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四大名校高考地理猜题试卷(A)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2021年湖南省四大名校高考地理猜题试卷(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9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取决于区域发展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向心力来源于产业集聚所形成本地金融外部经济和本地技术外部经济两类;离心力是指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产业关联强度影响产业集聚与扩散。如图为产业扩散模式的分析框架与理论假说,据此完成下列1~3小题。

  产业扩散模式理论假说

  

  1.结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产业扩散模式理论假说,下列产业最适合呈集聚分布的是(  )

  A.汽车制造业 B.饮料制造业 C.芯片制造业 D.服装制造业

  2.关于材料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融外部性与产业关联度呈负相关

  B.技术外部性与产业关联度呈负相关

  C.技术外部性与产业关联度呈正相关

  D.扩散倾向与产业关联度呈负相关

  3.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针对低关联度、高劳动力密集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说法合理的是(  )

  ①积极引导该类产业向外转移

  ②适当降低该类企业投资门槛

  ③积极打造该类企业核心品牌

  ④加大扶持该类企业生产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广州是国内最早投放运营共享单车的城市之一,如图是广州市主城区2017年9月25﹣29(27日数据有缺失)研究区内的共享单车位置到达量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列4~5题。

  

  4.总体上早晚高峰到达量相差不大,但早高峰峰值比晚高峰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下班时间比较分散 B.工作区域比较分散

  C.下班人员去向分散 D.单车放置比较分散

  5.研究区域城市空间形态最可能是(  )

  A.单中心结构 B.多中心结构 C.扇形结构 D.锲形结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中国依托精准的数据分析,果断的政治决策,并有序组织恢复生产。如图为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人口集聚重心方向,疫情小区心方向(恢复缺口:离城市经济等要素恢复正常平的差距)。据此完成下列6~7小题。

  

  6.与疫情小区重心方向分布最密切的是(  )

  A.疫情起源地 B.恢复缺口值 C.医疗机构地 D.人口集聚地

  7.截止4月8日,东、西部的城市恢复缺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  )

  A.政策引导恢复弱 B.劳动力人口较少

  C.疫情形势较严重 D.消费市场需求少

  鄱阳湖湿地草州面积季节变化大,冬季和夏季面积较小;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的湿生植优势区受淹没频率平均值:蒿草群落>苔草群落>芦苇群落>南荻群落。如图为南矶山自然保护研究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8~10小题。

  

  8.鄱阳湖湿地草州面积夏季和冬季较小的制约性因素分别是(  )

  A.水位、热量 B.热量、土壤 C.土壤、光照 D.光照、水位

  9.监测湿地植被面积变化用到的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NSS D.5G技术

  10.鄱阳湖上游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湖区淹没频率,汛期南矶山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增加最多的是(  )

  A.苔草群落 B.蒿草群落 C.芦苇群落 D.南荻群落

  巴丹吉林沙漠多年平均降水量介于50~150 mm,潜水蒸发是指浅层地下水向上运移贡献给陆面蒸发的过程,潜水蒸发与降水下渗共同影响地下含水率。如图左为巴丹吉林沙漠苏木吉林湖区示意图,图右为图中三个观测点地下含水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11~13小题。

  

  11.三个监测点①②3的位置与右图含水率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Ⅱ、Ⅲ、Ⅰ D.Ⅱ、Ⅰ、Ⅲ

  12.三个监测点的地下含水率均随深度递增而增加的原因是(  )

  A.地下水埋藏浅 B.降水下渗量大

  C.潜水蒸发量大 D.植被覆盖率低

  13.北湖北岸分布草地,而南岸分布盐碱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光照强弱 C.降水多少 D.潜水埋深

  OLR是卫星观测地气系统的射出长波辐射,热带地区,OLR值对流强度呈负相关2为上升和下沉的分界线,对流强度又对地表气温产生影响;热成风是指上、下两层等压面上地转风的矢量差,北半球表现为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区在右,热成风影响南海季风的变化。图1为1958—1998年中南半岛与南海平均地表温度季节变化曲线图,图2为1958—1998中南半岛与南海的OLR值随季节分布图。(注:候为气候学统计时间,5天为一候,全年共73候)

  

  14.一年中,中南半岛与南海热力差异存在两次明显季节转换,第二次处于(  )

  A.元宵节后 B.清明节后 C.劳动节后 D.儿童节后

  15.据OLR值推测,影响中南半岛气温下降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直射点 B.降水 C.海陆 D.地形

  16.根据热成风原理,中南半岛与南海边界的热成风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是(  )

  A.夏季风增强 B.夏季风减弱 C.夏季风提前 D.夏季风推迟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

  17.(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空间破碎化是指城市地块形态上均质连续、结构上联系紧密、功能上协同高效的整体空间趋向于空间单元分割、空间联系弱化、空间整体功能下降。下图为我国某省会城市各地块的城市空间破碎化综合指数分布图。

  

  (1)据图说出该城市空间破碎化的特点。

  (2)空间破碎化与城市土地面积、功能分区、自然因素密切相关,请分析这些因素对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3)从合理规划城市的角度,提出减轻坪塘等郊区城市破碎化程度的建议。

  18.(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农作物水足迹表示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直接或间接消耗的淡水资源。具体可以分为绿水足迹(消耗的雨水一雨养农业)、蓝水足迹(消耗的地表,地下水―灌溉农业),图2为哈萨克斯坦1990—2017年水足迹与种植面积统计图。

  

  (1)据材料推测哈萨克斯坦水足迹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出判断理由。

  (2)分析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水足迹和农业种植面积的变化对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带来的影响。

  (3)根据哈萨克斯坦水足迹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提出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1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洞穴剖面岩性的不均一性及软岩夹层的风化凹进是形成丹霞山顺层洞穴的主要原因;软岩夹层一般是由钙质胶结的粉砂质泥岩,吸水性较强,沟谷地区植被茂盛。

  

  (1)简析龙泉岩从形成沉积岩后到顺层洞穴的发育过程。

  (2)夹层的粉砂质泥岩比下层砂岩颗粒细,请分别从流水作用、地壳运动的角度说出夹层粉砂质泥岩可能的堆积环境。

  (3)相比于丹霞山山顶,沟谷地区植被茂盛,从土壤角度分析其原因。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民族地区具有文化景观脆弱性和自然生态敏感性的特征;我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具有高度的重叠性,我国2000年以来实施的“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和2014 年开始实施的“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则将民族地区作为旅游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

  (1)据材料说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旅游活动对当地的价值。

  (2)根据民族地区特征,提出扶贫旅游可持续开发的措施。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生活在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中的杂食性害虫,入侵原因有人为主观引入,人为无意引入、自然媒介入侵。目前

  (1)说出草地贪夜蛾从云南入侵中国的有利条件。

  (2)请提出管控生物入侵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

  1.解:根据材料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芯片制造业对本地技术关联度高,劳动力需求少,对应表格中的产业扩散倾向较低,扩散倾向越低,集聚性越强,C正确。

  故选:C。

  2.解:据表可知,金融外部性与关联度呈正相关,A错误;

  技术外部性与产业关联度受劳动力密集度影响较大,B错误;

  即技术外部性不与产业吴联度呈直接的相关性,C错误;

  低关联度产业扩散倾向较高,高关联度企业扩散倾向较低,扩散倾向与企业关联度呈负相关,D正确。

  故选:D。

  3.解:低关联度、高劳动力密集度产业不符合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的产业发展,所以应该积极引导该类企业转移扩散,①正确;

  提高投资门槛,减少该类企业的企业数量,②错误;

  对少数保留的企业要打造其核心品牌竞争力,③正确;

  引导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减少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过程,④错误。

  故选:A。

  4.解:题目设问说总体上早晚高峰到达量不大,但早高峰峰值高,下班时间比较分散,故A对;

  工作区域分散、下班人员击向分散、单车放置分散,不影响下班时间的分散,故BCD错。

  故选:A。

  5.解:由图可知,早晚高峰的自行车到到达量较多的区城呈分散状态,表明城市为多商业中心、多住宅中心分布,为多中心结构,B正确。

  故选:B。

  6.解:据图可知,疫情小区重心方向分布与人口集聚地重心方向分布相似。

  故选:D。

  7.解:影响城市经济等要素恢复的主要影响是生产,东部地区疫情较严重,生产恢复较弱,距离正常水平差距较大,C正确;

  政策有序引导城市恢复,A错误;

  东部地区劳动力回流慢,但是人口数量依然较多,B错误;

  消费市场也不是影响生产的直接原因,D错误。

  故选:C。

  8.解:鄱阳湖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导致鄱阳湖水位高,湖漫滩被水淹没,导致草地面积小;冬季受冬季风控制,气温较低,草地枯萎,面积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解:RS技术可通过卫星获得的遥感影像,气象卫星获取湿地植被面积变化的数据,用的是RS,B正确。

  故选:B。

  10.解:上游水利工程建设会减小湖区淹没频率,根据湿地植被优势区被淹没频率:蒿草群落>苔草群落>芦苇群落>南荻群落,可知淹没频率变小对南荻群落的生长最为有利,因此湿地植被群落增加最多的是南荻群落,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解:根据左图可知,①②③依次水位埋藏变浅,随影的曲线为Ⅲ、Ⅱ、Ⅰ。

  故选:B。

  12.解:设问三个监测点地下含水率均随深度递增而增加可知,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都会造成含水率上下差异;结合材料描述,潜水蒸发与降水下渗共同影响地下含水率,而该地降水少,蒸发旺盛,强烈的潜热蒸发导致上层含水率极低,而下层受地下水影响含水率较高。

  故选:C。

  13.解:该地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人类活动影响小,A错误;

  该区域尺度差异小,降水相差不大,C错误;

  若受太阳辐射影响,那么北库为阳面,太阳辐射强,蒸发大,植被应覆盖差,与题意不符,B错误;

  南岸地势低平,地下水藏浅,返盐作用强,盐碱地分布,D正确。

  故选:D。

  14.解:据左图可知,一年中,第二明显变化出现在25候,即中南半岛温度低于南海温度时,据材料“候为气候学统计时间,5天为一候,全年共73候”可知,25候出现在一年中的第125天,处于5月6﹣10日,正好处于劳动节后,C正确。

  故选:C。

  15.解:据图1可知,中南半岛温度开始下降出现在23候,据图2可知,23候正直中南半岛OLR值低于240Wm2,据材科”热带地区,OLR值对流强度呈负相关,一般以240Wm2为上升和下沉的分界线,对流强度又对地表气温产生影响”可知,23候时中南半岛对流旺盛,降水较多,气温下降,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解:据材料“热成风强度与温差有关,北半球表现为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区在右,低温区在左”可知。南海夏季热成风为偏南风,与夏季风方向一致,加剧夏季风;如果热成风转换时间早,则趋势夏季风提前,反之推迟。

  故选:A。

  17.解:(1)读图可知,城市空间破碎化的分布很不均匀、西部,达到0.422﹣0.718,只有6.045﹣0.131。

  (2)结合材料关于破碎化程度的概念,根据问题“空间破碎化与城市土地面积、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区域空间分隔明显;郊区功能分区单一,破碎化程度高、河流等自然要素对空间,弱化区域联系。

  (3)根据材料关于破碎化程度的概念,可以先得出坪塘等郊区城市破碎化的原因是功能单一;因此可以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多元化合理分区功能区来提高区域紧密程度。

  故答案为:

  (1)分布不均,破碎化程度总体上由市中心向郊区增强、西部。

  (2)土地面积大,破碎化程度高/土地面积小;功能单一,破碎化程度高/功能多样,破碎化程度低、河流等自然因素阻隔,破碎化程度低。

  (3)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多元化布局功能分区;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联系。

  18.解:(1)根据绿水足迹及蓝水足迹的定义可知,绿水足迹分布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根据哈萨克斯坦降水量分布图可知,故总体上水足迹分布不均匀,以绿水足迹为主,且有锡尔河等灌溉水源。

  (2)根据水足迹及收获面积的分布图可知,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水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即农业种植面积扩大,使得水资源减少,使得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等。

  (3)由材料可知,哈萨克斯坦总体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哈萨克斯坦的气候较干旱,应当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哈萨克斯坦南北部水足迹有一定差异、因地制的利用水土资源,南部发展灌农业。

  故答案为:

  (1)规律:北部以绿水足迹为主,北部绿水足迹多,南部水足迹多,南部降水少南部有河流。

  (2)加大农业用水压力,加大水资源枯,加剧水污染。

  (3)北部发展雨养农业,南部发展灌农业,提高早农业作物。

  19.解:(1)结合材料“洞穴剖面岩性的不均一性及软岩夹层的风化凹进是形成丹霞山顺层洞穴的主要原因;软岩夹层一般是由钙质胶结的粉砂质泥岩,胀缩明显”可知、水蚀。

  (2)根据设问回应一般的原理和考点可知,沉积岩颗粒大小的沉积环境,可推理其堆积时流速慢,地壳与动特点是地壳下沉,流速减慢。

  (3)从设问回应原理可知,土壤角度有土壤厚度、水分、酸碱性等等植被茂盛即考查植被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厚度。

  故答案为:

  (1)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岩层裂隙发育/水沿裂隙下渗;岩性不均一。

  (2)流速减慢/流量减少/流水挟沙能力减弱;地壳下降。

  (3)山顶侵蚀强/沟谷堆积强/山顶土层浅薄沟谷土层深厚/沟谷土壤肥沃;沟谷土壤含水率高/山顶土壤水分条件差。

  20.解:(1)根据设问可知,旅游活动开发的旅游价值为影响类问题,民族地区具有位置偏远,景观脆弱。所以旅游活动的开发对当地有在增加就业,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价值。

  (2)结合材料可知,民族地区具有位置偏远,景观脆弱,所以从景观资源的保护。

  故答案为:

  (1)传承传统文化;提供资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就业。

  (2)注重保护文化景观、自然景观。

  21.解:(1)结合材料关于草地贪夜蛾的描述、云南的区域特征。食物。

  (2)管控生物入侵可以从控制人文主观引入、人为无意引入,从完善法律法规、边境环境生物监控管理的角度提出。

  故答案为:

  (1)气候条件相似,云南是热带;云南受西南风影响;云南热带地区,食物充足。

  (2)加强政府管理,海关检疫管理,立法保护,提高人民对生物入侵的了解减少;加强外来生物监测与管控。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关注」高考倒计时100天是哪天 高考会延期吗
下一篇:“以雪为令”他们在行动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