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20余位院士!东大百年土木,结硕果,向未来!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11-07
手机版

  100秒、100小时、100天……

  当100遇上时间,可以创造什么?

  这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跨越时空长河的答案——

  100秒,

  满怀豪情地喊出心中的雄心壮志、铮铮誓言

  “土木系为工科主干,凡有工科之学校无不以土木为先务,今本校已有机械系,则土木系之添设更不容缓。”这是茅以升先生百年前的呐喊。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创始人——茅以升1922年,年仅26岁的茅以升已是博学多才的博士,受聘担任国立东南大学(现东南大学)首届工科主任。上任后不久,他便意识到工科必须发展和壮大,土木工程系是工科的主干,而彼时的东南大学却仅有机械工程系。在此背景之下,茅以升会同多位教授,强力倡议增设土木工程系。

  茅以升倡议设立土木系1923年,学校正式建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成为学校最早建立的工科系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土木工程学科之一,正式开启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波澜壮阔、浩浩汤汤的伟大征程。

  学校中的茅以升雕像“将东大土木工程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引领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的发展方向,培养德才兼备型土木类领军人才,为人类工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东大贡献。”这是站在百年发展根基之上,土木工程学院对未来的凌云壮志。

  百载岁月,倏忽而逝,然土木工程发展之势头日益强劲。现如今,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拥有多个硕博点,已构建起完备的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路径。其中,土木工程学科入选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前5%的行列。

  100分钟,

  在课堂上奋笔疾书,与名师大家碰撞思想的火花

  你瞧,

  那宽敞明亮的教室中,

  一位位求知若渴的学子们正聆听着名师的教导,

  在他们的引领下叩问学术的门扉,

  在知识的传承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土木工程人才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当时,各大高校虽积极开展土木工程教学,却没有适合国内情况的教材以及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

  这时,东南大学土木系教师挺身而出,在国内率先编写和出版了大量有自己特色的教材和科技书,诸如金宝桢教授的《超静定结构》和《建筑力学》、徐百川教授编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国内第一部)等,在国内教学、科技与工程界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与发展的指路明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学院教师坚持守正创新,将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融入教材编写当中,共再版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新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6部,13部教材入选住建部“十三五”规划教材,34部教材入选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首批入选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每一次知识的更迭,都是对历史的见证,是学院发展长河中的一次飞跃。

  国家级规划教材100个小时,

  是实验室中挑灯夜战,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

  一直以来,科学始终是人类独特的探险事业。从火药的发明到空间站的建设,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从未止步,反而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成长。

  一如土木工程学院成立初期,在仅有混凝土研究室、材料实验室、测量仪器室、道路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和卫生工程实验室等为数不多的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力学专家卢恩绪、水利专家严恺、结构工程专家刘树勋等数十位国内土木界知名教授学者依旧先后扎根土木工程学院,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开展对无限科学的研究,为推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土木工程学院也在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中发展壮大,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广。目前,学院拥有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与多个省级科研平台。

  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立足雄厚的科研根基和先进的平台支撑,学院师生不断开拓创新,在实验中探寻真理,在摸索中突破技术的牢笼,近年来共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位置。

  100天,

  万千广厦拔地而起、座座长桥贯通两岸

  科学发展根植于民、服务于民。土木工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民生工程。百年来,从交通闭塞到车水马龙,从人烟稀少到高楼林立,土木工程功不可没,其中便有不少东大土木的身影——

  1937年建成的杭州钱塘江大桥由东大土木创始人茅以升先生主持设计,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粉碎了非洋人不能建造铁桥的神话;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素有“沙漠钻石”之称的卡塔尔教育城体育场屋盖索结构的建造技术方案便出自学院教授郭正兴、罗斌团队;

  在我国无人月球科研站的构建中,学院徐赵东教授团队攻关的可重复着陆减振和月基装备体—足/机具—月壤耦合动力学研究为该项目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无人月球科研站构建亚洲第一的“国门工程”首都北京西客站、东海大桥、“中国天眼”FAST、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从陆上到海上、从国内到国际、从地球到太空,东大土木的足迹已经遍布空天海地的各个角落。

  100个月,

  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行业精英翘楚的华丽蜕变

  还记得你初入大学时的样子吗?

  那个曾对大学生活满是憧憬和好奇,立志要在专业领域中发光发热的少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土木工程学院百年的峥嵘岁月中,无数有志青年循光而来,在这片沃野之上找寻个人理想。从1923到2023,共有数万名毕业生从东大土木启程,散落祖国大江南北,汇聚绵薄之力,撑起强国建设的梦想与荣光——

  在学院成立初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为治理黄河而奉献毕生的钱宁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吴仲伟教授;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结构分析专家黄玉珊教授等数位知名学者都曾在土木工程学院学习深造;

  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二三级全体合影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迎新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黄卫;中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和专家委员会委员陈矛;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曾滨;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魏焱……

  百年来,东南大学土木学科先后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20余位院士,以及包含勘察设计大师等在内的2万余名优秀学子。山河千里,光阴百代,灼灼桃李以“东大土木”之名,把服务国家、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将奋斗的汗水挥洒在建功立业的茫茫征途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100年,

  于百秩岁月中走来,土木工程学院风华正茂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载弦歌不断。纵使时代变迁,从四牌楼校区搬迁到九龙湖校区,不变的是一代一代东南土木人勤耕不辍、笃行勇拓,坚守描摹民族复兴宏伟蓝图的使命与担当。

  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当今之土木学子以奋进之姿驰骋青春的战场——

  在“互联网+”“挑战杯”、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等国内外顶级学科竞赛中,他们不畏强敌、奋勇争先,一次次登上最高领奖台;

  师生团队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在第十四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中斩获特等奖土木学子斩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在志愿实践、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活动中,他们全力以赴,用责任与热情谱写流光溢彩的篇章。

  以ACE艺术团为基础打造“万众瞩木”系列学生品牌文化活动运动健儿每年在学校各项体育赛事中屡拔头筹连续五年斩获“新生杯”篮球赛冠军青年是时代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意气风发、激情澎湃,以昂扬的斗志,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留下土木学子的时代脚注。而未来,他们也将赓续东大土木的精神内核,担负起国之重任,为筑牢国家强盛之基而砥砺前行。

  光阴流转,岁月更迭。回首过往,东大土木的故事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那些辉煌荣耀的时刻、那些青春洋溢的日子,在每一位东大土木人的心中萦绕。

  如今,未来已来,东大土木下一个百年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诚邀您一同见证土木工程学院为大国铸重器、育英才的崭新篇章!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东南大学官微、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东南土木、软科官网等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上海市鲁迅中学建校60周年:素位而行,立己达人,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中学
下一篇:自考学位英语怎么报考?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