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科大教授杜嘉木:科研路艰难,但学生比我走得精彩
南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嘉木从事科研21年,37岁时就带出博士生,曾获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卫志明青年创新奖”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南科大首位自主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也出自他手,在他眼中,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同学们的成功是老师的骄傲。
“新手”教师:教学相长
时隔16年重返学校,从学生变成老师,身份的进阶让杜嘉木对教学有了更鲜活的理解。他认为,教学是与下一代的学术交流,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梳理,是多年“奔跑”科研后的沉静。
(资料图片)
采访当天,记者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半小时。走进南科大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实验室一间挨着一间。一大早,里面便站满了人,学生们或聚精会神地做实验,或在架子上翻找着实验器皿。记者敲开了杜嘉木的办公室,虽获奖无数,但却看不到一张获奖证书。书架上除了科学杂志,还有几本儿童读物。“我每天负责接送孩子,放学后,他会在我办公室看书写作业。晚上七八点由我爱人接班,带孩子回家。”
2022年,杜嘉木在南科大带的第一位博士生王倩顺利毕业,并荣获了数个毕业生奖项,由其担任导师的三位本科生也顺利升学。谈话间,耐心和淡定的气质让记者看不出这位颇具教学成果的教授实则是一名入职4年的“新手”教师。
来南科大之前,杜嘉木主要在中科院开展科研工作,很少接触本科生。尽管从2014年就开始带研究生了,但真正走上讲台还是从2019年来到南科大后才开始的。“第一次给本科生讲课,内心很紧张,不怕内容讲不完,就怕早早讲完了跟学生大眼瞪小眼。一堂50分钟的课过去,感觉比跑了5公里还累。”杜嘉木笑着说。
“尽管专业课每年重复在上,但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和感受。于我而言,整个知识框架的认知在教学中变得越来越深刻。当教师拥有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后,教学越来越顺手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研究不仅要做出来,更要说出来。科研往往专注于细小范围,推导出的重大成果代表了某个范围内的最高水平。但要将成果、亮点说清楚,就需要通俗表达。在杜嘉木看来,这是学生目前欠缺的。“学生往往就事论事,用科学语言解释实验成果,但是后期如何讨论和升华则明显不足。”对此,讲课时,杜嘉木会根据教学大纲设置学生报告环节,让同学们很早就开始练习表达,实现有效交流。
深耕科研:学生的领路人
3月份,南科大师生在《科学》《自然》杂志上连发6篇学术论文,在关键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或填补行业空白。其中就有杜嘉木课题组揭示植物DNA甲基化领域新进展的文章。
植物从一颗种子开始,逐渐成长为小苗,再到开花、结果。这些过程的背后,实际上是基因调控在起作用。杜嘉木长期从事的便是植物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旨在创造有效手段,精准调控植物生命过程,服务于农业发展。
“这个课题同学们坚持了3年。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成功概率很低,随时都会做不下去。直到2021年才看到希望。你知道么,为了这个实验,我们总共用了1.5吨花菜,光破壁机就坏了好几个。”
据了解,课题组研究的RNA(核糖核酸)聚合酶V是植物体内含量非常低的蛋白。在过去的二十年,Pols(聚合酶)家族的不同成员的结构陆续被解析,作为最后一员,聚合酶V的结构及其作为支架而滞留染色质的机制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在一次次失败、崩溃中,课题组靠着极其微量的样品外加想象,一点点摸索出复合物性质,最终成功达成电镜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成功解析了植物聚合酶V结构及其染色质滞留机制。
3月份的文章并不是杜嘉木来南科大后在《科学》上发的第一篇。2021年,他的课题组与两所中外学校课题组在《科学》共同发表文章,在植物小RNA领域的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杜嘉木坦言,他不太习惯用“首次”形容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本身就说明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干我们这一行,科研本身体量很大,坚持是最重要的。”杜嘉木说。
在实验室里,这位80后教授跟同学们相处十分融洽,没有过多的威严。看得出,学生把他当成了前辈。“我很少去实验室,充分给学生空间展示潜能,这样一来,他们便会带来很多惊喜。基于自身的经验去思考问题,是导师的科研惯性。而学生们没有任何束缚,他们会从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解决方案。”去得少,并不代表不关心,在研究关键节点处,杜嘉木会介入。在他眼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背景与个性,他充分给予科研自由,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方向里不断学习和提高,而导师就是帮助同学们实现理想的领路人。
宽松的环境让杜嘉木课题组形成了友爱互助的氛围,每个人在相互激励中进步,互为榜样,互相给予无畏挑战的勇气。他们也在无数次沟通交流中拓宽彼此的视野、激发出新的想法,在科学探索路上不断前进。“科研是不断学习、不断突破的锻炼过程。学生在走我当年的路,但他们走得比我要精彩得多。”杜嘉木说。
上一篇:“小升初热潮”让日本家长很焦虑,学者:会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
下一篇:故事:过年老婆回娘家,没答应给小舅子买婚房,直接被赶了出来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
- 丰林县:打好“组合拳” 稳岗促就业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北京参加高职招考!今天17时截止——
- 政策|促进负责任创新与隐私保护:《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解读
- 湖北教育行业微信9月TOP30榜:“湖北民族大学”等8个账号新晋榜单
- 晒课堂常规 看星湖学校促师生习惯养成
- “乡”味浓浓,侨后代千里返乡学潮菜
- 房车资讯:房车买个什么车好?正犹豫的你,请收下本篇测评!
- 张家界市总工会女职工芙蓉公益讲堂送课到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 广东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百问百答(一)
- “首批二孩”集中入学 看银川如何从容应对
- 【理通三迤】好品德造就干部好风尚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职教援外新路径
- 排名公开:贵阳精神病医院2023排名10月详情榜单
- 亳州教师勇救落水青年 彰显师者大爱
- 贵州省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提示
- 10月17日起,贵州省2023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纸质)可以领取啦!
- 四川北川:“羌山领头羊”计划让中学生成为科学实验的“研究者”
- 山东代表寄语妇女十三大丨刘莉:让巾帼之力在乡村振兴路上更加出彩
- “只要有孩子来读书,我就不会放弃”
- 原创国乒世界排名洗牌!王楚钦3项第1,张本智和暴跌,马龙第3难保
- 68125亿元!同比增长6%!山东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 文教融合共创未来
- 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 约老师轰22+12+7,掘金险胜灰熊!罗斯梦回巅峰,穆雷只打关键球
- 定档12月31日!2023深圳宝安马拉松报名今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