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升教师作业命题能力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13
手机版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变革。教改离不开实践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开启,借着“双减”的契机,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去探究课堂的智慧,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一方面要及时改变以往“生搬硬套”的习惯,构建师生共生共长的新型课堂;另一方面,要及时适应新时代教书育人的要求,在教师素养方面持续发力,坚定走好专业成长之路。提高教学效率,减量提质,关键在于教师能力的提升。

  

  在新的五年里,我们将深入研究学生,探究有效地优化作业设计;深入研读教材,探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深入研究教学,打造简约课堂;深入研究学科,成就系列课程;深入研究表达,反思教学行为。教师的成长,我们认为重中之重为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教师作业命题的能力。

  一、理论指导下,研究作业

  要落实“双减”政策,首先就要做到立足学生来优化作业。要做到作业“少而精,精而趣”,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作为一线教师不应该当一辈子的“教书匠”,平时应该多读书,读一些理论方面的书,甚至读一些不明的书,开阔视野,提升教育理论功底,在教育教学中,做实践着的思考者,思考着的实践者。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分析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自己的经验。教研组将优秀的教育教学书籍向组内老师推荐,并组织学习。当理论遇到瓶颈,也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举办讲座,通过专家的引领,努力实现理论层面的答疑解惑。

  二、教学实践中,研究作业

  1.依据学情,设计作业

  作业,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作业,不仅是作业,更是学习习惯、态度、心理品质的养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前对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由于学生是思想、性格、身心发展特征等差别都很大的一个群体,因而对学生的了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而研究学生则是教师的专业体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段特点,研读《课程标准》,紧扣着作业目标、编写依据,从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作为研究导向,就本单元学习内容独立搜集资料,编制习题。

  2.课堂教学,讲评作业

  教师在课堂中随时观察学生动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课堂的前、中、后三阶段了解学情,精准把握,能做到有的放矢。讲评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解题的规律,诱发创见。在讲评的过程中,可采用重点讲评、专题讲评,也可进行交流讲评、比较讲评,从多个维度去发现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3.专家问诊,剖析解说

  作业讲评时邀请专家做专业指导,每个年段的作业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再由段内的名师骨干引领,细化修正意见,设计教师独立修改作业后,分享讨论,最终定稿,并提炼作业设计的框架与理论经验。每位作业命题的教师从设计者的角度进行作业主体、设计思路、作业选材、作业形式等方面的解说。

  作业命题的能力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作业命题更应体现命题和教学的一致性,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在统编教材命题设计上,能够更深入、更广泛地去思考、去实践,向真正做到“减负提质”迈进。

  举报/反馈

上一篇: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南昌站|金秋九月,请卿入梦!
下一篇:喜报 | 济南中学四位老师入选济南市“新课堂”建设项目首批培训班成员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