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浙大还是中科大?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8-04
手机版

  这题还真不是闭眼选就行的,还是得看个人打算。

  多图预警。

  浙江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中国人民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北京师范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中国农业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东南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上海交通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复旦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以上是除清北之外,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A+类学科超过五个的8所学校,从学科数量上来看,浙江大学以11个A+学科力压中国人民大学(9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个),北京师范大学(6个),中国农业大学(6个),东南大学(5个),复旦大学(5个),上海交通大学(5个)成功拔得头筹。

  然而这并不能证明浙大就是这八个里面最值得去上的,毕竟还要根据专业所在的学科去评估到底去哪个,比如教育学首选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首选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则首选复旦大学,所以还需要加入其他的维度来看。比如毕业生就业薪酬与升学就业比例。

  上图为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top200榜单》,由于以上八所高校均位于前100名,故只截取了前100名。从该榜单中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2021届毕业生实现了毕业一年后平均工资超11000元/月,表现强势;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2021届应届毕业生实现了毕业一年后平均工资超10000元/月,表现依然亮眼;而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则表现稍逊,2021届毕业生未能实现毕业一年后平均工资超过10000元/月。再看2017届毕业生,即毕业五年后,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实现了平均工资超过22000元/月,为八校最高;复旦大学毕业生实现了平均工资超过21000元/月;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突破了20000元/月;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则分别以18329元/月和17569继续在八校垫底。故如果追求更高收入,那么上海交通大学似乎是最优选择,其次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末尾的两所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

  再来看升学和就业率方面,从以上八校的信息公开网上获取到最近的数据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 2021 届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中国人民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去向落实浙江大学 2020届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去向落实复旦大学2021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届毕业生总毕业去向落实东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中国农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北京师范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以上图片数据均来自对应高校信息公开网,由于北京师范大学就业质量报告页面无法查看,只找到了202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本科毕业生部分作为参考。从本科升学率和就业率来看,各校均能达到升学比例60%以上,总体就业率90%以上。不过其中有一个学校十分特殊,他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升学率达到了38.3%,换个意思来说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8.3%的硕士研究生读博,这一比例即便是清华北大也是望尘莫及,所以如果以后要读博,那就照着中科大入就完事了。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研究生,只要你想读博,就往中科大去,3个硕士就能有一个读博的学校除了他没别的了。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升学率16.44%。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结论,以后要读博士的,就照着中科大的硕士考,以后想赚钱更多的,首选上海交通大学,其次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选择全部都要,那么上海交通大学似乎就成为了更优的选择,一方面可以享受着高超的薪资,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读博士,属于是财富与学位兼得的更优选择。

  以上分析只是基于对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后做出的推断,仍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沟通交流,我们一起讨论交流,共同进步。

  创作不易,如果你觉得本片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不妨动动小手给作者点个赞鼓励一下吧,你的赞同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上一篇:【每日一练】小学数学1—6年级天天练8.1
下一篇:应对暑期驾考高峰,济南实行科目一夜考机制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