛市计委、海军J121号南极考察船等去体验学习,还组织学生到薛家岛驻岛炮连举行军事夏令营。1983年至1993年退休,朱长春在青岛47中任教,期间成立了“小记者团”,办手抄报,到青岛电视机厂等企业采访,利用暑假时间组成“改革之花”小分队带学生到农村采访……

“文化知识课是‘小课堂’,社会实践是‘大课堂’,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困在‘小课堂’里‘死读书’,把二者结合补充,学习内容‘新’,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活’起来。”朱长春说道。

把荷塘月色搬进语音室

1990年,已年过半百的朱长春在教学上仍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当时,鲁彦的散文《听潮》被收录在语文课本里,他在黑板上写下《听潮》的标题后,决定带学生们到青岛的海边,来一次真正的“听潮”。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朱长春对《听潮》一文的教学方法很快被教育系统立为典型。两年后,55岁的朱长春看到学校里配备了先进的语音室,走上了“多媒体教学”新路子,但他发现语音室只用来教英语,于是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把语文课也搬进语音室呢?”朱长春先找美术老师画了一幅荷塘月色的画,又托人找了演员来将课文朗诵作为配音,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他向学校征得了语音室的使用权,给学生上了一堂有声有色的《荷塘月色》,成为青岛市首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上一篇:教育大咖齐聚双中实验 论剑素质教育“理念 目标 课程”
下一篇:海约山盟,培根树人,南山二外集团素质教育“大练兵”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