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洪江!忆“大地诗人”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往事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今年正值袁隆平攻克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难关50周年,“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将于9月13日晚在长沙音乐厅进行演出。该场音乐会共有7个原创音乐节目,以多元化的民族音乐语言、丰富多样的音乐表演形式,彰显时代精神,缅怀和致敬“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乐以颂情,梦回洪江 神奇大地

  “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由音乐家杜鸣心领衔。其中《妈妈,稻子熟了》以袁隆平院士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为创作主线,通过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呈现,音乐则围绕着信件的内容变换情绪和旋律,感人至深。1953年袁隆平分配到地处怀化市的湖南安江农校,从事教学、杂交水稻研究,这一待就是37年。而袁隆平的母亲也为了照顾他帮他带孩子,从繁华都市来到偏远小山村,当时的袁隆平埋头钻研,一心想要实现“让全天下人都吃饱饭”的宏大愿景,却忽略了一辈子生活在大城市的母亲在这里生存有哪些难处。即使是在母亲弥留之际,他也因为要工作而错过见她最后一面……后来的袁隆平对安江农校魂牵梦萦,不仅是因为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母亲最后的家乡。

    安江农校,位于湖南洪江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这里是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稻花飘香》一曲由旅美作曲家刘一璋作曲,讴歌袁隆平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伟大精神,赞美袁隆平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自袁隆平被分配至安江农校后,他便开启了研究杂交水稻的艰难之路,无论春夏秋冬抑或白天黑夜,总能看到他挽着裤腿弯腰在田间寻找着那株能创造奇迹的“希望之稻”,1973年10月,袁隆平团队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一粒种子,从安江农校走向世界,也改变了世界。但袁隆平的双脚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深爱的土地,年近八旬的他仍骑着摩托车在田埂上穿梭,安江农校里有一些坡道的修建就是方便他的摩托车行驶。

    心怀天下, “ 禾下乘凉梦” 在 安江农校 起飞

  袁隆平最大的心愿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全世界。他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他要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文明进取、勤奋务实”是由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亲笔题写的安江农校校训,中间是由袁隆平亲笔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这是他对安江农校师生的勉励,也是袁隆平的自勉。

  从安江农校出发,袁隆平与祖国大地结下了一生的缘分。1960年,我国遭遇自然灾害,粮食严重短缺,他曾回忆“那是三年困难时期,我看见有5个人饿死”。这是“禾下乘凉梦”信念的起源。抱着这份初衷,袁隆平一心扑在科研上,“中午吃完饭就下田找,每天检查好几万稻穗,拿着放大镜看,每天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1964年7月5日的下午,14万株稻穗中,一株稻穗吸引了袁隆平的目光,他赶紧采下它的花药,回到学校的实验室,用碘化钾染色法,证实了这就是他们要找的雄性不育株。这意味着,攻克杂交水稻的难题,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安江农校见证了袁隆平及其团队研制杂交水稻的整个历程,且完整保留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期间的试验田、科研楼、教学楼、校训牌、居住过的故居等。

    2023年是袁隆平院士到安江农校任教70周年,洪江市坚决扛起杂交水稻发源地责任担当,多举措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干部群众开展“学习袁隆平 做一粒好种子”活动,让“种子”精神在洪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擦亮“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怀化城市形象品牌。

上一篇:10月起,上海涉外国人、涉港澳台居民和华侨婚姻登记工作下放浦东试点
下一篇:全环境立德树人“媒”“校”牵手|山东卫视&历城二中教育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