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民生沸点」共享按摩椅设置不合理、饮品不能去冰……中消协等发布三季度维权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三季度,暑期消费市场繁荣,更多元、更个性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在此期间,一些领域消费体验不佳、感受不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也受到舆论关注。

  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日前联合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报告点名了三季度备受消费者关注的舆论热点话题,包括消费者反馈不合理设置的共享按摩椅增添困扰、消费者认为咖啡等现制饮品难选“去冰”不合理等。

    图源:中国消费者报

  今年8月,“按摩椅能不能离开电影院”“共享按摩椅该不该被取消”等话题引发热议。近年来,不少影院把影厅里的部分座位换成了付费共享按摩椅,有的影院不仅将共享按摩椅摆放在最佳观影位置,甚至调高了相应位置的票价。有的影院因并未标明消费者选择的观影位置是共享按摩椅,引发消费者对其知情权及选择权被侵犯的质疑。

  不少车站、商场、医院等地的休息区域也设置了越来越多的共享按摩椅,替代了原来的普通座椅。但不少消费者反馈称,车站、电影院等地方设置按摩椅,并未提升人们的消费体验,甚至还存在挤占休息空间、存在卫生死角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共享按摩椅作为近几年走热的新生事物,以现行的相关管理规定难以实现有效监管。近期,相关部门及组织针对共享按摩椅出台规定、作出消费提示等动态受到社会关注,如铁路部门提出多功能候车座椅数量不得超过全部候车座椅的20%、有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表态将督促公共场所负责方做好场所内设施的消毒清洁工作、有地方消协组织呼吁场地方应肩负起共享按摩椅合理布局的管理责任等。

  舆论认为,共享按摩椅亟待相关企业加强管理与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在共享消费领域,需要市民、企业与相关部门“共治”才能确保便民利民之举不“跑偏”。

  今年7月,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购买的某品牌咖啡“三分之二是冰块,两口喝完”,并且用网络程序下单时商家没有提供“去冰”选项,引发热议。

  部分网民反馈称,在另外两家咖啡品牌门店购买现制咖啡饮品时也遇到了难以“去冰”的困扰。也有网民称,一些现制饮品去冰后只剩半杯,商家有“偷工减料”之嫌。还有网民称,一些现制饮品商家以“去冰将影响饮品口味”的名义不提供去冰选项,实质上人为增加了消费者的交易沟通成本,有意缩减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

  有专家分析称,消费者对“加不加冰”的讨论,表明其对商品信息不透明的疑虑。相关事件反映出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没有得到完整全面的保护,从而造成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纠纷。

  舆论认为,现制饮品加冰是可选项,不是必选项,不该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隐患。餐饮服务行业应对此类消费者的反馈引起重视,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合理需求,完善服务细节,而不能用“影响口感”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做托词,推卸自身责任。

  其他舆情热点还包括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消费者呼吁商家保障“扫码”数据安全、消费者认为智能电视“套娃”收费存在欺诈陷阱等。

  (透视社综合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中国消费者报、央视网、工人日报报道)

  编辑: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举报/反馈

上一篇:“我们”的10年:听历任庭长讲自贸法庭的故事
下一篇:关于表彰“江苏省优秀企业”“江苏省优秀企业家”的决定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