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把“拴Q”写进作文,值不值得大惊小怪?
文 | 高 维
“猫里猫里猫里猫里猫里,砖头里动的是蛆,拴Q。”
9月19日,河南许昌市一小学老师晒出学生的作文,文中一句“歌词”让人哭笑不得,相关视频随即冲上热搜。这段很难看懂的“歌词”,其实是一首英文歌曲的谐音版。因农民博主刘涛翻唱此歌时发音独特,网友将其“改”成“中文版”,“Thank you”也变成了火遍全网的“拴Q”。
网梗写进小学生作文,这事已经见怪不怪,但将整段歌词硬塞到作文情节里,还是有些刷新我们的认知,无怪乎这位老师感叹了一句:“互联网现在对孩子影响真的是太大了。”
小学生这么做,至少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他觉得好玩,分不清网络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二是他想写“感谢”却找不到别的表达,首先想到的是这段很“洗脑”的网梗。这其实也对应了长期以来针对网络语言的两种主流批评:一、它消解了文化的严肃性;二、它助长了语言能力的退化。
客观地说,网络语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笼统地视为洪水猛兽。有的网络语言粗鄙不堪,理应坚决抵制。但有的网络语言清新活泼,社会普遍认可,甚至可以进入书写体系,如前段时间,“刷屏”“脑补”等词就被新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收录。不过,“拴Q”显然不属此列,事实上,大部分的网络流行语都不适合用作书面语言,对正处在语言规范学习和积累阶段的孩子来说,网梗文化入侵,不必过分紧张,但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
在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指望语言环境的正本清源并不现实,家长和老师的角色尤为关键。网络语言参差不齐,使用场景分很多种,不宜一棒子打死。止沸更需釜底抽薪,用经典阅读对冲不良文化,用高质量陪伴和低价值信息抢时间,才能从根本上纾解儿童的“语言贫乏症”,培养他们的独立审美能力。当然,这是相当不易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应当有理由相信,一个领悟到“投我以木瓜,电影蜜蜂报之以琼琚”魅力的孩子,不会言必称“拴Q”;感受到“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深刻,“666”就不会“信手拈来”。
【作者】 高维
南方评论
举报/反馈
上一篇:采访手记:一次难忘的摩洛哥足球行
下一篇:我爱秋天,爱秋天美丽的图画!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
- 丰林县:打好“组合拳” 稳岗促就业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北京参加高职招考!今天17时截止——
- 政策|促进负责任创新与隐私保护:《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解读
- 湖北教育行业微信9月TOP30榜:“湖北民族大学”等8个账号新晋榜单
- 晒课堂常规 看星湖学校促师生习惯养成
- “乡”味浓浓,侨后代千里返乡学潮菜
- 房车资讯:房车买个什么车好?正犹豫的你,请收下本篇测评!
- 张家界市总工会女职工芙蓉公益讲堂送课到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 广东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百问百答(一)
- “首批二孩”集中入学 看银川如何从容应对
- 【理通三迤】好品德造就干部好风尚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职教援外新路径
- 排名公开:贵阳精神病医院2023排名10月详情榜单
- 亳州教师勇救落水青年 彰显师者大爱
- 贵州省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提示
- 10月17日起,贵州省2023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纸质)可以领取啦!
- 四川北川:“羌山领头羊”计划让中学生成为科学实验的“研究者”
- 山东代表寄语妇女十三大丨刘莉:让巾帼之力在乡村振兴路上更加出彩
- “只要有孩子来读书,我就不会放弃”
- 原创国乒世界排名洗牌!王楚钦3项第1,张本智和暴跌,马龙第3难保
- 68125亿元!同比增长6%!山东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 文教融合共创未来
- 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 约老师轰22+12+7,掘金险胜灰熊!罗斯梦回巅峰,穆雷只打关键球
- 定档12月31日!2023深圳宝安马拉松报名今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