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访约翰·拉贝的“中国朋友们”
□ 本报记者 田梅 黄欢 朱威 吴盈青 王宏伟
姜正云、齐兆昌、陈嵘、陈斐然、刘文彬……有这样一批中国人,南京大屠杀期间在约翰·拉贝等人成立的南京安全区内工作,直面日军屠刀,守护同胞生命。
他们被拉贝称作“我的中国朋友们”,总共有1500多人,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鲜为人知。在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由南京师范大学张连红教授团队收录的“安全区中方成员名单”首次披露,100余位中方成员的姓名让这个群体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
与此同时,经AI技术修复,南京难民区国际救济委员会委员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职员的合影被清晰复原,这也是该所目前仅存的一张合影。南京大屠杀期间,这些以生命守护生命的中国人是谁?他们又做了什么?
围墙隔开人间与炼狱,80余人曾庇护1.5万人
“如果说我们外国人现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那我们有很大部分要归功于——这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忠实友好地帮助我们的中国朋友们。”
——摘自1938年2月21日约翰·拉贝回国前的告别演说(下同)
1937年11月22日,约翰·拉贝等20多位国际友人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中方人士一起建立了3.86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今金陵中学)就坐落于安全区内。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庇护了20多万名中国难民免遭日军屠戮。
“当时,金大附中被辟为难民收容所,钟楼地下室、体育馆、口字楼、宿舍楼等住满了难民,一道围墙隔开了人间与炼狱。这里最多时曾庇护了1.5万余人。”金陵中学校史办老师张铭指着照片说。这张照片摄于1938年5月4日,由金中校友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发现,后复制提供给母校。
金中难民收容所所长姜正云,位于照片第一排右二。张铭告诉记者,姜正云曾是学校的舍监兼英文教员,南京大屠杀期间,他带领80多位义工,竭尽全力救助难民。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及姜正云的名字,在《拉贝日记》中曾多次出现。”南开大学博士生杨雅丽说。杨雅丽主攻南京大屠杀史,几年前在南师大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随导师张连红专题研究金中难民收容所。她告诉记者:“金中难民收容所规模仅次于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是最后一批解散的6个难民收容所之一。”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中国人的义举,在张铭与杨雅丽的对话中变得清晰:
薛万锦为难民安排住处、做饭,为了保护女性难民,他带人帮她们剪短头发,把脸抹黑。有中国士兵躲进来,他就提供便装,让士兵们换下军装;
徐淑珍、徐淑德姐妹原本是难民,后主动加入救助队伍,承担护理及防疫工作。
“刘文彬(又译刘文宾)遇害事件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杨雅丽说。刘文彬会日语,日本人希望他当翻译,但他被抓后宁死不从,虽经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贝德士努力营救,最终仍被杀害,以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和忠诚。
他一边流着愤怒的眼泪,一边控诉日军暴行
“我们委员会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都是中国人做的,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他们是在比我们冒更大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 ——约翰·拉贝
金大附中难民收容所没有西方人驻守,只能靠姜正云带着助手跟日方周旋,经常遭受谩骂甚至殴打。《拉贝日记》曾引用贝港澳剧德士的书信称,1938年2月22日,日本士兵前来索要劳工,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就对所长姜正云拳打脚踢。
照片上的姜正云戴着圆框眼镜、穿着立领布衫,显得有几分拘谨。在那样的危局下,他是如何苦苦支撑的?几经周折,杨雅丽终于联系上姜正云之孙姜四华,这也是姜四华首次面对媒体讲述爷爷的经历。
1937年底,战争的阴云笼罩南京城。金大附中西迁时,姜正云无法带着6个子女长途跋涉,决定留守,并担任了金大附中难民收容所所长,兼任安全区第二区区长。
但“安全区”并不安全,屠杀、强奸、抢劫、焚烧随时可能发生,饥饿更是司空见惯。最初金中难民收容所每天可分到8袋米,无奈人数太多不够吃,经姜正云不断申请,终于增加到12袋。姜四华说:“爷爷用其中的10袋熬粥,再把另外两袋卖给有钱人,换来的钱用于难民收容所周转,勉强维持局面。”
姜正云的善于规划,也在相关研究中得到证实。杨雅丽说:“1938年1月针对难民收容所大检查时发现,金中难民收容所不但管理有序,而且通过运作还有收入,拉贝先生在日记里曾给予高度评价。”
在姜四华的记忆里,爷爷只是一位曾经住在南京市三条巷126号的普通老人,沉默而慈祥。2018年9月,姜四华和家人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爷爷,看到姜正云的照片下摘录了其写给安全区总干事费奇的信,信中写道:“今天晚上,日本兵为了搜寻少女,闯入了我们的宿舍,到处充满了呜咽声,我毫无办法阻止她们哭泣……”“如果我们缺乏应有的速度,那么将有更多的人会惨死。我一边流着愤怒的眼泪,一边在写这封信。”此时此刻,姜四华更真切地体会到爷爷承受的压力和煎熬。
在那段时间,姜正云白天管理难民收容所,晚上记录日军暴行,并汇总为《南京金中难民收容所记录》。遗憾的是,杨雅丽在南京等地的档案馆、史料馆苦苦搜寻,但至今仍未寻找到这份记录。
点点微光,汇聚成穿越时空的人性光芒
“我谨向你们,各位先生们,以及你们的全体人员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你们的工作将会载入南京的历史史册,对此我深信不疑。”
——约翰·拉贝
“除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所长是美国人魏特琳,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下设的其他难民收容所所长及助手都是中国人。”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告诉记者。
12月初,历经24年研究,由张连红牵头编著的《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研究》举行新书发布会,这是第一本系统研究南京安全区的学术专著,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中方成员名单”正是整理自这本著作。
“根据《南京国际委员会报告书》,1500多名中方人士直接参与了该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不计报酬、义无反顾地参与难民救助,承担了大量具体而繁琐的工作。”张连红说。
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已逾花甲之年的程瑞芳不惧危险驱赶频来作恶的日本兵。作为难民收容所唯一的护士,她还承担了校内卫生、产妇生产及儿童护理等繁重工作;
与魏特琳、程瑞芳同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三人紧急委员会成员的陈斐然,孩子在老家出生也没能回去看一眼。为了保护难民,他被日本兵掌掴、带走,死里逃生;
金陵大学紧急委员会中方成员之一的陈嵘曾留学日本,他利用这层关系迫使日本大使馆和军方同意,在难民收容所大门口设立日本军人不得入内的告示牌,并与所长齐兆昌冒着生命危险巡逻保护难民……
“在1500多位中方人士中,我们已知姓名、了解主要活动的只有100余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从未进入公众视野。”张连红带领团队仍在继续探寻更多的线索和细节,“反对侵略,反对暴力,捍卫人类尊严,人道主义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这1500多位中方人士和20多位西方人士一样伟大,共同折射出人性的光芒,他们绝不能被湮没。”
“幸存者越来越少,但我们对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还要进行下去,绝不允许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是国内首批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专家,虽已年逾八旬仍未停止对历史真相的追寻,“铭记这段历史,才能更好地珍爱和平。”
“距离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已经整整85年了,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走近拉贝的这些‘中国朋友们’。他们仿佛是至暗时刻散落在南京城的点点微光,汇聚成穿越时空的人性光芒。”杨雅丽的下一站是姜正云的老家湖南岳阳,她将继续寻找那本《南京金中难民收容所记录》的踪迹。
上一篇:四川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下半年英语四级报名时间:10月10日前
下一篇:中富电路:公司车载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目前已实现批量生产,谢谢您的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
- 丰林县:打好“组合拳” 稳岗促就业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北京参加高职招考!今天17时截止——
- 政策|促进负责任创新与隐私保护:《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解读
- 湖北教育行业微信9月TOP30榜:“湖北民族大学”等8个账号新晋榜单
- 晒课堂常规 看星湖学校促师生习惯养成
- “乡”味浓浓,侨后代千里返乡学潮菜
- 房车资讯:房车买个什么车好?正犹豫的你,请收下本篇测评!
- 张家界市总工会女职工芙蓉公益讲堂送课到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 广东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百问百答(一)
- “首批二孩”集中入学 看银川如何从容应对
- 【理通三迤】好品德造就干部好风尚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职教援外新路径
- 排名公开:贵阳精神病医院2023排名10月详情榜单
- 亳州教师勇救落水青年 彰显师者大爱
- 贵州省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提示
- 10月17日起,贵州省2023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纸质)可以领取啦!
- 四川北川:“羌山领头羊”计划让中学生成为科学实验的“研究者”
- 山东代表寄语妇女十三大丨刘莉:让巾帼之力在乡村振兴路上更加出彩
- “只要有孩子来读书,我就不会放弃”
- 原创国乒世界排名洗牌!王楚钦3项第1,张本智和暴跌,马龙第3难保
- 68125亿元!同比增长6%!山东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 文教融合共创未来
- 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 约老师轰22+12+7,掘金险胜灰熊!罗斯梦回巅峰,穆雷只打关键球
- 定档12月31日!2023深圳宝安马拉松报名今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